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孚”已是人老珠黄 上汽仍会坚持自我
2008年04月10日 15:38凤凰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汽车] [荣威]

最近,关于印度塔塔的新闻不绝于耳。更有美国媒体报道称,在印度塔塔和福特汽车签订的协议当中,23亿美元的价格除了购买路虎、捷豹之外,还包括了罗孚、戴姆勒和Lanchester在内的品牌使用权。

这原本不会引起国内汽车厂商多大兴趣的一条消息,却因罗孚而触动了中国汽车航母——上海汽车的神经。有业内人士已经预测,罗孚、戴姆勒和Lanchester三个品牌对于塔塔来说,几乎没什么用,纯粹是福特附赠给塔塔的“赠品”,不过就罗孚品牌,塔塔有可能转手卖给上汽。

那么,上海汽车需要罗孚吗? 

这个命题放在两年前,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但在这两年里,上海汽车已经为其自主品牌荣威铺开了一条光明大道。 

众所周知,罗孚与中国上海汽车及原南京汽车渊源颇深。罗孚之前是属于宝马的,宝马在14年前购买了这个品牌。先前,上海汽车还能够寄希望于买下罗孚(Rover)品牌,但是随着2006年9月福特汽车行使对罗孚品牌的优先收购权,上海汽车手中的王牌就只剩下产品的英国技术平台了。

没有品牌,光有技术,能打开市场吗?这个疑问想必曾困扰过上海汽车的决策者们。但他们抛弃幻想,果断地创立起新品牌。“当时,我们还想着这个品牌可能会是罗孚,但是自己也已经开始动手设计新品牌,确定这个品牌,既要有中国元素,又要国际化,那么就先寻找这样的元素。”上海汽车乘用车公司市场传播及公共关系部副总监、品牌总监何晓劲说。

他们选择了象征中国文化中权威概念的华表,在东西方都象征王者和勇敢形象的狮子,还有字母R,它表示和Rover的渊源。然后选择了红、黑、金三个主色调。按照中国人的理解,红色代表热烈喜庆、金色代表富贵、黑色代表威仪和庄重。

在这些元素和思路的基础上,上海汽车设计团队做出很多个方案,通过比较、淘汰,最终上海汽车集团领导拍板选择了盾形图案及荣威(Roewe)品牌名称。

所以,当荣威750轿车发布时,熟悉罗孚历史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这种似曾相识,正是因为浓重的罗孚情结。也正是这种情结,让一个新的自主品牌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绩。 

根据AC-尼尔森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7年第四季度,荣威品牌的知名度从34%上升了36个百分点达到了70.9% ,成为所有汽车品牌知名度提升幅度最大的品牌之一,其在用户群体中正面口碑列同级车第一。 

2007年全国轿车客户满意度测评结果则显示,荣威750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为77.5,在中高级轿车细分市场中排名第四,并且在畅销新车满意度中名列第二,荣威750的表现让国产自主品牌整体客户满意度水平大幅提升。

如果当初拿到罗孚品牌,这些数字会不会翻几番?没有人会知晓。我想至少上汽的决策者们已经不再为当初没能拿到罗孚牌子而感到懊恼了,因为荣威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信心和力量。

但从另一方面看,上海汽车和南京汽车全面合作后,荣威、名爵融为一家,恢复MG-ROVER品牌曾有的辉煌历史,似乎更被外界看好。全面合作后的新上汽是否会考虑这一点,从塔塔手里买回罗孚品牌? 

可能性是有,但关键还是要看上海汽车决策者们的想法,以及荣威、名爵两大品牌的发展前景。 

即使上汽有意购买罗孚品牌,但塔塔会转手吗? 

从打造世界上最便宜的车到收购路虎、捷豹,再到破天荒参加今年的北京车展,印度塔塔进军国际市场的野心昭然若揭。

我们不妨看看塔塔汽车的背景。塔塔汽车成立于1945年,是印度最大的综合性汽车公司,占有印度市场59%的份额,名列全球商用车十甲。它在1954年与德国戴姆勒奔驰进行合作,1969年能够独立设计出自己的产品。1999年,塔塔进入乘用车领域,此前最知名的是其自主开发设计的Ind ica和Ind igo系列产品。

就是这个进入乘用车才10年不到的塔塔汽车,掀起了国际上关注度颇高的路虎捷豹并购案——“印度大象吃下虎豹”。从塔塔的未来计划看,新近收购的路虎、捷豹将成为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筹码,未来重点也将在两个品牌的运作上;另外,其“国民车”计划也将被重点对待。

塔塔集团的多数管理人员已经直接表达出要将NANO打进国际市场的雄心。联想到他们对捷豹和路虎的收购,这家印度汽车公司所展现出的对未来的企图不仅是塔塔企业帝国的骄傲,也将是全球汽车工业不可小视的新生力量,特别是中国汽车公司值得注意的对手。

所以,对于收购路虎、捷豹的附赠品罗孚、戴姆勒和Lanchester三大品牌的使用权将并无多大用处,转手的可能性非常大。尤其是罗孚品牌,因为跟荣威和名爵千丝万屡的关系,塔塔有可能会以此来抬高其附加值,额外的赚一笔。

至于转手的价钱,或许是象征性的一美元,也可能价值千万。这一切都要看上汽和塔塔的态度。我想答案应该很快就会揭晓。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