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国家关于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的政策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在于,虽然上有政策鼓励,但实际上其进展比较缓慢,案例并不多,缺乏推手、力度不够是一方面,汽车企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热衷也是一方面。
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对于兼并重组有着指导性的政策和意见(见第四条、第四章,查看全文),但这么多年来,收效并不大。现在重提兼并重组,实际上是国家出于
对自己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以及在金融危机之下采取保护措施的考虑。尤其是,美国汽车业的危机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兼并重组可以防止国内一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倒闭破产,引发恶性的连环效应。
可是,中国的汽车业有着自己的特点,或者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独特的道路,国际上盛行的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方式未必适合中国。而且,我们发现,跨国界的兼并重组并不能拯救当事企业,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让还能过得去的企业输掉遮体的衣物,滑向边缘,陷入灭绝的深渊。有前车之鉴,国内汽车企业当然应该慎重行事。
特殊的环境决定了国内的汽车企业可以在小规模的状态下生存,而且活得不错,这是其他国家所罕见的现象。曾有人说,汽车企业的年产量如果小于两百万就要破产,这在中国行不通。国内企业年产几万辆就可以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还没有完全饱和,而且这个市场巨大,太过复杂,由少数人来垄断是不可能的,这给小型企业留下了发展空隙。因此,它们还没有加入兼并重组的必要。
其实,国内企业并非没有做大做强之心,无论是三大汽车集团,还是势力弱小的自主品牌,它们都在谋求长远发展,走向国际化。大力实施海外战略就是这种野心的体现,比如出口产品,海外建厂,参加国际车展,以及参与国际并购,可以扩大产销量,增加收入,提高知名度,以及借鉴比自己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等。这是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在做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企业热衷海外并购,却对国内的兼并重组不感兴趣呢?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的是它们都有自主发展的意愿,尤其是自主品牌,以及后来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次,国内的优良汽车资产不多,兼并重组不能实现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和集约化发展的目的。再次,企业之间同质化现象严重,产销研发直至产品,达不到优势互补的多赢局面,缺少合作基础。最后是阻碍重重,比如笔者曾经提到的体制问题,央企和地方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似乎很难对话。
笔者认为,兼并重组要么有更强有力的措施推动,破除各种阻力,创造有利的环境;要么尊重企业的想法,不能硬来,在中国独特的发展环境下,顺其自然,顺乎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
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确实需要较大的重组,但在一时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也应该退而求其次,想一些更为切合实际的办法,不要老想着强强联合,不要总是在大企业之间进行重组,比如应该先鼓励强并弱、大吞小,国有和民营企业都可以互相兼并,鼓励企业之间整合部分业务,先对同一个地区的汽车企业进行重组,等等,真正解决国内汽车产业存在的散乱差等问题。
至于成为世界500强,打造国际品牌,根本没有什么用,比如一汽和上汽,自主部分太弱,再强再大也是枉然,充其量不过是个替别人打工的角色。
笔者觉得,自主品牌企业众泰汽车对江南汽车的整合就很有意义,这对像哈飞、东南汽车、江淮汽车等企业来说,值得借鉴,而后者也应该是国内最先被整合的对象,因为在看不到前景的当下,它们已经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而对实施方来说,还是不应该盲目,应该慎行,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笔者还觉得,有些企业就让它们自生自灭算了,不要在被整合后连累了对方。
作者:
王万顺
编辑:
卜瑶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