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在90后心中分量究竟有多重?朱自清的《背影》还能感动他们吗?连续几日,记者走进学校、家庭,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沿着正常轨迹成长,追捧恶搞叛逆文化的只是少数,记者对这部分90后进行了深入采访。
■他们的叛逆
课桌写“曾轶可”,开口说“烧饼”
15岁的王新在重庆杏林中学读初三,这个戴着时下最“潮”黑框眼镜的胖男生告诉记者,老师要求默写《出师表》中的两段,他总共错了5处以上,需要重新默写。王新把堆在课桌上的书本摞在一边,给记者一一展示他的杰作:课桌一角是一张闪卡,“我最喜欢的‘快男’——陈翔和吴俊余”。记者看到,整张课桌上,写满了明星的名字,有今年的快男陈翔,也有以前的快女曾轶可。
“那人是一个‘烧饼’!”王新悄悄给记者八卦起来。“烧饼是什么意思?”记者很是不解,他迅速投来一个鄙视的眼神。“你好‘凹凸’(OUT)。”他解释,“烧饼”就是骂你很蠢,从贴吧里流行出来的。随后,王新教了记者一系列“潮语”——如果看了照片觉得雷人,就要说“闪瞎了我的狗眼”;不要再老土的形容“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应该补充一句“胸大无脑”……
中考前压力大,买巫毒娃娃
冉芊是育才中学今年刚进校的高一新生,“成绩好又文静”是冉芊的班主任黄老师给她的评价。私下里冉芊是一个狂爱个性事物的女生,她爱漫画、爱劲歌热舞、爱LADY GAGA的怪异造型。在冉芊的桌子抽屉深处有一个黑色的巫毒娃娃。对于巫毒娃娃的作用,冉芊说得头头是道。冉芊告诉记者,这是她中考前买的,那时候因为班主任给大家很大的压力,几个玩得好的同学就一人花了10元钱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了一个巫毒娃娃回家,写上班主任的名字后一边默念“咒语”一边用大头针对着巫毒娃娃乱刺。“这样做是没用的,只是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张银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