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莫洛·维谢拉:这里是博览万物的温哥华
时尚
时尚 > 女人天下 > 正文

专访 ¦ 莫洛·维谢拉:这里是博览万物的温哥华

原标题:专访 ¦ 莫洛·维谢拉:这里是博览万物的温哥华

每 天 送 你 一 份 生 活 菜 单

给 寂 寞 的 灵 魂 画 一 个 闪 亮 的 妆

她乡华闻 · HERLAND

她乡华闻(微信ID:chicvancouver)编辑

想要了解温哥华,就该先看看虽小但精的温哥华博物馆。


共鸣

温哥华,从海滩到森林到雪山,夏日里的户外探险与沙滩冲浪,冬日里的山野滑雪,我们一年四季都能享受这份水土带来的无限乐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给予了温哥华在贸易、交通、林业与采矿业的开发优势。同时,这座年轻的城市也在软件开发、生物科技和电影等行业蓬勃发展。

生活在西海岸线上的人间天堂,你是否曾想过:这么年轻的城市,有过怎样的历史?温哥华的文化是什么?夏秋之交,我们与温哥华博物馆的CEO莫洛-维谢拉 (Mauro Vescera)在基斯兰奴海边精致的博物馆里进行了一场有关文化的深度探讨。

从c̓əsnaʔəm到温哥华

千百年来,我们现在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原住民丰富多彩的艺术与文化。加拿大原住民(Aboriginal Canadians) 包括了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因纽特人(Inuit)、和美蒂人(Métis)。

4000年前,有个古老的城市存在于如今温哥华Marpole马宝区以及其附近的城市区域,也是Musqueam原住民的村庄 ,叫做c̓əsnaʔəm。最近市政府在这块地区发掘出了古代墓葬,c̓əsnaʔəm成了头条新闻,也引起更多考古学家、城市规划师、和原住民部落关于遗产和原住民历史的公开讨论。

两百多年前,欧洲人来到这海天相接的美丽土地上,慢慢开始着手建立今日的温哥华。所以,相比世界上其他的现代城市而言,温哥华还很年轻,它还在不断地汲取这片土地上沉淀千年的精神,并且以包容的姿态迎接所有人与文化。开放与接纳的心态让温哥华的人口组成更为多元,但在百花齐放的同时,如何让不同文化相互理解、共通共融成了这个城市永恒的主题。

基斯兰奴:温哥华的文化心脏

在英吉利海湾(English Bay)隔水相望的基斯兰奴(Kitsilano),你可以看到温哥华市中心独特的天际线,以及西北温夜晚的迷人灯景。在温哥华最初进行城市建设时,基斯兰奴海滩边的凡尼尔公园(Vanier Park)被定位为‘温哥华的文化中心’。因此,凡尼尔公园成了许多博物馆的家,这其中包括温哥华博物馆(Museum of Vancouver)、温哥华海事博物馆(Vancouver Maritime Museum)、温哥华文化陈列馆(City of Vancouver Archive)和麦克米兰天文中心(H.R. MacMillan Space Centre)。这几所博物馆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关注点,同时与温哥华的地理特色相辅相成。

好奇的人们可能会问,年轻的加拿大,年轻的温哥华,博物馆里到底有什么呢?我们跟随着维谢拉的脚步,走进了温哥华的历史!

温哥华博物馆:文化与人交流的枢纽

Wild Things 生命的狂野

温哥华这片土地,本是各种生命的乐园。每一个生命,都有它独特的故事。这些动植物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以及我们人类如何与城市里的自然相交互,都值得被记录与诉说。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城市规划师、原住民和温哥华的自然爱好者们,为这个展览提供了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陈述自己与自然的相遇。MOV以人与展厅之间的互动和浸入式的观览形式,为我们展现自然在我们生活中的力量,也让我们更好地体会我们与自然的共生共存。这个展区尤其适合孩子们参观,MOV还鼓励大家在展厅里与陈列展品合影,拍出有意思的照片,并发布到社交媒体上。新社交媒体与历史的交互,冲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古板束缚,让人眼前一亮。

Haida Now 今日海达

海达瓜依(Haida Gwaii),原意“海达人”,也是加拿大西海岸上的一组群岛。海达部落有着自己色彩纷呈的艺术文化,通过艺术,他们展现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世界观。MOV与海达瓜依博物馆合作,为各位呈现一场创新与传统并济的视觉盛宴。温哥华博物馆也用展览促进各方群体之间的交流,推动海达人民与加拿大政府的和解进程。

