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在国内院线上映了。
大家还记得前不久的奥斯卡吧?这部电影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 3 项大奖,说是最大赢家也不为过。
上映没几天,票房就过了 3 亿,豆瓣评分更是飙到 8.9 。
要知道,这可是部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特效大场面、没有枪战和追车的纯剧情片啊……
海报上,一黑一白两种肤色的男子,坐在一辆上世纪 60-70 年代的复古轿车中。而且明显白人是司机,黑人却是坐车的那位。
在美国种族冲突最激烈的时代,对这样的组合,最直接的联想,就是 “歧视”这个词。
没错,这部电影确实是关于歧视和反歧视的,但它并非高喊口号,挥舞道德大旗那一挂,而是一个更值得深入思考的故事。
而且,它投射的,不是只有种族平权问题,男女两性平权,一样可以在里面得到借鉴。
这些我们全文最后再总结,先给大家顺顺剧情,故事并不复杂。(温馨提醒:有些许剧透哦)
1962 年美国,正是肯尼迪总统颁布反种族与群体歧视“平权法案”的第二年。
一名黑人钢琴家 Don Shirley ,计划前往“反黑”严重的南方地区进行巡演。
(马赫沙拉-阿里饰演)
Shirley 找了一位有街头智慧,在底层摸爬滚打的白人 Tony,担任自己的司机。
(维果-莫特森饰演)
而《绿皮书》,就是一本可以保证他们一路行进的行动指南。
这本书专门为美国黑人司机所著,提醒他们哪些餐厅、车库和酒店为黑人提供服务,以及旅行者还会遇到“日落小镇” —— 这些地方禁止黑人在夜幕降临后外出。
这本绿色封面的旅游指南,并不是影片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
原书作者是维克多·H·格林,在 1936 年首次出版,此后 30 年每年都会出版一次,在美国各地的加油站都有售,年销量可达 1.5 万册。
毫无疑问,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两位男主乍一碰面,那是必须谁也看不上谁的。
首先,两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就相差很大。
白人 Tony,之前在夜总会上班做保镖。而黑人 Shirley 则是一个身处上流社会,还考取了博士学位的钢琴家。
Tony 来应聘司机也是因为正在失业中。两个人第一次见面,Tony 就对高傲的黑人钢琴家印象不怎么样。
其次,“亲密接触”显然放大了两人的矛盾。
Tony 是个粗神经的自来熟,Shriley 高冷又寡言,两个人共处一辆车,那份尴尬简直透出了屏幕……
Shirley 为了避免和 Tony 有过多的目光交流,特意坐在了驾驶位后面的盲区,Tony 只能靠后视镜才能看到对方。
Tony 爱唠嗑,Shirley 想让他安静一些少说话,但结果……你们感受一下下图。
Shirley 的内心 OS :我选择“死亡”。
黑人 Shirley 花式嫌弃 Tony 没文化、没素质。
比如,没上过几年学的 Tony ,说他妻子买了 Shirley 的唱片,结果把专辑名字 Orpheus(俄耳甫斯)看成了 Orphans(孤儿),把封面的恶魔认作“淘气的小孩”。
Shirley 内心 OS :你这么土鳖,配听我唱片吗?
