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患儿家长找医生先看相 大夫称儿科接诊步步惊心

2011年11月02日 14:29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李斯璐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多名儿科专家表示,医生不被信任情况天天上演

急诊儿科医生怕暴力,看症前先为家长"睇相",看看家属是否长得孔武有力;家长带孩子看个内科病,怕被医生误诊也常跑几家医院找"佐证"……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录音门"事件曝光,引发各界热议,广州市儿童医院、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医一院、广医三院等多名副高级别的儿科专家不约而同表示,"家长不信任儿科医生的事件天天上演,接诊儿科患儿,每个环节都步步惊心。"

一怕儿科二怕急诊

"省妇幼的经历不算什么,我们医院儿科诊治也是步步惊心。"一位从业20年的儿科急诊专家告诉记者。医疗界流行一句话,一怕儿科,二怕急诊,该名儿科专家供职的广州某知名儿童专科医院的急诊科,医疗界的"两怕",他天天要面临。"由于家长对医生不信任,医患之间常常‘沟而不通"。这是他从业多年的深刻体会。

该名儿科急诊专家用亲身经历说明,"比如看的是手足口病,今天没诊断出来,可能明天才有诊断结果,家长就不理解,其实诊断是有过程的,但结果迟迟未出,他就说你误诊;用药有了副作用他就要你赔钱等等。尽管大部分人能听清楚医生的解释,但有些人仍会纠缠不休,甚至会对医生动暴力。"今年以来,据我所知整个医疗中心急诊科有3至5名医护人员遭遇暴力,有些家长还对女医护人员进行语言或肢体攻击。现在,儿科急诊医生接下一个重病例,第一时间不是问诊,而是观察其家长是否长得孔武有力,如果是,诊疗过程也变得步步为营。为了防止医疗纠纷,医生还常用开验单、开告知书让家属签字,顺便为自己保留客观证据"。

就诊变成"考医生"

儿科的医患之战,除了肢体及言语冲突外,也有"暗战"。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医三院的儿科中,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告诉新快报记者,"现在的家长爱‘考验’医生,找你看病前,其实已经去过好几家医院,他前来的目的,是为了佐证你的诊断是否与前几家医院一致,如果一致了,才放心让孩子吃药治疗"。

某市属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表示,"我从医20多年,亲身经历过一宗投诉:一名6岁孩子患呼吸道疾病,我开具了‘支气管炎’的诊断书,希望家长配合住院治疗。该家长看到诊断结果时态度很犹豫,拒绝入院。我让他们签署病情告知书,也被拒绝了。无奈之下,只能让他们离去。不料,第二天我就收到投诉,说该名6岁孩子已在好几家医院看过病,多数医院都说孩子患了肺炎,而不是支气管炎,家长说我水平差,要投诉我误诊。这事让我啼笑皆非,家长原来抱着‘考医生’的态度求医。可是肺炎和支气管炎病变位置都是肺部,只是炎症出现的位置不一样而已,其治疗方案都是一致的。这样被投诉,我觉得很冤枉,但患儿家长却认为是医生的错。"

困境

儿科医生缺口越来越大

家长不信任医生的诊疗,让儿科医生面临双重压力:工作量大的同时,还要绷紧神经,处处预防医疗纠纷。据了解,儿科成为学医学生就业的"鸡肋",愿意到儿科工作的人越来越少。有医生为此感叹,"儿科诊断及治疗存在重重困难,难保证100%治好患儿。因此医生治疗行为中,只要家属不闹事就是最好的结局。"

新快报记者从部分医院儿科负责人处获悉,近年来,广州各大医院的儿科都出现了招人难的局面,有医院儿科8年来医生数量从26个减到13个,广州某日门诊量超过5千人次的儿科专科医院,3年来只招聘到20多名医生。

业内专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主任唐书生分析,儿科医生待遇不如外科,一名儿科医生每天要诊疗50个以上的患者,还要值夜班,但收入只有外科医生的一半,仅从待遇上来说就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儿科医生精神压力大,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比其他医生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儿科就业。

"对于儿科医生来说,他们压力的根源是来自于孩子病情的变化,现在患儿的病情病症越来越不典型的方向变化。从医十几年的医生在治疗方面往往都感觉很头疼,这给医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更有甚者,一些患儿家长不看医院的治疗和抢救过程,只要一出现状况就把责任归咎给医院,甚至会找人到医院闹事,不仅影响到医疗秩序,也影响了医生的从业信心"。

沟通

医生往往累得没力气解释

广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科马文成主任认为,"如今每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孩子身体不舒服,家长就特别紧张,这种情绪医生能理解,因此进行治疗的时候,对于患儿的病情,家长所想了解的,医生必须详尽解释。病情沟通方面,医生有需要检讨的地方,但儿科医生一天面对的病人太多,平均每天上百人,接诊的前20个病人往往还能详细解释,可到了后面,医生经常累得连解释的力气都没有了。"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主任唐书生认为,患儿家长对医生的不信任事件中,有怀疑过度治疗的,有怀疑医生开大处方的,都与医疗费用有关。"拿住院治疗小儿肺炎来说,十几年前的治疗费用为3000元-4000元,而现在,随着医术的发展,费用已经下降到2000元左右。然而十多年前的家长不会对住院治疗的费用产生太多异议,如今价格降低,反而家长非议的声音多了,总认为这个药开贵了,那个检查没必要做。这估计与医疗保障制度变化有关,以前很多家长的单位都有公费医疗,能为孩子报销,而现在医保报销自付比例提升,许多家长对治疗费用更加敏感。"

对策

廖新波:推广"临床路径"

家长与医生"较劲",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患儿。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指出,缓和这种医患矛盾的关键在于将治疗过程透明化,让不懂医、不懂治疗流程的家长清晰知道孩子生病后,将接受什么类型的诊治。对此,他表示儿科更应该推广临床路径。

"我虽然是学习病理专业的医生,但对于儿科的问题,是知之甚少。对于目前来说,儿科的医患关系如此不信任,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家长对孩子的爱高过一切,所以对医生的治疗处处存疑的心情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作为医生,特别是有经验的医生,往往对病情了如指掌,如何用专业知识与不懂医的家长沟通呢?我认为儿科更应该推广临床路径。"

廖新波介绍,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临床路径可告知家长,孩子接受治疗的步骤、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要如何配合治疗等,这样才能让他们对治疗行为‘有底’,放心让医生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晋] 标签:家长 患儿 儿科医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