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奥巴马政府出台的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与不满,主要的原因是在计划中有“买美国货”的明确条款,例如要求在获得振兴款的公共工程中,只能使用美国制造的钢铁。这项条款立刻引发各国“美国要搞贸易保护主义”的炮轰。在我看来,在经济危机的时刻公然提“Buy American”,当然有与全世界为敌的风险,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奥巴马要维护美国自己利益的明确立场。联想到刚刚出台不久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我难免要感慨:为什么我们就不敢这么大张旗鼓地提倡买中国汽车呢?
在1月份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虽然有一条也提到了“支持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但是却语焉不详,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政策与措施。这种原则性的条款,当然永远正确,但却等于什么都没说。相反,在其他三条政策中,都有具体的措施,如小排量购置税减半,为汽车下乡安排50亿,为技术创新安排100亿等。由此也可看出,国家对于如何支持自主品牌汽车,还是没有一个明确可行的政策与措施,让自主品牌车企仍有水中望月之感。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采访曾在一汽担任过要职的一位汽车前辈说过的话。他谈到红旗品牌的没落时非常痛心,他说没办法,过去一汽主管红旗的一位领导就曾私下里说过:“对于红旗品牌,我的策略就是‘空挡溜车,走到哪儿算哪儿。’”结果就是红旗真的快到了生死边缘。
我觉得,国家对于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过去也基本是一种“空挡溜车”的态度,任其自生自灭。然而,在今年经济危机在全球漫延的情况下,全球的汽车市场都一片下滑,唯有中国市场还能保持小幅增长,因此在多数跨国公司眼中,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了最后一块“唐僧肉”,大家都恨不得分而食之而后快,根本就不想给中国的自主品牌留任何机会。这时候,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就非常有必要向实力本来就不强的自主品牌倾斜,拿出一些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措施,帮助他们在车市不景气的时候与跨国巨头们抗争。
比如,呼声很高的“公车采购优先选择自主品牌汽车”的建议,在这时候就可以考虑。政策采购是用公共财政支出,并不违背自主贸易原则,同时它又有一种示范效应。当政府公务员的座驾都变成红旗、奔腾、荣威、奇瑞时,车市上那种一味崇尚洋品牌的风气也许会得到遏制。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有必要为一个四环标作义务宣传员吗?
作者:
杨钧
编辑:
李生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