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艺术明珠,文化引擎


来源:北京日报

人参与 评论

她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只服务于“高端小众”;她以公益性为前提,秉承“艺术改变生活”的理念,为尽可能多的人群提供文化服务。

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在大剧院指挥

德国指挥家蒂勒曼在大剧院指挥

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在大剧院演出

她“出生”在北京,却声名远播,至全国,至世界。

她只是一座剧院,却遵循“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演绎着“多面手”的角色,演出经营、剧目制作、艺术普及、艺术交流,每一面都熠熠生辉。

她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只服务于“高端小众”;她以公益性为前提,秉承“艺术改变生活”的理念,为尽可能多的人群提供文化服务。

她是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能力最活跃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也是让人们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让更多人享受文化艺术改革发展成果的“百姓殿堂”。

她刚刚6岁,却令国际演艺界的“百年老店”刮目相看。

世界演艺的“中国极”

“I love you(我爱你们)!”世界三大女高音之一巴托莉,演出结束对着全场观众大喊道,同时不断地向观众席抛飞吻。

这是今秋在大剧院上演的一幕情景,对于熟悉这位音乐家的乐迷来说,这个看似普通的场面,却像是个“不可能的奇迹”。原来,巴托莉患有严重的“恐飞症”,非常不愿意长时间坐飞机赴外演出。让这“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是国家大剧院这方舞台难以抵挡的诱惑。

今天,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位知名表演艺术家来说,到中国的国家大剧院演出,已经是一种潮流。中国观众或许可以自豪地拍胸脯说,继欧美之后,这座矗立在中国首都北京的艺术殿堂,正在成为世界表演艺术领域重要一极——“中国极”。

从“谁来过”到“谁还没有来”

柏林爱乐刚走,维也纳爱乐来了;

指挥大师阿巴多刚走,捷杰耶夫来了;

斯卡拉歌剧院刚走,帕尔玛皇家歌剧院来了;

美国ABT芭蕾舞团刚走,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来了……

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从来不缺少名家大团的身影。世界排名前十的顶级交响乐团,都曾多次在国家大剧院奏响经典乐章;世界排名前五十的乐团中,目前仅有克利夫兰交响乐团还不曾到访。当初,国家大剧院刚开幕时,观众常问的问题是,“有哪些大师名团来这里演出过”;六年过去了,观众的问题渐渐变了,“还有哪些大师名团没有来过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演出部部长李志祥记得,2008年向柏林爱乐乐团发出演出邀请时,对方提出每场60万美元演出费用的要求,大剧院拒绝接受这个价格,一直没能达成合作协议。然而,随着众多世界顶级乐团纷纷到访大剧院,谈判僵持了两年多的柏林爱乐终于坐不住了,主动提出降价,希望来京演出。

“大体量、高标准、常态化”的艺术展示,最终受惠的是普通观众。在国家大剧院会员赵凯伦的印象中,2007年大剧院开幕前,北京演出市场的景象是“逢年过节才有好演出”,而如今,北京的舞台已无“淡季”,几乎每个月都有世界顶级演出在这里上演,“不用迈出国门,在家门口就能与世界同步欣赏好节目了”。

从“筑巢”到“筑金巢”

国家大剧院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运营经费中有30%来自政府补贴,还有70%要从市场自筹。尽管如此,国家大剧院始终执拗地坚守一个原则:“不租场子,只做节目”。在这里,任何与剧院定位不匹配的演出,都无法跨过这道“红线”。曾经有一个选美比赛的组织方,开出了每天150万元的天价场租,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却毫不犹豫地断然拒绝。

在大剧院,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筑巢”不难,引来“金凤”共筑“金巢”,不易。

其实,大剧院的节目甄选标准并不复杂,只需一句话便可概括——经得起艺术考量、市场检验。“如果是引进剧目,必须有人看过现场演出或视频资料,然后项目组就主创、演出阵容、市场口碑等方面展开讨论,再决定是否推荐,最后由几个艺术总监把关。”国家大剧院演出部戏剧组工作人员南昊说,“每次甄选节目的讨论过程,用吹毛求疵来形容也不过分。”

让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同仁自豪的是,剧院开幕六年来,这里的舞台上从未出现过一个假团,也没有发生一起假唱、假弹、假奏现象,音乐厅不用麦克风,全部是现场原声演唱。

如此高标准的演出质量把控,赢得了市场的真诚回报。今年,中央出台“节俭令”,挤掉了演出市场不少水分,一些以前不规范运作的演艺单位遭受重创,但国家大剧院全年演出收入波动不大,各项演出的票房依然坚挺。工作人员出示了一组今年演出的销售率数据,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会为93%,话剧《王府井》为94%,马泽尔与慕尼黑爱乐音乐会为97%,话剧《简·爱》和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更是高达99%。

从“被动应战”到“主动出击”

今天的国家大剧院,每年的商业演出达800余场,每年节目采购量达上亿元,每周都要接待好几家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演艺经纪公司。如此庞大的吞吐量和高效的运转,离不开专业化的演出运营机制来提供组织保障。

“国家大剧院刚开业时,马林斯基剧院、法国巴黎歌剧院都是打破了已拟定的演出季进程,调整了演员的个人档期,才来到国家大剧院演出。”李志祥回忆说。此后,大剧院迅速调整步伐,运用国际准则,从演出排期入手,与国际一流名团名家的演出档期同步引进剧目。如今,大剧院的演出排期可以做到提前两年排定。

