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四川家常菜

2012年09月27日 15:23
来源:羊城晚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米亚(专栏作家,现居广州)

关于四川人的饮食习惯,齐邦媛在《巨流河》里记下一个细节。那是上世纪40年代末,她刚与四川籍的先生结婚,住在台北延平北路口,住处周围很热闹,也有小吃,“开始喜欢肉羹和炒米粉。但这些吃食和东北人的饺子一样,在四川人心中,是不能当饭吃的。我们晚上一定要在那加搭的小竹棚厨房烧饭煮个汤才像个家。”当时读到这里,我忍不住会心一笑。我的先生也是四川人,在他心中,不炒两个菜煮个汤,那可算不得家宴呢。

成都平原物产丰饶,但远在内陆,所以家常菜主要以猪肉为主要原料。小小猪肉里却大有乾坤,一只铁锅里翻滚出川菜味型的丰富变化。我脑海中的“川菜入门Q&A”就有以下问题:回锅肉、盐煎肉、酱爆肉有什么不同?红烧肉、樱桃肉的区别在哪里?夹沙肉、甜烧白是一个东西吗?

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川菜肉菜中,逢秋冬时节我们最喜欢、招待朋友也最方便的非粉蒸肉莫属。粉蒸肉的好就在于糯软爽口、嫩而不糜,要达到这个水准,米粉的质量是关键。如今超市多有袋装蒸肉米粉卖,里面还配备了调味料,只要把五花肉切厚片,混着米粉和调味料拌好就能蒸。但这种统一的味道,总少了几分自家的风味。

传统的粉蒸肉,米粉是自家炒的、味道是自家调的。大米干燥放入锅中炒至金黄,再放入八角、干红辣椒,两三分钟起锅。大米冷却后即除去杂物、打成粗颗粒,粉蒸肉的关键材料就有了。腌制环节,除米粉、五花肉、老抽、味精、甜面酱(少许)、糖(少许)外,川籍粉蒸肉的灵魂在于放入剁碎的郫县豆瓣酱。最后红薯切块铺底,肉腌上半小时,上锅大火蒸一小时,出锅洒一小撮香菜,香喷喷、热辣辣,贴秋膘必杀之物粉蒸肉就完成了。

吃的时间久了,会发现川菜的灵魂就在于郫县豆瓣酱这样的调味圣品。比如凉拌鸡一旦加入豆豉剁碎后的颗粒跟酱油、红油的酱汁混合搅拌,即刻把你的味蕾打开另一个层次;而蒜泥白肉的浇头,若用生抽加八角、花椒慢火熬制成“老酱油”,那滋味可颠覆你对蒜泥白肉的既定印象。

上述调味料都很容易在广州寻得,但泡椒,却是难了。偏偏泡椒、泡又是鱼香味型的必备调料,鱼香肉丝、鱼香茄子、鱼香腰花、鱼香猪肝……是我这个嗜酸嗜辣的贵州人很认同的一种味型。最初,我跟先生买了在老家用的那种玻璃泡菜坛子,胖肚子有碗倒扣坛口的,但不知怎么老“生花”(有小霉菌)。后来才知道,广州太热不能放室温里,把泡菜坛子改成罐子放冰箱储存,果然就不“生花”了。

以前是万事俱备,只欠泡椒。如今泡椒就位,鱼香味的菜做起来就游刃有余了。先做芡汁,用糖、盐、生抽、老抽(少许,为调色用)先调好,瘦肉、莴笋、木耳切丝。开火,放蒜、泡椒、泡姜炒出鱼香味,肉丝下锅中滑散,再加木耳丝、莴笋丝,翻炒后起锅。有朋友曾说,以为鱼香肉丝里有鱼,其实是没有的,只是味道追随鱼之鲜美而已。

两菜之余,汤也是必需的。番茄肉丸汤是我的最爱,菜名看似稀松平常,关键在汤底。记得一次深夜在成都觅食,番茄汤底的华兴煎蛋面给了朋友们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番茄先用油煎炒,然后加水煮至番茄仍有块状、未完全塌掉为好。我一直觉得番茄其实有“生味”,但先炒后煮,就断了这种“生味”。肥瘦肉加少许生姜剁成肉末,抟成丸子放入沸腾番茄汤锅,起锅加少许白胡椒粉,上桌。

基本上,以上两菜一汤加上个时令蔬菜清炒,就是一餐不错的四川家常菜了。饭热菜香、碗筷齐备、家人入座,一家人的晚餐,就这么在暖色灯光中吃下去。

米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