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一刻如此唯美,浪漫

2011年12月19日 04:06
来源:长江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这一刻如此唯美,浪漫

拍摄者 王永更

记者蒋太旭 整理

家在汉南,上班在江夏,每天上下班,都要坐车走军山大桥过江,早上从江北到江南,晚上从江南回江北。大桥,还有两岸的景致,是我每天必经的风景。从车窗往桥下看,会看到南岸有一片茂盛的芦苇,到秋天,尤其是黄昏,这片芦苇出落为一种成熟的俏美。当时,长江日报正办一个武汉最美秋天的摄影比赛。我觉得应该把这里的美景通过镜头呈现出来,让更多的市民看到,发现这里的美。

11月底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们驱车来到大桥下,最初的设想,是以秋天的芦苇作映衬,拍大桥的雄姿。开始我一直是以大桥为主体拍。到下午5时许,黄昏近,一只捕鱼木船闯入镜头里来。金色的江面,随风摇曳的芦花,一叶轻舟,渔民捕鱼的姿势……这些富有层次感的景致,构成一幅绝美的渔舟唱晚秋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我的镜头里看起来如此唯美、浪漫,就在那一刻,我激动地连连按下快门……

我快50岁了,爱好摄影也有30多年,第一台相机是一部海鸥120,是我用工作第一年攒下来的钱买的,我发表的第一幅作品就是以长江为题的《大江流日月》。来,我的作品多次获奖,从“江城美”摄影比赛,到“魅力武汉”摄影大赛,都是自然风光或人物纪实题材。尤其是长江和江上的桥,更是我的重点。这些年,长江上每建成一座桥,不仅改变三镇市民的出行和生活,也让我的摄影空间不断扩展,从龟蛇锁江的一桥雄姿,到英姿飒爽的白沙洲大桥,再到飞架南北的军山大桥,每隔一段时间,大江上都会有新桥诞生。我已经不大记得清现在长江上究竟有几座桥了。

2004年,我开始用数码相机,方便多了。镜头里的武汉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长江水体与自然生态的变化:两岸的芦苇越来越多,越来越密,过去常有附近居民火烧芦苇,现在没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和谐。

11月25日,长江上一叶小舟在深秋晚霞映照下向前行驶。

王永更 摄

10月16曰,国博开馆当晩,广场开放音乐喷泉,吸引许多市民欣赏。王远松 摄

11月12日,晨光中的武昌植物园路。

邝德刚摄

武昌南湖周边的居民小区,依水而建,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王远松 摄

7月29日上午, 乘560公交车途经建设大道天门墩段拍摄的场景。

赵启发 摄

6月12日上午,雨后的武昌昙华林老街空气清新,人们悠闲其中。朱长江 摄

9月27日,黄鹤楼新大门华丽亮相,给江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秦炎 摄

9月30日,从高楼看过去的武汉大道金桥路段。黄爱民 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