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俗称马蜂、黄蜂,是我们很熟悉的昆虫,但未曾想到的是近日竟然有千余人由于蜂类叮咬而受伤,更有40余人因此丧命。

    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昆虫所引发的“蜂狂”,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和自救呢? [网友评论]

祖孙遭马蜂袭击 老妇用身体罩住孙女遇袭20分钟后去世

4岁孙女遭遇马蜂,附近干农活的奶奶立即奔过去,解开衣服扣子包住孙女,扑在孙女身上用身体保护。数百只马蜂全部袭击这位70多岁的老人。闻讯赶来的村民营救20多分钟,老人一直保持保护孙女的姿势。因病情严重,转院途中老人走了,孙女至今还在重症监护室。[详细]

黄冈母女遭遇胡蜂袭击一死一伤

10月5日上午10点半,陈静陪母亲上山收板栗。熟透的板栗会自动掉落,她们先把散落在地上的板栗捡干净,接着用锄头敲打树干,恐怖的一幕瞬间发生——黑压压的蜂群突然袭来。母女俩被送到医院后不久,母亲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详细]

陕西胡蜂肆虐 致41人死亡逾千人受伤

半个多月前,46岁的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农民柯尊珍在劳动中,被胡蜂群严重蜇伤,被医院确诊为肾脏衰竭,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肾内科病房接受透析治疗已经7次。承担巨额医药花费的同时,她的身体也在忍受着巨大的疼痛。自今年7月以来,位于陕南的安康、商洛、汉中3市已有1600多人遭胡蜂攻击受伤,目前已造成41人死亡,还有部分伤者病情危重。[详细]

调查

  • 1.你曾经被蜂类叮咬过么?(此问必选)
  • 2.你知道被叮咬后会有何不良反应么?(此问必选)
  • 3.你知道如何预防蜂类叮咬么?(此问必选)

有人被马蜂蜇伤,有人被胡蜂袭击,袭人的蜂是一种么?什么情况下尤其要注意它们?

马蜂?胡蜂?蜇人到底是哪种蜂?

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亦称胡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膜翅目细腰亚目内除蜜蜂类及蚊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以及广腰亚目,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两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胡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 [详细]

晴天or阴天?哪些情况下遭遇胡蜂的几率高?

一般气温在12~13℃时,胡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晚间归巢不动。有喜光习性。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相对湿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大家最好根据胡蜂的活动时间来减小被蜇伤的风险。[详细]

胡蜂蜇人后会产生何种不良反应?

黄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详细]

马蜂窝张什么样?

被胡蜂蜇伤之后要如何进行处理呢?

自救方法:轻度蜇伤碱水冲洗;中毒蜇伤挤出毒液;重度蜇伤急速就医。

胡蜂蜇伤,要立即检查蜇伤处,挤出毒液,涂抹碱水中和毒液,还可涂皮炎平、南通蛇药、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紫花地丁捣烂外敷。

重伤可用0.1%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或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局部剧痛者,可用0.1%利多卡因或0.5%~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重症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 [详细]

生活预防:如何防止胡蜂的叮咬

①注意不要惊扰胡蜂,出门带帽子。

②庭院要经常修剪树木,翻松土壤,减少胡蜂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避免栽种多汁植物,减少胡蜂进入宅院的机会。

③不要在村庄附近养蜜蜂。

④不应在空旷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胡蜂集结。

⑤化妆品内含的化学合成物质和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出行前不要饮酒、使用化妆品。 [详细]

灭除杀手:如何进行胡蜂的种群数量控制

药物熏杀春季是胡蜂开始建巢活动的重要时期,要重视抓住这时只有少量越冬蜂(每1只蜂建1巢)、“葫芦包”还较小的有利时机,在城镇周围、道路两端、游憩林区、登山路径等区域进行普查,要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销毁或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巢上熏杀。 [详细]

作为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昆虫,胡蜂的危害着实不小。

但只要我们了解了正确的预防方式和处理办法,“蜂狂”或许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凤凰健康出品 编辑:李天白 董俊杰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