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宝宝的宝宝长大后会恨宝宝吗?


来源:凤凰网综合

这么小的孩子该如何去面对父母离婚?父母应不应该告诉孩子事件的真相?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一个好的引导让孩子不会自卑、自暴自弃,依旧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而一个不恰当的引导则会让孩子失落难过,以致可能产生心理上的障碍。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知名心理学家对父母离异环境下孩子如何健康成长的几点看法吧!

王宝强离婚事件被各大网站报道,铺天盖地的转发和评论消息都在同情和痛骂中交替。“尽力将因此事给双方父母和两个尚未成年孩子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希望他们拥有平静的。”宝宝在离婚声明中这样写到。当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所言:“离婚是现代儿童面临着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如何将对孩子的伤害降至最低?这声势浩大地离婚事件无疑是对2个孩子最大的伤害!

“我三岁时,爸爸妈妈就离婚了,我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有时我为了见爸爸,甚至独自出门。渐渐的,我开始不爱说话了,常常想死,有一点儿小事就不开心,我会不会得了抑郁症?帮帮我吧,我觉得我心中有个大洞,是爱的缺失吗?”一位网友曾经这样写到。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离婚事件并不在少数,有些甚至宝宝还没有出生、还在哺乳期,父母就离婚了。

网络图片

父母应不应该告诉孩子离婚的真相

孩子是家庭的一分子,离婚是家庭事务,孩子有权利知道。与其维持一个虚假的、虚幻的幸福家庭,不如让孩子面对真实的生活。

凰妹的朋友,就是被父母离婚蒙在鼓里的人。闺蜜高中时期父母就离婚了,直到大学一次回家整理东西,她才无意间发现父母的离婚证,才知道父母分居的真实原因。姐们也算理智,发现后也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姑且当成是父母对自己的爱。后来跟她聊起,她说:她的心里不是滋味的。毕竟她已经到了可以明白是非的年纪,还这样说谎、欺骗,一次次对她隐瞒,对她父母实在是有些心寒和无奈。

所以,凰妹觉得与其互相伤害,不如坦诚相见。当有一天孩子突然问你为什么自己没有父(母)亲的疼爱时?你就必须用另一个谎言来隐瞒这个谎言,如此反复只会加重你的愧疚之情和负罪感,不会一丝一毫的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如何处理父母与孩子的这层特殊关系

父母要一起和孩子坐下来谈谈

关于离婚的事情,父母两个人一起同孩子谈谈是最好的选择。但有一个前提,就是父母做出决定后再跟孩子谈。如果父母还在犹豫、反复的过程中,先不要跟孩子谈,没有必要让孩子跟着父母一起经历情绪上的起伏。在沟通中,一定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下面这三件事情:

「父母关系如何改变都不会影响对孩子的爱」

父母应该表现出与孩子交谈的意愿,并且让孩子感到,离婚并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哪怕孩子现在还没有准备好谈这个问题。但孩子有非常活跃的想象力,他们睡前的“胡思乱想”往往比实际情况更糟糕。在谈话中,父母要让孩子清楚:“我一直在你的身旁,你对我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向孩子强调不论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爸爸和妈妈都爱他(她),亲子关系会永远存续;孩子无需选择站在父亲一边还是母亲一边,不必因需要忠诚于其中任何一方而纠结痛苦。

「父母离婚前后孩子会有哪些变化」

跟孩子谈可以循序渐进,把握时机和节奏,要给孩子足够的反应期、缓冲期和接受期。要用和孩子年龄相应的语言和方式向其解释。在谈话中不要牵扯两个人之间的冲突,也不必对孩子解释其中的所有过程,孩子没有必要知道每个细节。但要讲清楚结果,尤其是跟孩子有关系的部分。重点是讲事实。有的孩子一开始会表现沉默,而有些孩子会提出非常具体的问题,对此,父母应该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回答。

父母应该与孩子谈论日常生活都会有哪些变化,例如搬家或转学,但孩子无需担心柴米油盐,无需担心幼儿园或学校;同时,告诉他们哪些是不变的也同样重要,例如定期去爷爷奶奶家玩、固定的运动时间等。这也包括允许孩子和搬出去的爸爸(或妈妈)沟通交流,即便父母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

「树立另一半美好的形象,不要在孩子面前诋毁或抱怨」

另外,多提起父母中另一半的优点,但不要向孩子诉苦,更不要说配偶方的坏话,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舒畅。这样的尊重增强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因为孩子身上肯定有爸爸或妈妈的印记。此外,应该给孩子在过去生活中养成的某些习惯或“仪式”留出空间,这样能给孩子安全和信赖感。有的孩子喜欢把搬走的那位父母的某件物品或照片带在身边,父母都应该理解和支持。

经过上面的沟通后,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

孩子可能会有各种反应方式,有的会生气发怒,有的会哭闹不止,有的会行为退行,粘着父母,向父母表示“我还只是一个小孩子,我需要你们的照顾”。

✪不论孩子出现怎样的反应,都要理解孩子。

父母需要向孩子一再保证:我们爱你,我们不会抛弃你,你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宝贝。孩子需要通过父母的反应和保证得到安全感和安心感。

✪比这些保证更重要的是离婚后家庭生活的氛围。

不要让孩子因父母的离异而突然长大,承担起不应该由他们背负的重担。如果离婚后家庭氛围冷冰冰,父母由于补偿作用而加强了孩子的控制,孩子不得不成为周旋于父母之间的法官和裁判者,孩子感受到强烈的被遗弃感,这些会真正伤害到孩子。

[责任编辑:曹凡殊 PQ027]

责任编辑:曹凡殊 PQ027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健康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