在路上休息区商店的门口,有个售卖幸运石的无人摊位,Tony 刚好发现地上就有一块幸运石,捡起来就放进了口袋。
Shirley 说他这是偷窃行为,Tony 却满肚子道理。
直到 Shirley 勒令 Tony 必须付钱,不然就把石头放回去,Tony 只好照做。
到这里,似乎都是“高素质”的 Shirley 在教育 “低素质” 的 Tony,是“为了你好”。
但随着剧情,我们发现,Shirley 的价值观似乎也不是那么正确……
要给上流社会演奏的 Shirley,看不惯 Tony 的说话方式,强烈要求他学习改进。
还要给 Tony 不太好念的意大利姓氏 “Vallelonga” 改一个更上口又高级的词儿 “Valle”(Tony是意大利移民)。
而 Shirley 身为黑人,对自己所属族群的微妙态度,也渐渐浮出水面。
他们上路后的第一站, Shirley 演奏时,Tony 在外面与一群黑人赌牌,赢了不少。
Shirley 看到这一幕,认为他不应该和黑人们一起玩。
因为黑人受到歧视是由于人种,没有选择,而 Tony 是个白人,应该“洁身自好”。
在路上,车里收音机放着 Little Richard(黑人歌手)的音乐,Shirley 好奇的问这是谁唱的,表示没听过。
而且不光这一位黑人歌手,流行的黑人音乐,Shirley 全部闻所未闻,让 Tony 匪夷所思。
Shirley 不仅不了解黑人音乐,对黑人的饮食也不怎么熟悉。
两人一路开到肯塔基州,怎么能错过当地最有名的肯塔基炸鸡?(就是 KFC,在中国不允许用国外的地名来做商标,所以肯塔基炸鸡就叫做肯德基喽)
但就在 Tony 大快朵颐,问 Shirley 要不要一起吃时,Shirley 却表示,自己从没吃过炸鸡。Tony 又懵圈了。
Shirley 对此的看法是:认为我是黑人,就必须喜欢这些东西,是狭隘的观点。
Tony 这次很刚,一定要让 Shirley 尝尝炸鸡,还威胁他不拿着就扔他身上。这一吃掉一身渣的炸鸡,让有洁癖的 Shirley 简直无从下手。
直到最后,Shirley 实在没办法,才竖着兰花指小心翼翼地啃起了鸡腿……
看过电影的小伙伴们都说这是最有意思的一场戏,观众们纷纷说看完这段就想立刻出门买个肯德基全家桶(手动笑哭)。
但欢乐转瞬即逝,随着逐渐南下,他们遭遇的困境越来越多。
看似一直高高在上、有名有钱的 Shirley,开始露出窘态。
一方面,受过高等教育、出入上流社会的他,与平民黑人格格不入,被自己的同胞排斥讽刺。
黑人不接受他,白人也不接受。
Shirley 跑去酒吧喝闷酒,结果被一群白人欺负群殴,还得靠 Tony 救场。
Shirley 的巡演在南方的上流社会很受欢迎,获赞不断,但白人对他的接纳,只是要“使用他”,就像使用一个乐器。
中场休息时,他想去盥洗室,却被拒绝,被告知只能去室外丛林的茅坑。
骄傲的 Shirley 选择宁可回酒店解决,也不能接受这种对尊严的践踏。
在路上,他忍不住将一腔怒气指向同为白人的 Tony。
但重回演奏现场,却还是面带微笑地周旋于白人听众们。这让 Tony 很费解。
两人路过一个西装店,Shirley 看中一套西装,结果店员抢下了他手里的西装说道:“不能试,只能买,最多能帮忙改尺寸。”
Shirley 脸上笑嘻嘻,心里 MMP,说了句:“我明白了。”转身走出店外。
一次,Tony 因为没有忍住白人警察对他是意大利人的侮辱,出手打了警察。
因为袭警,两个人都被抓了起来。人生地不熟,连 Tony 都被抓了,更没人能救 Shirley 了。
关键时刻,Shirley 打开了自己的外挂。他打了一通电话,不久后警察局就接到州长命令要求放了他们。
这通电话另外一头的大人物,其实是时任司法部部长的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Kennedy),他是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
左:罗伯特-肯尼迪与约翰-肯尼迪 右:罗伯特-肯尼迪
在车上,患难与共的两人,爆发了最激烈的一次争执。
Shirley 因为自己惊动了“有改变国家使命”的肯尼迪兄弟,感到非常羞愧,自己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垃圾。
抱怨 Tony 只受到了一次歧视就暴跳如雷,而自己面对这样的歧视,要忍受一辈子。
而 Tony 觉得 Shirley 太矫情了,认识大人物,出入上流社会,外挂说开就开,还有什么好不满?
明明自己过得更穷更苦,比 Shirley 还像黑人。
正是这句话,深深戳中了 Shirley 最大的委屈。
Shirley 看似被白人上流社会接纳,甚至有很多拥趸,但本质上他只是白人富人的玩偶,不听话?马上就会被打回原形。
所以遭受再多侮辱,他也只能强迫自己露出微笑。
而经过“调教”的他,又完全不懂黑人文化,无法融入黑人本身的圈子。
他不够黑、也不够白、甚至不够男人(同性恋)。
那他是谁?
