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也厌学?专家来解惑
2010年10月15日 15:37 凤凰亲子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最近看到报纸上一篇新闻,一个父亲将上重点中学的儿子转学到一所普通中学,向老师强调:儿子在重点中学是尖子生,到普通中学那绝对是优秀中的优秀,而且擅长绘画得过很多奖项。普通学校的几次模拟考试,儿子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而且班主任安排班上一个擅长绘画的同学与孩子同桌,便于孩子交流。可是孩子几次模拟之后,学习直线下降,以致最终不来上学。

我看后,感觉这位尖子生的心理压力太大了!我觉得只要努力就行,尖子生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同时也希望家长不要给尖子生太大的学习压力,只要孩子能认真学习就好了,不要太在意分数。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唠叨:“你要认真学习”、“这样不行”、“你要考一百分”等等,那样孩子会感到特别烦躁、厌学。我们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而且还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心情不好的的时候,还可以到大自然中走走,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你就会变得快乐起来!

怎样让孩子不厌学呢?来看看专家的解答吧!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遵循一个原则: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逐步培养其独立判断与思考的能力。大人可采取灵活的方法激发孩子对事物产生兴趣,当孩子对事物感兴趣,想获取其中知识的时候,最好不要马上什么都教给她,对其难以理解的东西引导她去进行分析,实在无法明了的东西才直接教他,这样去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以这种启发开导式的教育模式,让孩子主动探究知识,她便能在探究的过程中享受乐趣,知识也随之增长了。孩子对事物有疑问是好事,引导她带着问题去思考,能激发起她的求知欲,这样就不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了,而且还会跟大人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

儿童厌学并非个别现象,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调查,在我国有近四成的小学生有厌学倾向。其缘由主要是跟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模式有关。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从无到有,开始对什么都好奇,什么东西一学就会,表现得很聪明,此时大人对孩子的教导主要是灌输式的。等到一定时候(小学阶段),孩子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随着她学习与记忆模式的发展,那些持续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便会让孩子觉得索然寡味。大人会迷惑于曾经良好的方法怎么不管用了,孩子也厌倦了大人所认为的“有道理,有价值的东西”。如果在学校仍不能激起她学习的兴趣与动机的话,厌学情绪自然就产生了。

按照发展心理学理论,小学阶段孩子记忆与学习基本特点是:由机械记忆占主导朝着意义记忆占主导发展;由对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向对独立思考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发展。随着孩子所能记住的材料数量的增加,他的意义记忆会逐渐占主导,而且,他还会趋向于思考与探索学习的内容,灌输式的机械记忆已不能激起孩子的兴趣了。很多家长可能并没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由于工作及生活的原因,没有时间与精力顾及到这一点。孩子的能力、思维是在成长的,大人的教育相对是僵化的,所以曾让父母有成就感的教育模式会对孩子无能为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张银萍
凤凰亲子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