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不能成为F1的唯一评判标准
2008年12月04日 17:37体坛周报 】 【打印

转眼之间,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的F1中国大奖赛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始于2004年终于2010年的超级合约也迎来了“存续时刻”。

差不多就在2008赛季F1落幕的同时,11月初,赛事监管机构国际汽联几乎悄无声息地推出了微调过的2009赛历。其中引人关注的变化有三处:其一为中国大奖赛首度避开“十·一黄金周”排到了上半年进行,二是整个赛季的分站数量从2008赛季的18站缩减为17站,而另一大变化则是赛季收官站由阿布扎比取代了巴西。

前不久包括路透社在内的多家国外媒体爆料:由于与主赞助商中石化合同到期,并且对方无意续约,F1中国站可能无法继续“跑”下去。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连锁反应,针对F1中国站历年来门票销售的不乐观统计结果,以及当前经济形势下汽车市场的整体低迷,成为舆论揣测中国站前途堪忧的论据,甚至有机构推算出上赛场一年亏损2个亿!

对于种种传闻,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邱伟昌就用了一句话来反驳:“经济效益不能成为对F1的唯一评判标准。”

围城现象与辐射效应

邱伟昌透露,目前上海市发改委已经插手了F1中国站的续约问题,而最大前提可能是发改委邀请与各方利益无关的中间人,他们要么是一批专家,要么是受到委托的某家审计公司,首先对F1中国大奖赛进行整体评估。“这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邱局说,“F1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给上海所带来的不只是门票,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早在2002年,上海方面与F1管理公司达成协议,获得了2004年至2010年F1中国大奖赛的承办权。“从F1落户上海的第一天,我们就做好了亏损准备。而现在的F1已经形成了一个围城的现象。”邱伟昌分析道,“里面的(赛道)在亏损,而外面的却还挤破头想进来。”

客观事实很简单,作为一个新加盟者,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运营情况无法和其他赛道进行横向对比。按照基本商业规律,越是后来者,面对的门槛就越高,因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后来者必然要付出更多。

“中国的汽车运动本来底蕴就单薄,市场需要长时间地培育。当年考虑放在安亭这个地方,也因为这里是汽车城,上海的汽车企业大多聚集在此,对外的辐射效应更大,这些都是出于全局考虑。”邱伟昌说道,“人们不能光看F1中国大奖赛在那三天里赚了多少赔了多少,实际上,上赛场在全年两百多天的时间里经常举办各类比赛,包括我们中国自己的全锦赛。”

这些由一场F1比赛造就的经济文化辐射效应,历经5年发展,已在上海初见成效,而这些显然都不是大奖赛本身的盈亏数字可以完全反映的。

上半年F1,下半年网球

“我们曾经考察过澳大利亚阿德莱德V8房车赛的运营情况。”邱伟昌举例说明,“整个城市全年最大的比赛就是这样一个房车赛,每年一到那个时候,周边卫星城的居民还有游客都会涌到这座小城市。所有的旅馆、酒店、公交等等,一到比赛期间,税收会出现明显增长。比如平时一个月是1000万,比赛这个月就能达到3000万,很明显,多出来的2000万和举行房车赛直接相关。而办赛之后的利益分配也会很明确,一部分用于城市建设,还有部分补贴赛事公司。”邱伟昌直言不讳指出,“如此清晰的税收状况,在上海却没有得到同等显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上海每年的大小比赛、文娱活动数不胜数,甚至每天都会促进旅游服务以及相关产业的收入,从而稀释了单一的F1比赛所带来的效益。”

七年的合同履行了大半,据悉有关方面正在筹划于2009年签订新协议,根据邱伟昌透露的信息,发改委的评估结果,肯定会对F1中国大奖赛的生存起到关键作用。

前途未卜,大奖赛的赛事管理方——上海久事赛事却依然对前景充满信心。由于网球大师赛与F1中国大奖赛同归一家管理公司打理,为了更好组织两项赛事,2009赛季的F1中国大奖赛更改了时间。“伯尼很支持,他也希望把亚洲版块连在一起,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中降低车队运输成本。”邱伟昌表示,F1上半年,大师赛下半年,两张一流国际赛事名片能够和谐长存于上海,对这座国际大都市而言再美妙不过。

明年4月,F1第一次在上海的春天里轰响引擎,赛事公司已经有了让樱花届时绽放上赛场的念头。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大奖赛的未来也会在那个春天得以敲定。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严小琰   编辑: 赵昂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