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端午节的五大习俗养生亮点


来源:凤凰健康

中国的传统节日,特点之一就是与节气相对应。老北京的中药铺会在这一天舍药,如清凉油、十滴水、薄荷油之类,也会在药铺门前放一大锅清暑的药汤,供路人饮用。是采草药和斗百药,也都是因为此时百草茂盛,正是采摘,游戏的季节。

亮点之三,寻求精神慰藉

为了强化祛灾迎吉,端午之际,住户院门上往往都会贴一张钟馗像,而且是用朱砂印刷的。据说这样可以驱逐邪气,保护一家人。而且,钟馗像的两侧还会挂上一束菖蒲,一束艾草。菖蒲的梢部要削尖,被称为“蒲剑”,艾草则绑成动物状,被称为“艾虎”,仿佛增添了神力。由此构成的画面,成为端午节到来的文化符号。

小女孩也会带上五彩的手链,头上扎上红火的石榴花,以此来辟邪。最早的龙舟并无龙头,也与屈原无关,是一场竞渡攘灾的习俗,看谁把象征灾难的包袱最先最远地扔出,由此才有了竞渡,唐代以后竞渡船才安上了龙头,称为龙舟,借此增加辟邪的力度。

亮点之四,体现端午特点的生活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南北皆然,人所共知。然而,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这只是隋唐之后才有的说法。而粽子作为一种方便食品,早在屈原诞生前即已产生。它的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以及用五彩丝线(后改为马蔺叶)缠绕,恰恰是祈福辟邪的心理反应。由此,粽子成为端午节主题最具代表性的食品。

其次是采草药和斗百药,也都是因为此时百草茂盛,正是采摘,游戏的季节。

亮点之五,体现端午特点的娱乐民俗

无疑,首推龙舟了。在辽阔的水面上,龙舟竞渡,锣鼓喧天,喊声阵阵的场面,最有利于烘托节日气氛。此时,竞渡已淡化了攘灾的情怀,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娱乐方式。与这种热闹场面不同,端午听戏,如《白蛇传》、《钟馗》等,以及吟诗壁绘等活动,则更显其文雅、含蓄的氛围。无疑,这是士子们喜好的娱乐方式。女孩子们把指甲草采下来,捣碎,再掺上明矾,作为染指甲的颜料,又便宜又环保,真是一举两得。

更多的人则喜欢结对而行,到郊外、公园等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游玩。在天坛,人们在游玩之余还会采益母草,据说对女性健康很有好处。届时,京城内外的高粱桥、菱角坑、二闸、金鱼池等处,都被出游的人们占满,到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人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

本文作者系民俗专家高巍

专家介绍:高巍,1958年生,北京市人,长期从事民俗文化的研究推广工作,著有《北京民俗史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幡鼓齐动十三档》、《四合院—砖瓦建成的北京文化》、《燕京八景》、《漫话北京城》、《顺时养生》(光盘6张)等。

[责任编辑:曹凡殊 PQ027]

责任编辑:曹凡殊 PQ027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健康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