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BVLGARI 宝格丽全球首席执行官
2008年11月14日 09:45外滩画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奢侈品] [宝格丽] [BVLGARI] [珠宝]

FRANCESCO

专访BVLGARI 宝格丽全球首席执行官FRANCESCO TRAPANI

“我一直在向家族证明自己”

1984 年,27 岁的特拉帕尼放弃了伦敦投资银行的聘书,加入家族企业BVLGARI 宝格丽。此后的25 年里,他把这家意大利罗马广场上的珠宝店,拓展成全球第三大珠宝商。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他说:“对家族而言,我的角色就是一个商人,我的舅舅们才是真正精通技艺的珠宝商。

文/ 李卉

1984 年, 弗朗西斯科. 特拉帕尼(Francesco Trapani) 打点好行装,准备漂洋过海到伦敦投资银行去工作。“那一年,我大学毕业,感觉在家族里工作没有什么乐趣。”此时,他的两个舅舅找到他:“如果你愿意留下来,宝格丽的首席执行官非你莫属。”

多年后,宝格丽家族谈到这个重大选择时,大家笑言:“这就是一场赌博。我们把宝压在自己最信任的人身上,如此而已。”

27 岁那年,特拉帕尼从长辈手中接过了宝格丽的权杖,出任首席执行官,继而把意大利罗马广场上的这家家族珠宝店,拓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珠宝商。谈及25 年来他所做的一切,特拉帕尼自己如此总结:“是的,从那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向家族证明自己。”

“我用了10 年的时间,来说服舅舅们”

特拉帕尼所受的教育是纯美国式的:毕业于纽约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曾一度梦想到伦敦投资银行任职,并真的拿到了一纸聘书。在西方传媒看来,特拉帕尼身上散发的不是意大利男人典型的热情与浪漫,而是少见的严谨和冷静。“特拉帕尼很少说出模糊的言辞。”一家美国报纸如此评价。

特拉帕尼刚接手宝格丽时,这家顶级珠宝商规模相对很小,只有5 家分店80 名员工。学工商管理出身的特拉帕尼,很快就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20 年的发展蓝图:“没有什么好说的,出路只有一条—全球化。”

但两位舅舅阻止了他,在公司里,他的一个舅舅是总裁、另一个是副总裁,“他们说,等等,我们现在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要去冒险呢?”

他们的决定是有理由的。上世纪80年代,奢侈品行业的观念和现在大相径庭。以如今成为奢侈品代言人的007 系列电影的主角邦德为例:当他在电影中需要一部“座驾”时,他问: “我的宾利呢?”绰号为Q 的博斯罗兹少校回答:“开辆阿斯顿.马丁DB5 吧。”这一画面让成千上万的人牢牢记住了阿斯顿.马丁跑车。

但很多人不知道,最初,阿斯顿.马丁却极不情愿把跑车租借给剧组,在其后的几部电影中,他们还索取了更高的租借费用。在那时的奢侈品业看来,电影业是个模糊的大众行业。直到1995 年,宝马汽车主动提出为007 剧组租借跑车,电影业面临的这一僵局才被打破。

“对于好莱坞明星,我们当然愿意出借珠宝。其它品牌的珠宝商,现在甚至愿意出钱请明星们在戛纳或者威尼斯电影节上佩戴他们的产品。”特拉帕尼谈及此事时说道。

这些都是后话。特拉帕尼最初执掌宝格丽时,全球化被保守的家族视为“不必要的一步”,就像当年的阿斯顿.马丁认为无须去理会电影业和电影明星一样。

那时,宝格丽仅靠家族的博物馆,就能吸引美国波普教父安迪.沃霍尔的艳羡,他曾说:“光临宝格丽就像参观最优秀的当代艺术展。” 家族博物馆收集了宝格丽家族近一个世纪的作品,其中包括创始人索帝里欧.宝格丽 (Sotirio Bulgari) 在1885-1890 年手工制作的银器。

“对家族而言,我的角色就是一个商人、企业家,我的舅舅们才是真正精通技艺的珠宝商。” 特拉帕尼意识到,他必须用现代的商业理念来说服自己的家族。

运用在美国学习到的商业知识,上个世纪90 年代,特拉帕尼一手促成了宝格丽集团在意大利股票交易所上市,但家族仍拥有52% 的股份,“这样,家族在发展中才有绝对的话语权。”

此后的近十年,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宝格丽逐步从珠宝开始向腕表、配饰、香水甚至酒店等各个领域渗透。

“我大概花了10 年时间,来慢慢说服我的舅舅们。” 特拉帕尼说,“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的外祖父和他的几个哥哥,在家里一起讨论如何到欧洲、美国去购买珠宝原材料,多元化和全球化在我们家族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我想我自己、我的舅舅们都做着和祖先一样的事情。”

如今,宝格丽珠宝店终于现身纽约第五大道和世界各地。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