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让中国原创设计闪亮国际市场

2012年05月28日 01: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静 水

作为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创意设计与中国元素的国际传播研讨会”于5月19日在深圳举行。

研讨会上,文化部外联局局长侯湘华和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乔鸿分别发表了致辞。在文化部外联局贸易处处长郑文的主持下,4位来自美、德、意的创意设计领域的资深专家与深圳本土的设计专家等嘉宾一起,就中国元素融入全球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如何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多媒体等创意设计领域推动中国元素参与国际交流,进而带动中国原创设计产品和服务参与国际市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同时助力深圳市打造“世界设计之都”。

中国元素融入全球设计

设计是深入公众生活的文化产业形态,创意设计产品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现如今,中国元素已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各国产品的创意设计中。“我们在学院设计中大量使用中国元素,比如学院入口的墙纸设计就借用了剪纸概念。”负责德国莱比锡孔子学院设计工作的德国设计师大卫·福斯表示,中国元素常常成为他设计灵感的来源,莱比锡孔子学院的设计理念就是将传统中国元素的图像和设计同西方的角度、应用方式相结合。“莱比锡有一个非常大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中国书籍,我们经常去那里研究中国书籍的设计。”

美国著名珠宝设计师、任教于纽约时尚科技学院的多米尼克·里维埃对国际珠宝领域的变迁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向大家展示了他加入了中国元素的珠宝设计作品。“我在20年前来中国时看到了荷花,便将它做成项链的造型,衬托女性的气质美;刚才在门口看到很多服务员穿着旗袍,很漂亮,我之前已经把项链做成了旗袍的造型。”

中国设计如何接轨国际

不过,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普遍存在,在设计领域也是如此。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设计大国都具有自己较为鲜明的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差异是大是小,是好是坏?对于中国的设计师而言,如何在展现更多中国元素的同时,让作品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多米尼克首先承认差异的存在,他举例说:“比如蝙蝠,作为中国元素,它是福气的代表;而在西方,蝙蝠代表着邪恶。” 深圳大凡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总裁吴峰华也以东西方对珠宝材质上认可的不同为例,指出这种差异源于文化背景的影响。“翡翠和玉,西方一直不认为它是高级珠宝、宝石,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的高级宝石是闪烁的,这与西方的外向型的理解一致;而东方人的理解是,玉是有内涵的,是要把玩的,是不闪烁的,是内敛和低调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包括收藏一件非常昂贵的作品时,一定是有文化指向的,他不会买欣赏不了、理解不了的艺术品。文化差异较难弥补,但可以通过提高附加值的方式改变。”大卫·福斯则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设计上的差异正在缩小。“文化、语言上的差异是很自然的,我们并没有必要在设计中刻意展现出这种差异。”

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平面设计协会(SGDA)主席孔森表示,当东方人长期发展的历史与近百年的西方文化碰撞在一起时,必然会产生一些合而不同的地方。但这种审美还是有共通性的,如何让大众都能接受,则存在一个把握设计和沟通的度的问题。“中国、东方的设计师在设计语言方面,总想找到一点自己的东西,让世界能够接受。但中国文化的传播不是简单地传播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东西。例如中国儒家的‘仁爱’思想与西方的博爱基本一致,这是不分国家、民族的,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中国的设计就可以把这种相通的思想,用不同的方式去体现。”

设计必须遵从市场的选择

意大利著名多媒体与创意公司合伙人、网络营销创意专家伊沃·朱利亚尼认为,文化差异带来的鸿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但可以通过广告、营销进行弥合。他特别强调市场对设计的意义:“过去几十年来的市场发展推动了产品创新和广告业的发展,孕育了成千上万的品牌。品牌销售的不仅是产品,而是一整套的体验。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里,客户体验的设计是品牌成功的关键。”

“不能创造价值的设计师不是好设计师。”吴峰华也表示,要想将中国设计推向世界,必须让设计遵从市场的选择,必须重视市场和消费体验;就设计师而言,要提升人们的欣赏能力和美感。至于中国本土品牌怎么打入国际市场,吴峰华认为,深入了解国外受众的文化和消费心理非常重要。“我们现在东方味道很浓的东西,消费群体还不是西方精英,而主要是华人。我们不要过于强调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不能为中国元素所限,要浓缩到一个点上实现突破。”“如果不立足本民族的文化根基,我们将丧失生机;如果没有国际化的价值所在,我们就会丧失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克拉克艺术学院设计部主任、资深平面设计师杰西卡·路德维希女士拥有15年为博物馆开展国际工作的经历,她通过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和美国克拉克艺术学院的美术馆品牌战略与设计实例,着重谈了设计对博物馆、美术馆及其藏品吸引力的影响,探讨设计如何能更好地在中国及全球范围促进美术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设计是强有力的工具,利用它可以把博物馆变得更吸引人。而且它是一个工具,能够架起文化的桥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