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节奏感训练方法初探
2010年08月27日 15:14 凤凰网亲子论坛 】 【打印共有评论0

德国当代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音乐的生命”,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以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音乐教育要从节奏入手。所以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学习培养拍子感和节奏感是一件比较枯燥困难的事情。节奏感不是从一个音一个音地研究乐谱获得的,而目前的许多教学仅仅是从音符时值的划拍来识别节奏,就使节奏变成了一种机械的,毫无生命的东西,也使孩子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困难。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与幼儿的心理需要是相符合,要使孩子通过自身的游戏运动来感知节奏,强调的是“动”,节奏运动不仅要用耳朵听,用头脑理解,更要在游戏运动中感受,促使幼儿体验音乐的情感、音乐和流动。通过游戏活动,能使幼儿的听觉、心脑、身体肌肉协调作用,逐步培养幼儿从身心两方面去感受音乐,既符合节奏的运动特征又适应了幼儿好动的天性,使幼儿有兴趣、主动地、有创造性地进行对节奏活动的时间,空间与动作的体验和探索,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掌握各种节奏。

什么是音乐节奏感呢?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这样的解释:“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音乐节奏感不仅具有运动性,而且也具有情绪性,作为其基础的是音乐表现力的知觉,因此如果脱离开音乐,则既不能觉醒,也不能发展。”在音乐教育中主要是培养音乐节奏感,如果只是用拍节奏来培养音乐节奏感就会感到不足了。在幼儿园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最佳方式是在音乐伴随下活动,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在引导幼儿感知节拍节奏的强弱关系,感受音乐节奏韵律美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引导幼儿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在用美的节奏性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同时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通过节奏引起身体的共鸣,从而达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目的。我在实践中,发现中班幼儿在节奏感方面有他们独特的表现。

一、中班幼儿节奏感的表现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经过了小班一年的音乐训练,对音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他们 能跟着 老师钢琴的伴奏演唱歌曲,能根据音乐的节拍做相应的动作。但是他们的这些动作都还需要教师的提醒,对节奏的感知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自身的身体里,还有待于进一步训练和培养,节奏感训练作为中班的重点。

身体的大肌肉运动是感知节奏的最重要媒体。中班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是从单一的动作向全身整体的动作过渡。让幼儿听音乐做相应身体动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我在教育教学中,刚开始的时候,我班小朋友大部分的动作主要都是以拍手为主,在活动过程中我鼓励和引导幼儿听着音乐不仅仅可以以拍手做动作,还可以拍头、拍肩、拍腿等等动作来感受节奏的强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后,我引导幼儿协调身体,配合手脚一起做动作。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动作还不是很协调,不过到后面也慢慢变得有节奏了。针对这些特点,我做了相应的尝试。

二、中班幼儿节奏感的训练

音乐表演活动包括很多,有舞蹈、韵律动作、打击乐活动等等,其中最能训练幼儿节奏感的活动就是节奏活动、打击乐活动和韵律活动,因为在这三个活动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节奏”,那我通过这三个活动来训练幼儿的节奏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亲子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亲子",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到人人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蔡建珍 编辑:闫昭遐
凤凰亲子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