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冬天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

2013年12月18日 02:13
来源:成都日报

急性心肌梗死在冬季多发,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风险更大,一旦发作往往有生命危险。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哪些症状就需要注意,平时又该如何做好预防呢?

持续剧烈的心前区疼痛,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有濒死感;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伴右心动过速,体温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1周左右;在发热早期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肠胀气也不少见;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患者,尤以24小时内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这些症状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一旦出现症状,立即到医院就诊。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除了在急性期积极治疗外,还应加强二级预防。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延缓和逆转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防止斑块不稳定等所致的急性冠脉事件,从而大大减低心血管疾病的致残率、病死率。

戒烟

吸烟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降低β受体阻滞剂的抗缺血作用,成倍增加MI的病死率。戒烟1年能降低再梗死率和病死率。可采取多种戒烟措施,包括药物戒烟、正规戒烟计划、催眠以及节制吸烟等。最有效的治疗尼古丁依赖性的辅助药物治疗是尼古丁替代治疗和缓解型的安非他酮。

调脂治疗

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病死率。建议冠心病患者坚持低盐和脂肪酸及低胆固醇饮食。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均有效。

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以及在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等所导致的心肌缺血或MI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长期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再梗死率,减少血管性事件包括非致死性MI、非致死性脑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发生风险。因此,所有冠心病患者除有禁忌症者外应长期使用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75—100mg/天)。

记住这些:

老年人还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勿过劳或紧张,生活有规律。

善于控制情绪,切莫常处于“怨恨恼怒烦”之中,这一点很重要。

严禁暴饮暴食。

不饮烈性酒。

适当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