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 中新社发 赵永亮 摄
小时候。他的妈妈在银行工作,因为多给客户一百元,而被罚了赔偿,并且额外扣了一百块工资。他说,妈妈为此流了两个晚上的眼泪,那个时候她的月工资只有一百二十块。
在他大概七岁的时候,爸爸买了人生里第一件有牌子的衬衣。花了不小的一笔钱,“但是爸爸笑得很开心,他站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着镜子里气宇轩昂的自己。”这些事情,让他意识到,“这些都是和钱有关系的,钱带来开心和伤心。”
今年作家富豪榜的焦点人物无疑是作家首富郭敬明,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问鼎作家首富宝座。本次榜单发布后,众多网友争议最多的人物也是郭敬明,不少人还是拿着当年的抄袭事件说事,认为他的“第一”反映出社会诚信缺失。也有一些人认为,郭敬明的作品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它流行一阵就过去了,只是赚取一些中学生的眼泪!”
日前,这位中国作家首富接受了《怀尧访谈录》的独家专访,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郭敬明。
“如果书没人买,你什么都不是”
记者:今年除了主编杂志,你还推出了被媒体视为转型之作的《小时代》,这次你想突破什么?
郭敬明:每一本书我都想去做新鲜的东西,每一本书我都想要不一样的感觉,这一本我是希望给别人跨媒体的阅读感觉。
记者:能否解释下,什么是跨媒体的阅读感觉?
郭敬明:读者在看这部小说的时候,脑海里全部是电视剧的节奏和画面。我在描写的时候,也是按照电视剧的节奏来写,我甚至会把配乐都描写出来。大家看小说像看电视剧一样,听到这样的反馈还是很开心的。
记者:我曾经问过你,在和朋友相处时,最看中他们的什么品质,你说“努力和勤奋,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竭尽全力”,由人及己,说说你自己的理想。
郭敬明:关于写作的理想,我大部分都完成了:成为一个作家,出版自己的书,受到读者的喜爱。这些我大部分都做到了,可能没有做到的就是拿一个茅盾文学奖,我觉得那太遥远。如果谈到真正的理想,我希望在青春文学,或者是青春文化、青少年文化这一块,涉足的领域会越来越多,而不是郭敬明编了一本杂志而已。
记者:作家和商人中间,你偏向于哪种角色?
郭敬明:作家和商人我没有完全把它们对立起来,当书籍还摆在书店里贩卖,当书本背后依然标注着定价,作品就依然还是一种商品,商品只有被购买了,才具有价值。否则,标榜得再厉害的作品,失去了购买力,就什么都不是。
记者:我想听听你对作家的定义?
郭敬明:我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广泛意义上讲,出版了作品就是作家,但是如果狭义一点,我觉得真正优秀的作家,不应该只是昙花一现,他应该是有持久的影响力。
记者:在你看来认为这种持久影响力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郭敬明:一个优秀,他的作品可以流传。包括他感染的人群应该是很庞大的。古往今来很多成功的作家,比如曹雪芹、鲁迅,他们都是这样。我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只能期待,并未奢望我的作品在我死后还要怎么样。我只希望当我还在创作的时候,不要被这个社会遗忘,不要被读者所抛弃。
“我红了7年,你不要再忽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