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荣宝09春拍下月举行 名家精品精彩纷呈
2009年04月23日 09:58中国证券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荣宝] [张大千] [作品]

张大千《高士赏莲图》 这是作者以“减笔法”创作的一件人物风景画作品。在画的上端,是张大千关于人物画的一段画论,阐明了他对人物画的认识和见解。他说:“自来人物画以减笔而有高逸之致。宋惟梁风子,明惟张大风,清惟新罗山人,其余诸人皆不足论。若吴小仙、张平山直堕恶趣,何与风雅?”可见,张大千崇尚宋代梁楷、明代张大风以及清代华岩的笔法,而对吴小仙、张平山的画法则持否定态度。张大千喜画高士图,这是他内心的一种投射,他向往着高士的心境和生活,诚如此幅,彷佛坐在树边赏荷花的就是他自己。画中的人物曲腿而坐,双手自然地在袖子里握着放在腿上,身体斜侧向荷塘,欣赏着水中的荷花,享受着田园般的宁静。高士微微低头,似乎是在凝神欣赏着某朵荷花;也似乎在闭着目,用心灵与荷花交流。从笔法来看,作者勾画人物的线条简洁而流畅,没有一丝赘笔,这正合了画面上方的“画论”;荷花则以大写意法为之,与人物的细腻线条构成对比。纤弱的柳条在微风中轻拂,陪伴高士赏荷的,还有那一株修竹,伫立在树的背后,不愿打破这一刻的安宁。

蒋兆和《耍猴图》 蒋兆和称自己的作品“能搅动你埋藏在心底而久不流出的一滴人生之眼泪!”《耍猴图》即是如此。蒋兆和的作品具有一种深沉的悲剧忧患意识,他那颗悲天悯人的心,与中国古代正直文人关注民生的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长叹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胸怀,在蒋兆和的笔下得到了更直接的表现。《耍猴图》创作于1942年,是年正是那幅令蒋兆和名垂青史、可以与毕加索的《哥尔尼卡》并称的不朽巨作《流民图》诞生的前夜,因此,《耍猴图》的人物或许就是《流民图》中百位难民的一个剪影。画中的老人孤苦伶仃,与猴、犬相依为命,“咱家三口走遍江湖,经几许风波和困苦,人生的滋味都在我锣儿敲起的时候。”画上的题款读起来令人心酸。老人一身短打,肩背卖艺箱囊,左手持锣鼓,右手执棒槌,似乎正在无力地吆喝着乞求行人的捧场;着红色上衣的猴子是整幅画面唯一的鲜亮色彩,它骑坐在狗的身上,东张西望,似乎体味不到生活的艰辛。老人与猴子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增强了画面的悲剧色彩。

乾隆《平定金川战图》铜版画 乾隆皇帝一生好大喜功,常以大量的诗文和图画来彰显自己的文成武德,他命宫廷画家绘制战图纪念历次用兵的胜利,再将这些战图或作为奖励颁赐给大臣,或放置在各地行宫及寺庙中。结合文献记载与存世文物可知,《平定金川战图》册有徐扬绘本和铜版画本两种,徐扬绘本一套16幅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而铜版画本由于是印制,因此可以重复制作,具体数量尚不详。内容描绘平定金川战争中历次重大战役的激战场面,以得胜返京后献俘、凯宴等场景收尾。

铜版画是在铜质的版上腐蚀刻划出画面,然后刷印而成,其制作工艺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佛罗伦萨,之后流行于欧洲,这一画种随着欧洲传教士东行的脚步进入中国宫廷。根据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的记载,参与《平定金川战图》册铜版画绘制的欧洲传教士画家有艾启蒙、贺清泰。铜版画战图在清代主要收藏在西苑紫光阁,后即因赏赐等缘故有部分进入民间,藏于行宫、寺庙等处的战图也有一定散失,“八国联军”侵华时也曾对此有所劫掠,因此收藏散落各地。此6幅应为《平定金川战图》铜版画册中散佚者,分别是第六开、第九开、第十二开、第十三开、第十四和第十六开,是清代宫廷文物的重要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纪念意义。

中国书画板块亮点颇多,除以上提到的作品外,徐悲鸿的《奔马》和《饮马图》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徐悲鸿《奔马》题款“山河百战归民主,铲除崎岖大路平”,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民主的向往和决心,画面下方有范曾的题跋。张大千的《瓜果六幅》《泛舟图》《仿八大石涛册页》、傅抱石的《泛舟图》、齐白石的《紫藤葡萄》《菊花草虫》《水族》《稻谷秋香》《花鸟》《过门不入》、陆俨少《山水册页八开》、于非闇《四时双喜图》以及当代画坛如范曾的《老子出关》《人物》、吴冠中的《水乡人家》、何家英的《裸女》、史国良的《天山之舞》等都是值得收藏的作品。另外,一件宋拓本《麓山寺碑》册页很有历史价值,其后有程瑶田的跋,程瑶田(1725-1814),清代著名学者、徽派朴学代表人物之一。精通训诂,提倡“用实物以整理史料”,开启了传统史料学同博物考古相结合的研究路径。

张大千   荣宝   作品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