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之后又有《〈论语〉感悟》
资料图片:于丹
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著,中华书局,2008年4月
“现在我到各处被人说成是讲国学的,这让我啼笑皆非,我带的硕士和博士生专业都是广播电视学,其实我的本行是教影视传媒学的。”日前,于丹携新书《〈论语〉感悟》与记者见面时称:“从‘心’到‘感悟’,我已经很系统地梳理了自己对《论语》的感受。我以后再也不会讲《论语》了!”
据中华书局介绍,《〈论语〉感悟》首印120万册——刷新《于丹〈论语〉心得》首印100万册的纪录,上市当日发货78万册,销售码洋超过1500万元。
《于丹〈论语〉感悟》实际上是《于丹〈论语〉心得》的补充。“第一次去讲纯属跟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熟,帮他一个忙,他说要录一个样片,我从学校穿着上课的衣服就去了,由于背心反光,就把背心反着穿,讲完就走了”,于丹成名后再上电视讲《论语》,感觉“多大的压力呀,我更谨慎,更有责任感,解读时也注意更严谨了。”
于丹说最开始没想过要讲第二次,就随口把好讲的内容讲了,后来发现讲得很不系统,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没有讲到或讲得太少。比如,孝敬之道、忠恕之道等儒家很核心的理念。于丹表示,这次讲的“感悟”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梳理《论语》。
针对学界批评她解读《论语》的不严谨之处,于丹说,对于国学,我从未说过研究,我只是站在学术之外谈个人感受。因此,“心得”与“感悟”都只是我个人对《论语》的感悟。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读《论语》的感悟完全不同。我二十来岁时最喜欢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之类的话,但是,当我走到三十岁、四十岁,我更喜欢的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样的话。
“悟是一个过程,对于《论语》应该用自己的心从容不迫地去感受,而且你从任何一个年龄段进入都不晚,不一定要依赖童子功。”于丹表示,“我反对迷信国学,国学不是迷信膜拜和救赎的神灵,也不是我们批判怒视的僵尸,那种盲目的杂乱的打击是不对的,国学也不是万能的,我相信,带着孩子去爬山或者去做一两次公益活动,比背一两遍《论语》对他的成长更管用。”
在《百家讲坛》一讲成名后,于丹这一年多接到的观众和读者来信多达6000多封,有单亲母亲的问题,有孩子刚出生要起名的,有孩子吸毒让她帮着劝说戒毒的……却少有人真正跟她探讨《论语》或《庄子》。几天前,于丹到泰山录节目,很想一个人在泰山顶上待会儿,但片刻工夫却不停地有人来要求合影,她感觉自己也成了供人拍照的一块石头。
作者:
桂杰
编辑:
杨玉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