这番话才让 Tony 真正了解了 Shirley 的苦衷,
也正是这次争执,成为了两人关系的转折点。
最后一场巡演,歧视依旧,给 Shirley 提供的更衣室,只是个杂物间。
餐厅里,与 Shirley 一同演奏的同事,向 Tony 道出了为什么 Shirley 非要和自己过不去,来到黑人最受歧视的南方巡演。
像他这样的黑人钢琴家,不止一个,但想要获得社会的接纳光有天分是不够的,还要有勇气去改变人心。
演出前 Shirley 要在餐厅用餐被拒绝,要么回杂物间去吃、要么去外面的黑人餐厅吃,这是传统。
但 Shirley 这次没有屈服,他表示,要么让我在餐厅吃饭,要么我就取消演出。
Tony 坚定地站在了 Shirley 那边,面对餐厅经理的收买,和对方扭打起来。
而 Shriley 也放下了最初的成见,因为不想让 Tony 为难,打算妥协。
而 Tony 带着 Shirley 一起罢演。
他们转头就去了当地的黑人酒吧,Shirley 在演奏了一首古典曲子后,现场掌声不断,伴奏的黑人小伙儿奏起了非常受黑人欢迎的爵士乐,Shirley 也配合着即兴表演,他一改端坐的身姿,欢脱的半蹲着演奏。
从最初弹奏古典音乐,到进入白人圈子,被唱片公司逼着改弹流行曲目,Shirley 一度将自己的真心雪藏。
这一次的释放,对他而言,不只是跨音乐领域的蜕变,也是从自我否定到自我接纳的蜕变。
影片尾声,两人在圣诞节前夜回到了纽约。
疲劳驾驶的 Tony 困乏不堪,最后一段路是 Shirley 开车将 Tony 送回了家。
Tony 邀请他去家里坐坐,一开始 Shirley 是拒绝的。但在举家团圆的节日,已经改变了的 Shirley 终于想通了,带着一瓶酒出现在 Tony 家门前。
同样改变了的,还有 Tony,面对家人的歧视称呼,他果断的制止。
热情地对家人和朋友介绍 Shirley 。
这一次,当他们互相面对彼此时,不再有黑人和白人的区别。
这个故事,不仅动人,在“歧视和反歧视”问题上,也有很深入的思考。
看过《绿皮书》,很容易联想到 2011 年上映的法国电影《触不可及》(Intouchables)。
《绿皮书》看起来就像是《触不可及》的肤色倒置版,但同样是两人共同获得成长的故事。
白人贵族富豪 Philippe 全身瘫痪,需要全日制的护理。
黑人小伙 Driss 则是来自于贫民窟,刚刚刑满释放,工作无望要靠失业金救济,全靠一个偶然的机会才成为了富豪的“保姆”,负责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给一位瘫痪的富豪做护工,其实有很多人前来面试。帮他按摩穿衣、洗澡喂食、端屎端尿……大多数人都是为了钱,对这位富豪投去的都是怜悯的目光。
Driss 不一样,他性格直率、风趣幽默、真诚坦白,但护理水平嘛……也就马马虎虎,有时还常常忘记 Philippe 是个行动不便的人。
当人们对 Driss 发出偏见时,Philippe 发现的,却是对方不一样的地方。
生活在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在相处中逐渐了解接纳,帮助彼此,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绿皮书》导演 Peter Farrelly 也说:“这部电影整体讲述的是两人在互相帮助,是一种打破两人隔阂,破除偏见,获得终身友谊的故事。这是关于希望的一部电影。”
if 姐觉得,这种希望,正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视角,去看到不一样新世界。
首先,歧视与偏见是错的吗?当然是错的。
但一直说“你错了你错了”,能改变歧视吗?实际上也并不能。
真正能扭转偏见的,是“去除标签,深入了解对方”的过程。
就像 Tony,他一开始是妥妥的种族歧视者,会把黑人工人喝过的水杯扔进垃圾桶。
但经过对 Shirley 博士不断的了解和接触,他的观念产生了极大的转变。
相处久了,Shirley 也发现了 “没文化的 Tony” 身上的闪光点。和他曾经的妻子很像,是个好人、心地善良。
注意啊,直到他们和解的时候,两个人的特质都没有发生过什么改变。
Shirley 还是骄傲的,但 Tony 不再觉得他不可理喻了。
而 Tony 还是那么没文化……是 Shirley 不再揭短与嫌弃。
他选择了帮助 Tony 给妻子写信。
知道 Tony 并没有把幸运石还回去,于是让他放到仪表盘上,保佑两人一路顺利。
