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墨宝五十件丹青典藏九百载
2008年12月26日 10:09竞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墨宝] [丹青] [翁氏家族] [翁同龢] [典藏]

厂肆忙里偷闲帝师没钱淘画

由于翁同龢精通书法且身居高位,在皇帝身边又有机会看到不少历代著名的碑帖、书法及绘画。从1856年在朝廷任职之始到1889年离开朝廷为止的大约40年间,翁同龢都要忙里偷闲去琉璃厂的古董商那里转转,翁氏家族收藏中的大部分都是翁同龢在北京任职期间到厂肆里“淘”来的。

“根据满清法律,汉人官员是不许住在内城的,翁同龢曾住在宣武的南横街,附近都是汉族官员居住的地方。”翁万戈的侄子翁以均曾详细研究《翁同龢日记》,“当时皇帝每天早上5点开始上课,下午1:30结束授课之后翁同龢都会在从紫禁城回家路过琉璃厂时逛一圈古董店。当他发现了有意思的作品时,总会要求带回家以求近观。时间一长,古董商们就熟悉了他的喜好,便把书画直接带去他家,让他优先取舍。”“由于是文人出身,而不是政治家、军事家,翁同龢收藏重点是自己熟悉的书画,很少存瓷器、物件。”翁以均说,“尽管北京当官相对安定,但翁同龢并没有很多的钱用于收藏。在清政府中最高等级的官员一年的收入是360两银子,当时1两银子能买100斤米。但作为一个为官严谨的大臣,翁同龢并没有以权谋利。由于藏品高昂的价格,他也只能与一些佳作失之交臂,这在他的日记里都有所记载。”

《道君像》珍贵《三处士》思亲

在此次展览中,南宋画家梁楷的《道君像》是翁氏收藏中唯一的重要宋画,也是世上唯一的早年梁楷工笔白描真迹。左下有梁楷落款,曾经被明代安国及清初笪重光等人收藏。翁万戈介绍说,“谢稚柳先生曾经看过,称之为世上唯一的梁楷早年工笔白描真迹,他年轻时才能画出这种工笔,以后只能画简笔描。从这幅画中能看出梁楷的功底有多深。”

作为家族传统,翁氏家藏遵循了中国画鉴赏的习俗,主要是源自董其昌的文人画家正统。在翁同龢的藏品中有一部分是家传,如明末清初大画家陈洪绶的《三处士》卷。“画中描绘只在寒冬开放的梅、菊、水仙,其实是对文人自我修养的隐喻。”翁万戈认为,这尤其符合清朝为官的文人思想。

这幅画对于翁同龢而言包含着更多的情感。“此三友图,道光己酉(1825年)先公得之吾邑沈氏;喜诵其诗,常以自随。先公卒,吾兄玉甫(翁同爵)携之入湘入鄂。”翁同龢在1890年跋中记述到,他扫墓回来,把这幅画带了回来。每当展开画卷,就忍不住落泪。显然,他对于亲人积淀的回忆是这幅画对他最重要的意义。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