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乃娟:超越“仇富”
导语:经济危机语境之下,普通民众对于财富、拥有财富的群体,及其获得财富的方式,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关注。因为,在一些国家,不同阶层收入的“马太效应”似乎在经济危机之下更为强化了。人们真正应该监督的是,对财富的获得方式,而不是财富本身。
经济危机语境之下,普通民众对于财富、拥有财富的群体,及其获得财富的方式,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关注(比如美国AIG分红事件、白宫经济顾问萨默斯高额收入被社会质疑等事件;中国社会对于企业高管的薪酬问题也报以了极大关注)。因为,在一些国家,不同阶层收入的“马太效应”似乎在经济危机之下更为强化了,而这在很多国家都起了“化学反应”。
4月10日的《经济学家》封面文章《富人被攻击》列举了人们向爱丁堡银行家的办公室扔玻璃,法国屡屡发生解雇员工的老板被胁持事件等事实。该文认为这种社会态度的巨变对政治和经济有重大影响。
在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对华尔街进行了猛烈批判,典型的例子像麻省理工学院教授Simon Johnson,他采用了带有“道德”色彩的政经视野:美国正在受权贵资本主义折磨,这是很多成熟市场带来的祸害。他认为,在早期的政治体系中,权力主要通过暴力来传导其影响力。而在一个复杂的市场中,权力通过金钱(贿赂,回扣等)传导其影响力。但是,问题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发生了变化,华尔街的影响力和权力的产生,不是通过贿赂,而是通过明显的意识形态。美国金融工业界通过积累一种文化资本赢得了政府对其的信赖与拯救。利益团体们已经让华盛顿内部的人相信,巨大的金融体系和自由流动的资本市场对美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奢侈品热点文章推荐: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