Neon Vancouver霓虹灯下,奇艳的温哥华

走进MOV的历史展厅,我们顿时有种‘闪瞎了眼’的感觉。千百展霓虹灯闪烁着艳丽的光芒,丝毫不让其他的颜色抢了自己的风头。如果维谢拉不说,我们就不会知道——这些霓虹灯是从废品堆‘抢救’出来的活历史,每一盏灯背后都有着一个关于温哥华上世纪的鲜活故事。

1950年,温哥华的街头大约有一万九千多个霓虹灯指示牌——这个数额已经超过了灯红酒绿的赌城拉斯维加斯!一些人觉得这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昭示着城市的辉煌与生活的激情,也有人觉得这些霓虹灯已经纷扰了温哥华自身的魅力。

这场激烈的争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让温哥华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城市风格。

除了这些主题展区以外,MOV里还有不少会引起你兴趣的展厅:与韩国大使馆合作的IN/FLUX展示区内,海外韩裔通过艺术寻找身份认同与国家归属感;MOV楼下的一个考古馆里,还藏着一具从埃及运来的木乃伊!维谢拉又是骄傲又是无奈:“这些历史与展品实在是太珍贵了,博物馆能够有这些藏品也尤为幸运。但我们不能把这些收藏随意摆到台子上、一定要有适合的主题才能集中展示。”

莫洛·维谢拉:我的文化,温哥华的文化

交谈中了解到,莫洛·维谢拉从UBC毕业后,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拿到国际关系的硕士学位,后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学习了文艺复兴历史。他曾在西蒙菲沙大学和温哥华基金会主管慈善筹款和艺术文化捐赠,并在多个慈善组织与基金会担任董事。维谢拉曾是意大利文化中心的执行董事,在意大利与欧洲社群有着广阔的人脉。

“我生长在一个传统的意大利家庭里。我小时候,我们全家移民了温哥华,这儿就成了我的家,但我们还是维持着很多在意大利时的习惯。”维谢拉说起自己对于多元文化以及艺术、历史兴趣的源头时,神采风扬,“后来我发现,温哥华的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同时我们有着自己家里独特的习惯,也就是我们自己的 ‘文化’。语言和习惯的差异可能让我们很难相互理解,但如果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我们就更应该多去了解不同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共同生活。”


文化与人,温哥华的血与肉。我们每个人、每个族裔和群体的文化,都是温哥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就好比温哥华博物馆的展览与陈列五花八门,主题之间看似没什么必然的联系,但这些零零总总的展示,都是为了向大家呈现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完整的温哥华。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社区来连接温哥华的所有族裔与文化,来讲述他们的故事,让大家更融洽相处、相知相爱。”维谢拉的愿景十分明确:让温哥华博物馆成为一个温哥华的文化枢纽!

唐人街的申遗,意义深远

维谢拉有着先进开明的思想、积极包容的心态,以及和MOV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他十分重视博物馆教育,并与MOV在努力开发多语种的博物馆课程教案、组织冬季的学校集体访问。同时,MOV与温哥华政府、温哥华中国文化中心等机构及重要人士已经开始着手为唐人街申请2020年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华人社群是温哥华最大的族裔社群之一,华人的历史无可替代。”维谢拉表示。

在第一批华人移民前来修建太平洋铁路时,因为语言、文化的隔阂,以及社会地位的低下,只能聚居在一片区域内,开启了中餐馆、商店、中药铺等商铺来满足华人生活日常需要,渐渐地就形成了如今的唐人街。近年来,随着华人越来越好地融入社会,华人们得到了更多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也不再聚居在同一个区域,而是分散到了温哥华大区的各个社区。因此,唐人街失去了其最初存在的意义。


莫洛·维谢拉与本文作者秦小梅博士

唐人街的衰败,也恰恰说明了华人群体已经深深地融入温哥华社区,华人的文化与生活已经是温哥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历史不能被忘记。华人先辈的努力与奋斗为我们今日华人社群的繁荣与昌盛垫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着手唐人街的申遗——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发展未来。

维谢拉认为,立足温哥华看全球,温哥华就是世界的中心!每一个温哥华的访客,想要了解这座迷人的城市,就应该先来看看虽小但精的温哥华博物馆,了解她的前世,才会更爱她的今生!

她乡华闻出品|转载申请授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秦小梅、Anita Sun

摄影:徐斌

编辑:柏颜

平台:她乡华闻

微信ID:chicvancouver

 商务合作:
ads@herlandmag.ca

 欢迎投稿:
editor@herlandmag.ca

778.654.8488
::::
@copyright http://www.herlandmag.ca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