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凤凰街采:希望国家对食品安全领域加强监督

  • 凤凰街采:希望国家对食品安全领域加强监督
  • 食品安全无底线需重拳打击
  • 临时工怎能轻易击穿食品安全防线
  • “两高”发布食品安全案件司法解释
  • 郑浩:食品安全问题不解决将引起社会动荡
简介

近日,掺假羊肉、毒姜、毒大米、病死猪肉……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的切肤之痛,当食品安全问题蔓延到餐桌的各个角落,互害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无从幸免,种植毒姜的农户不吃毒姜,但很有可能会吃到毒大米、毒韭菜、假羊肉、病死猪肉,会用到毒餐具,易毒相食,无人能置身事外。 [网友评论]

当心!外出就餐这9道险关可能会要你命

用餐本是人生一大享受,然而在中国,如果细想,外出吃一顿地道中餐,可能要经历“九难”:从餐前饮料杯具,饮品,菜肴材料,油盐酱醋,额外添加剂,厨师,上菜,筷子碗具,餐巾纸,各个环节都出过严重问题,随时可能“遇险”。[详细]

食品安全底线失守 谁都难逃互害厄运

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互害”这两个字不算过份地描述出了我们的现状。发生在食品安全领域种种无底线的溃败,已经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例证。[详细]

易毒相食何时休?

1.你认为假羊肉、毒姜、病死猪肉等毒食为何能流向餐桌?
 制假售假者和种植农户受利益驱使,太黑心
 政府部门在生产销售环节监管不力
 政府部门缺乏有效惩罚机制
 其他
2.你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哪些?
 没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
 食品被掺假或添加有毒物质
 虚假或夸大宣传
 其他
掺假羊肉

事件:狐狸肉、老鼠肉加明胶、胭脂红冒充羊肉 (10余吨,未检疫)

2009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卫某从山东购入狐狸、水貂、老鼠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添加明胶、胭脂红、硝盐等冒充羊肉销售至苏、沪等地农贸市场。[详细]


追踪:“掺假羊肉”何以潜伏上餐桌?

1.“混合肉卷”未禁止销售。

符合相应条件的“掺假羊肉”并没有被禁止销售,但这些产品必须贴有标签标示,配料表要告知消费者混入了哪些肉类。

2.相应的监管执法十分被动。

品尚豆捞就是一例,直到被举报才发现售卖假羊肉。

3.检测成本高和技术现状导致难验证。

据悉,用于检测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单次成本要数千元,对食品企业而言代价不小。[详细]


辨别:两个小技巧巧辨真假羊肉

1.看颜色。羊肉的颜色一般很鲜艳。猪肉是粉红色。羊肉比牛肉略浅一些,但肉的纹理要细一些。

2.看骨头。跟猪肉和牛肉相比,羊肉的骨头一般比较细,这是很明显的标志。[详细]

毒姜

事件:山东潍坊农户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生姜 (50克神农丹能要人命)

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被爆出,部分农户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进行生姜种植,姜农把神农丹化肥混合播撒,每亩要用神农丹8公斤至20公斤,是规定用药量的3-6倍。滥用神农丹会造成生姜中农药残留超标,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2010年有媒体报道,使用过神农丹的黄瓜,曾致安徽13人急性中毒。 [详细]


追踪:“毒姜”为何国人专供?

内销姜一年抽查不了几次。据了解,潍坊当地出产的生姜分出口姜和内销姜两种。因为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所以出口基地的姜都不使用高毒农药。与出口姜的严格管理不同,潍坊其他地区生产的内销姜对农药残留实行的是抽查制度,一年抽查不了几次。[详细]


辨别:三招识别山东毒姜

1.看颜色和形状。山东姜多是个大肉多色泽鲜嫩,分支少,切开后里面的颜色也较重;而本地姜多是个小瘦黑外形粗糙,一大块姜上的小分支较多,切开后颜色偏浅。

2.看是否洗干净。山东姜多是洗干净的,而本地姜常带一些泥土,这是最容易的判断方法。

3.看放置时间长短。农药残余超标的生姜买回去放置几天后,就会发霉干瘪;而正常的生姜能放置的时间长,一般冰箱储存半个月都不会有什么变化。[详细]

图片名称

事件:消毒餐具加工厂环境脏乱、垃圾遍地 (加工厂老板娘:有点苍蝇正常)

这些厂子的生产营利模式是:先采购餐具,简单清洗包装,收取餐具押金后,交给餐馆使用。之后,回收、清洗、包装,再给餐馆。如此反复,赚取清洗包装费用。[详细]


追踪:消毒餐具为何能如此“添毒”?

1.社区干部直接办厂,“凶得很,惹不起”。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武侯区机投桥街道机投桥社区分管卫生防疫的干部李宇龙亲自开消毒餐具清洁厂,垄断辖区餐馆。

2.卫生监管效果不佳,“一年只检查一次”。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营消毒餐具办理卫生许可需先申报,检测合格即可,一年只检查一次,平常不用抽检。”[详细]


辨别:四招判断消毒餐具是否合格

1.看餐具颜色是否发旧。合格消毒餐具应有较好的光泽,颜色不发旧,表面干净,无食物残渣、霉点等。

2.闻餐具是否有霉味。打开包装后,合格的消毒餐具不应散发出刺鼻、发霉等异味。

3.摸包装膜内是否有水。消毒餐具是经过高温消毒烘干的,不会有水分,包装膜里更不应该有水渍。

4.询问餐具消毒企业资质。就餐前,可要求餐馆出示餐具消毒企业的资质证明。[详细]

病死猪肉

事件:病死猪肉流向湘粤赣餐桌 (40吨,有疫病,传染性强)

在福建漳州南靖县,两名被当地镇政府雇请来负责无公害处理病死猪肉的工作人员,将捡来或以几毛钱一斤买来的病死猪,私自屠宰后,运往湖南、广东等地,最终流向了餐桌。[详细]


追踪:病死猪肉为何能“起死回生”?

