注册

糖龄五十七 践行“我可以”


来源:凤凰网综合

空腹血糖5.2mmol/L,餐后血糖6.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年龄79岁,“糖龄”57年。 这些数字,属于北京理工大学退休教授钱浩生老人。 面对这些数字,您是惊

空腹血糖5.2mmol/L,餐后血糖6.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年龄79岁,“糖龄”57年。

这些数字,属于北京理工大学退休教授钱浩生老人。

面对这些数字,您是惊讶、羡慕,还是感到了慰藉,看到了希望?

1959年春天,“大跃进”如火如荼。来自江苏农村的钱浩生正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三年级刻苦攻读,突然常感乏力、剧渴。7月,他极度虚弱,身高170厘米22岁的小伙子体重只有41.5公斤,且脱水。入院后一查,尿糖“++++”,血糖800mg/dl(44.4mmol/L),酮体强阳性;诊断为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看着“终生注射胰岛素”几个字,身在异乡、虚弱不堪的钱浩生迷茫了,想到学习、工作、未来乃至生存等一连串问题,他无所适从。幸亏,那个年代的人们更加热情和单纯。医生、清华校系领导、老师、同学都给予了他极大的关怀和支持,他终于又振作起来。

图片来源:糖友网

钱浩生开始严格按照医生的方案治疗,但受医疗条件所限,困难和险情数不胜数。那时国内胰岛素极为缺乏。钱浩生出院后,胰岛素没有了,只能严格限制热量。他按要求每天只吃100克碳水化合物,控制住了血糖,酮症却挥之不去。由于各个医院都缺乏胰岛素,有一次他发生酮症时,医生只得用实验室的胰岛素制剂来急救。

就这样挨到了1960年年底,他去协和医院就医时碰到了一生的贵人——池芝盛教授。1961年夏天,池教授组织了一次糖尿病综合治疗班,在这里,钱浩生得到了足够的胰岛和营养供给,渐渐恢复体力。他努力学习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相结合的自我管理知识,回学校后经过反复的经验积累,终于掌握了控制血糖的方法,对未来信心十足。

[责任编辑:曹凡殊 PQ027]

责任编辑:曹凡殊 PQ027

标签:浩生 糖尿病

凤凰健康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