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作文撒谎”,孩子作文“被撒谎”现象,不少家长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教材才是成就孩子撒谎的“最大元凶”。一些显著的案例就是“罪证”。
近8成孩子承认编过作文 专家提议写真事
案例1
孩子作文难舍“啊!”式结尾
李越(化名)现在读小学二年级,孩子平时挺聪明的,可一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就开始犯傻”。最让小越妈妈头疼的就是他惯用的“啊!”式结尾。例如,小越最近写《我的周末》时,结尾写到“啊!多么美妙的一天啊!”
对于这个“啊!多么×××的××啊!”的句式,小越妈妈还搜集了一大堆:在写《我的妈妈》时,作文结尾是“啊!多么好的妈妈啊!我最爱她了!”写《我的一个烦恼》时,结尾是“哎!多烦的事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而在前不久写的《春天》里,“啊!万物复苏的春天多神奇啊!”
小越妈和这个“啊!”的抗争持续到现在,儿子总是这样回应她:“这么写的结尾,老师还全班念呢”;“老师说了,作文最后要有升华”;“作文书都是这么写的”。
小越妈拿着自己给儿子买的作文书,从头看到尾,书上确实有这么个结尾,但内容读起来却比儿子的作文有趣多了。“‘啊!’也要配合感情,不能没感情乱抒发感情啊!”最终,连小越妈都被儿子同化了。
案例2
两篇范文凑出一个二等奖
家住城南的小袁已经读初一了。虽然小学时她多次获得校内作文比赛的二、三等奖,但小袁坦言自己并不是“真高手”,只是比较会“嫁接”。
记得小学6年级时有一次,比赛的题目是写《爸爸的脚》,小袁就将记忆中的两篇范文凑到一起,编造了一个“完美孝女”的故事。“这篇作文就是作文书里《邻居叔叔》和《完美人格》组合成的,自己几乎都没怎么改。”小袁说,在她们班,几乎每位同学都有两三本作文书。有的同学会偶尔借鉴,更多的人则是把文章直接背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嫁接”最初也源于无奈。“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只能靠编。可编也得有谱啊,也只能多看点范文,加点工变成自己的。”小袁说,小学三年级以前,自己都属于“倒文派”——一听作文就头大。
一次老师让写《我战胜了×××》的作文,小袁写了她从怕黑到战胜黑暗的过程。但作文很快就被老师退了回来,理由是“太平淡”,“没吸引人的细节”。
可细节该怎么写呢?小袁翻开作文书四处搜寻,找到了一篇类似的范文。范文里多了很多细节,比如“想像中妖怪向她伸出魔爪”,“爸爸、妈妈推门、关门的声响恐怖之极”,自己“咬牙、咬手”,这时妈妈进来为自己盖被子,“温暖浸透全身,也驱散了恐惧”。但事实上,这些都没发生在小袁身上,可这么一改就一炮而红了。小袁的作文第一次成为了在班里念的范文,她也开始了找范文、编作文的习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闫昭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