1.政府雇员不识字,政府聘任考核关失效。

聘员需要通过考核、培训,但输出病死猪肉的政府雇员林某红与吴某荣均为农民,林某红则连字都不认识。

2.五部门监管,但林某红等依然作案数月。

工商、卫生、公安、环保、经贸分别把控着病死畜禽的“市场、餐饮、屠宰、环境污染、私屠乱宰”环节,但政府雇员林某红等在村里的池塘边设私人病死猪屠宰场,在监管部门眼皮子底下“作案”了几个月之久。

3.无害化处理政策未落实。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在2011年做出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给予每头80元财政补助规定,但这一政策在不少地方都未落实。[详细]


辨别:五大招识别病死猪肉

1.看表皮。病死猪肉表皮上常有紫色出血斑点,甚至出现暗红色弥漫性出血。

2.闻气味。变质猪肉不论在肉的表层还是深层均有血腥味、腐臭味及其他异味。

3.看弹性。变质猪肉由于自身被分解严重,组织失去原有弹性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用指头按压后凹陷,不但不能复原。

4.看脂肪。病死猪肉的脂肪呈红色、黄色或绿色等异常色泽。

5.看肌肉。病死猪肉颜色发红发紫,无光泽,挤压时有暗红色的血汁渗出。[详细]

毒大米

事件:湖南镉超标大米流向餐桌 (万吨)

2009年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在湖南购买了上万吨食用大米,经深圳质监部门质量标准检验,该批大米质量不合格,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问题大米辗转抵达珠三角的无数张餐桌上,对广东人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详细]


追踪:“毒”大米为何能流入市场?

1.粮库检验制度漏洞明显。

据熟悉湘潭直属库的知情人透露,湘潭库不仅自己检测自己,而且往往只检验极少部分,其它绝大部分都是生产出来后直接运往市场销售。

2.工商部门往往只认有没有QS标示。

质检部门只认有没有QS(食品市场准入)标识,如果包装有这个标识,就几乎不抽检,即便检测到大米重金属镉达到《食品污染物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2倍以上,也配合二者对外封锁消息。[详细]


辨别:五招巧辨毒大米

1.看价格。毒大米一般比正常新米价格便宜许多,外包装上大多没有厂址及生产日期。

2.辨颜色。经过简单加工的陈化米颜色明显发黄。

3.看形状。经过长年储存的大米比正常大米颗粒小,且比较细碎。

4.闻味道。一些商贩为了掩盖霉味会添加一些香精,如闻到米有天然米香之外的其他香味,也应引起注意。

5.试手感。如果大米摸上去有黏黏的感觉,则很可能是加了矿物油。[详细]

专家解读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严惩 诚信

“只有将法律法规与诚信道德结合起来,才能消除食品安全顽疾。”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裴显鼎:严惩食品安全犯罪 让它成为“过街老鼠”


要真正达到严惩并有效遏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目的,既需要司法机关加大惩处力度,更需要行政执法机关加大监管力度,需要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到这个行列中,能够让每一个公民和每一个消费者同仇敌忾,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所有的民众都能及时地举报、执法机关及时地查扣、司法机关能够及时地判处,力争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详细]

不愿具名专家:更应注重执法力度和公平性


在我国,由于食品安全领域涉及到不少责任方都是传统定义上的“弱势群体”,包括施用过量农药的农民、涉嫌危害食品安全的小手工业者等,执法过程可能受到来自道德方面的挑战,在这时更应注重法律执行的公平性。[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计国:整治一个领域不够,需建立诚信体系


食品安全领域事故频发绝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环境都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单独拿出食品安全一块领域进行整治是不够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仅靠法律法规远远不够,诚信体系建设非常重要。他解释,在国外涉及到食品安全领域问题较少主要得益于诚信体系的建设。“在这些国家,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在其他行业也受到影响。”[详细]

专家教你如何吃上安全食物

一、选购地点要防“小”。

“小”指的是小作坊、小摊贩之类。据统计80%以上食品安全问题都出自不规范的小企业或小作坊。[详细]

二、包装方式要防“散”。

在超市和商场,散装食品没有专门人员销售,没有防尘装置,也没有食品标签,消费者无从知道其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等各种信息。[详细]

三、食品配料表选“短”。

一种食品的配料表越长,其含的各种添加剂就越多越杂,安全隐患也越大。[详细]

四、食物颜色不要“艳”。

“艳”是指颜色太鲜艳,一些食品生产加工者为了满足消费者追求食品“卖相”好的心理,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物。[详细]

五、食物种类尽量“杂”。

也就是食物种类越多样越好,除了平衡营养之外,食物多样化也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详细]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