在消弭歧视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对方的“改过”,而是我们自己改变了看待别人的眼光。
这种转变,来自不再把对方当成一个纸片,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一个活人,必然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动机,有欲望,有痛苦,我们承认对方和我们一样是人,才能共情,才有体谅。
而标签化为什么可怕,就在于它只关注一个点,然后将其无限放大。
随便举几个例子:
地图炮方面的,有: “某地人品行不好。” “某地人爱算计。” “某地人爱吹牛。”
这些都属于放大个体缺点,扩大到群体。
任何一个有正常智力的成年人,都应该能想明白,作为一些人口甚至超过 9500 万的大省,要说所有人都品行不好,仅仅从概率就完全不可能。
但偏见往往会从一件小事,比如有两个此处籍贯的做了某事,就蔓延到概念化的帽子“品行不好”,继而扩展到几千万人身上。
而男女性别之间,也有类似标签:“女人就是情绪化,不可理喻。” “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
嗯,很有迷惑性的偏见对吗?我们从小听到大对吗?但它们都不是真的。
当然,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自己的人种,性别,地域,会有一些习得性的自我认知,但如果你能真正放下这些观点去看一个人,很大几率下,会发现“惯有思维”说的并不对,至少,不全对。
其次,反对偏见 和 矫枉过正,其中的“度”在哪里?
影片中,黑人钢琴家 Shirley 的困惑,其实,和当今社会中女性的困惑不谋而合。
时代在改变,每个人的自我认知也在改变,从过去毫无翻盘余地的 “女人就应该这样”,到新时代的 “女人可以那样” ,每一个女孩和女人,都在经历价值观的迭代更新。
而这种更新中,产生了无数的迷茫。
有的人,不甘于传统女性的命运,但对新生活又心怀忐忑;
也有的人,羡慕男性的自由和机会,反过来,却以女性之身鄙夷女性性别本身,甚至自己的肉身;
有的人,在生育焦虑和事业焦虑之中苦苦挣扎,四面而来的,却都是要求,没有支持;
也有的人,愤怒于历史和环境的不公,于是将仇恨投向另一个性别……
我们都和 Shirley 有着一样的疑问:“我是谁?”
Shirley 最后发现,自己就是自己,和是黑人白人无关,也和他人的要求无关。
抛弃了枷锁,他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感受到真正的快乐,有边界的捍卫自己的权利。
而女性们也一样。
想生孩子,就生呗,但也没必要看不起有生育意愿的女性。
不想生孩子,就不生呗,什么 “女人没有孩子就不完整” 才是鬼话。
有热爱的事业,那就努力工作,不结婚不恋爱也没什么。
把家庭看得重,那就努力平衡,找好可以支持自己的伴侣。
永远记得,要警惕不满后反弹,把你带向跑偏的道路。
if 姐认识年轻时因为反感极端女权,全心投向家庭的女性,却在 50 岁恍然发现自己早年的偏激,把自己拘禁在不自由、被剥削的环境里。
我也认识原生家庭重男轻女,从十几岁就觉得男性都很差劲的女生,却在35岁找到尊重自己、理解自己的真爱。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自由的含义,绝不是唯一选择才正确。
不辜负本心,才有可能找到专属于你自己的路。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科学家 Tessa E.S.Charlesworth 和他的团队调查了 2004 -2016 年 13 年间 400 多万份美国人关于歧视的数据,显示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美国人对种族、肤色、性取向、年龄、残疾的歧视都有所下降,但程度不同。
虽然调查对象是美国,但是世界是一体的,各项歧视总体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失为一件好事。
电影《黑豹》中的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当面临矛盾与冲突时,智者选择建起桥梁,而愚者选择树起高墙。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