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十渡景区8月底有望重张

2012年08月09日 05:14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灾前的十渡,风景秀丽,有小漓江之称。十渡风景区供图

7月25日,在同样的地方,已见不到上图中的美景。(资料图片)本报记者曹宗文摄

7月25日,在同样的地方,已见不到上图中的美景。(资料图片)本报记者曹宗文摄

“拒马河一过,沿岸游客落……”当地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十渡的美丽,因为它的美丽总能留住游客的脚步,以至于从一渡到十渡道路两侧开满了各式餐厅、宾馆、农家乐,每年数百万游客光顾的同时,也有数以万计的当地人民以此为业。在7·21特大暴雨中,水和山带给十渡的几乎是灭顶之灾,景区关闭,农家乐停业,曾被河面竹筏上的嬉闹声、山腰蹦极的叫喊声、柳树下乘凉的欢笑声占据的度假乐园,如今犹如一座空城。20多天过去了,十渡何时才能恢复它留住游客的魅力?

本报记者张然 韩旭

□灾重张

十渡重张先进行灾害评估

昨天中午,农家乐小老板刘广旺站在自家饭馆门口,仰头望望对面的“十渡蹦极”的设备上耷拉着的彩旗,伸手揉揉见光就流泪的双眼,神情黯然。

无论是农家乐经营户还是景区的旅游企业,共同盼望的是一张十渡旅游恢复重张的时间表。

昨天,十渡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全镇各大旅游企业以及民俗户的生产自救、灾后重建,拒马公司下属各大景点、东湖港景区等旅游企业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完成7成左右,十渡景区将在8月底基本恢复。届时,镇政府旅游办将逐一对申请开张的景点进行登记,上报区旅游委检查验收,审批合格后正式通知该景点可以恢复营业。而民俗户重张要依托于十渡景区各大主要景点的经营,随着十渡景点的对外开放,有接待能力的民俗户也将陆续开始恢复经营。

工作人员解释,“基本恢复”过程中,自然景观类景点有望优先开放,为了确保安全,一些水上项目则将在后续开放。

根据灾害发生后十渡重新制定的旅游发展规划,不管是现有的民俗接待户、景区,还是新建的旅游项目,都将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河道、低洼地、泥石流易发地区禁止从事旅游开发和经营。特别是将加强拒马河河道治理,提高行洪能力。

□灾后恢复

全镇旅游损失超过两亿元

刘广旺和村里农家乐经营户们重张的愿望有赖整个十渡景区的恢复。“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拒马娱乐有限公司副总刘福占说。全镇19条公路、3.2万米堤坝被洪水冲毁,区级、镇级、村级路多条断路、3座桥梁冲断……全镇旅游仅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2.2亿。

作为十渡龙头旅游企业之一,拒马乐园的经营范围从五渡到九渡均有涉及。从1995年开始先后开发了五渡仙峰谷、六渡碧波园度假村、七渡孤山寨、八渡天禄山景区、望佛台山庄、九渡碧莹水上游乐场、太秀山等景区。每到旺季,日均接待游客过万。

从景区开张就在公司工作的刘福占对眼前的冷清有点不习惯。快20年了,在他的记忆中只有非典时期出现过如此冷清的状况。

因为这场大水,毁了拒马乐园河近岸的所有水上项目。上百条船被冲走了,曾经盛极一时的漂流也完全被毁。愤怒的大水甚至冲进部分旅馆的房间,连夜疏散游客至山上的刘福占第二天早上站在公司的院子里时,他熟悉的一切都已淹没在上千方半米多深的淤泥里。

大水过后,刘福占的眼睛里是湿答答的一片。他跟工作人员们把一切从淤泥里拔出来,用水冲干净,设备、设施进行烘烤,然后就像捡破烂一样,把不能用的东西一股脑扔掉。大型游艺设施已经经过相关部门检验,通过后期维护,基本恢复。

景点不开张,没一分钱收入,公司四五百人需要生活。刘福占粗粗地估算,“7·21”之后的损失已有2000多万。

跟村里的农家乐经营户一样,景区里的刘福占也盼着景点能快些重张。

□灾后之变

房山旅游按受灾情况分区

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房山全区共83家旅游单位上报灾害损失金额达到了7.28亿。对于以“现代生态休闲新城”为发展目标的房山,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何时重张”问题。

针对旅游业调整,房山区将全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其中重灾区主要以灾后资源评估、重新规划、创新设计为重点,围绕景区修复、项目调整、产品培育为重点开展工作;较重灾区以灾后资源恢复、市场巩固为重点,围绕恢复运营、强化营销、创新产品开展工作;轻灾区则以强化营销、强化投资、拉动市场开展工作为重点,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房山区政府明确:“查漏排险,彻底根除隐患”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安全隐患不清除绝不恢复接待游客”成为房山的承诺。

十渡镇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十渡每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这场大水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十渡景区需要分块、分区域建设游客避难场所,能够就地、迅速将游客转移至安全地带。此外,目前十渡走的还是资源型旅游的老路,灾后重建中,提升旅游产业品质和品位,从山水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游的转变或可期待。

□等待的人

一场雨毁了一年的希望

靠山吃山这句话用在刘广旺身上一点没错。刘广旺的饭馆在十渡景区大门,绝佳的地理位置让这位房山农民从上世纪90年代中就开始经营农家乐,如今他的餐馆已经做到需要雇十来个工人、可以容纳300人同时就餐的规模。

每年1月、2月是农历新年,而每年7、8月,才是十渡的“年”。因为学生放假,很多城里的游客选择周末来景区游玩,每到周六、周日私家车将饭馆前面的停车场填得满满的,到中午饭点还得排队。

眼看一年中大把赚钱的黄金季节到了,一场大雨将这一切化为泡影。“一般每年光这俩月就能挣十几万。”月入数万,这对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刘广旺语气里透着自豪,更多的是可惜。

大雨过后,景区关闭,蹦极、漂流等所有项目停运。“只要开着门就是亏本,根本没有客源。”刘广旺告诉记者,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村里60多户经营农家乐的农户都选择自动停业,不少外地旅行社打来电话定房间定饭时,刘广旺只能无奈地告知:没有恢复。

刘广旺算了笔账,从7月21日以来,20天不到的时间损失了至少5万元。店里旺季除了平时用的四五个服务员,还要加三四个季节工,加上厨子的工钱已经入不敷出。大雨过后,刘广旺给服务员都放了长假。

靠十渡为生盼早日重开

与刘广旺一样,九渡村的郑明水一家也是靠着十渡景区为生。郑明水家养了一匹毛皮光滑的枣红色蒙古马,他的工作是每天把马喂饱牵到景区周边供游人骑马,一小时收入五六十元,一天下来就能挣到200多元。

正是这匹枣红色小马,养活着郑明水患小脑萎缩的父亲、70多岁的老母亲和郑明水妻子、孩子。如今,道路坍塌、景区关闭,十渡犹如一座空城,枣红小马暂时“失业”,郑明水一家的收入来源就这么断了。

1995年景区开发以前,郑明水的母亲和妻子常到山上摘花椒卖钱补贴家计,因为颗粒饱满味道正,一斤花椒能卖到20元一斤。景区开发后,载客骑马的收入远远多过采摘花椒,久而久之这一斤半斤花椒的收入不再入眼,也就渐渐停了。

来到郑明水家时,郑明水70多岁的老母亲、老婆和还在上学的女儿刚好拎着小背筐进院,背筐里小半筐青青红红的花椒,是一家三代一中午上山的收成。

而村里多年靠十渡景点为生的人,更多的是望向景区,回家等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十渡 渡景区 重张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