与国际大牌经纪公司谈判,大剧院里有一批专业的“谈判专家”。他们有胆量、有底气,严格以国际价格体系为标准,敢于拒绝一切不合理的天文数字报价。对此,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谈判中,经纪公司的脖子与后背的角度,已经从锐角变成了钝角,谈判平等了,想要得到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入场券需要实力和等待。”

与国际化团队合作,剧目策划、档期安排、合同签订、演出组织等,都要尊重国际惯例,如今国家大剧院完成的合同,甚至被世界知名经纪公司传为范本。在其合同条款中,涵盖了艺术家从下飞机到踏上回程期间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可谓事无巨细。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的经纪公司——美国OPUS3艺术经纪公司,在收到大剧院准备的厚厚一本全英文合同后,就曾深深感慨:“如此专业化的合同,完全达到了国际水准。”

从“引进来”到“大剧院制作”

今年5月24日晚,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单膝跪地,向台下沸腾不息的观众献上自己最大的敬意。这一晚上演的是大剧院制作的歌剧《纳布科》,多明戈评价说:“大剧院版《纳布科》展现了作曲家最希望呈现的状态,我真的动情了!”

在国家大剧院的作品表上,《纳布科》是最为璀璨的杰作之一。短短的六年时间,大剧院已先后创作了25部自制剧目,其中包括26部歌剧作品。国家大剧院的歌剧制作,经历了“三步走”过程——引进来、联合制作学艺、独立制作原创。

以歌剧《弄臣》为例:2009年,国家大剧院与意大利帕尔玛歌剧院联合制作威尔第歌剧《弄臣》,乐队、演员、合唱队、舞台监督均由帕尔玛歌剧院负责,大剧院负责舞美和服装;2010年,《弄臣》二轮演出,乐队交给了中央歌剧院;2011年,《弄臣》三度上演,合唱队、管弦乐团、舞美、服装、舞台监督都是国家大剧院自己的队伍。这部威尔第经典巨作已经从意大利深深“移植”到大剧院,实现了“本土化”。

今年上半年,国家大剧院售票率最高的歌剧中,排名前七的剧目都是大剧院自制歌剧。就连英国赫赫有名的专业杂志《歌剧》都赞叹:在中国首都的中心,还有像国家大剧院这样一座神奇的剧院,仅仅几年时间,她已经成为中国西方歌剧创作的有力机构,歌剧在中国发展的前景不可想象。

明年,国家大剧院将演出自己制作的15部歌剧,其中8部新制作。纵观世界,拥有如此体量的,只有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奥地利维也纳歌剧院、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等几个世界一流剧院。按照规划,2016年底,大剧院自制出品的歌剧将达50部,年演出场次将达150场;2022年底,大剧院自制出品的歌剧将达100部,年演出场次将达200场。

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梦,在北京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里孕育着、实现着。

咱家的殿堂

昨天,国家大剧院第六次向公众开放。19场剧场演出、11场艺术讲座及交流活动、6大展览、50余场公共空间演出和互动活动,人们不花一分钱,就能在艺术的海洋里尽情畅游。

坐落在北京这片土地上的国家大剧院,运营伊始便遵循人民性宗旨,坚持公益性为前提,“让更多的人走进大剧院、了解大剧院、享用大剧院”。

六年来,国家大剧院每年从票房收益中拿出6000万元,“反哺”艺术普及教育和文化传播,培养观众、传播艺术。对于北京市民来说,接地气的国家大剧院,就像是咱家的殿堂。

院内“熏蒸”

12月17日这一天,对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的李博文来说非同寻常。当天,他带着自己的萨克斯,和北科大管乐团的同学们登上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舞台,上演了一场“2014国家大剧院青少年新年系列音乐会”。李博文将这场演出的门票精心珍藏起来,他笑说,自己并非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登上大剧院舞台,也许是这辈子唯一的一次了。”

国家大剧院推出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使得这座演艺殿堂同时成了市民的艺术课堂。

六年来,大剧院推出了“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走进唱片里的世界”“青少年艺术周”等一系列艺术普及活动品牌。这些普及活动的基本票价只有40元,甚至免费供市民参加。其中的“周末音乐会”,自2008年1月13日正式启动以来,迄今已演出约280场,每场的上座率都在95%以上,吸引了超过50万人次观众。

据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部部长王大羽介绍,“周末音乐会”坚持定期邀请音乐教师、残障人士、外来务工人员、远郊区县儿童及各区县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免费观演。每场演出都免费发放1500份环保节目单页,除了介绍乐团、曲目之外,还印有观演礼仪和一些音乐小常识,从最细微的地方着手培养观众的音乐素养。

除了品牌栏目活动,国家大剧院每年还举办“歌剧节主题观摩”“秋季艺术行”“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春节艺术联欢”等活动,将剧院观摩与展览、空间演出、艺术知识普及融为一体,让游客在耳濡目染的“熏蒸”中,汲取艺术养分。

院外“扫街”

在医院的门诊大厅也能演奏古典音乐?如果不是亲眼目睹这一切,很多人可能不大相信。

今年5月10日,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一层大厅内,来自奥地利的两名艺术家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音乐家们,为人们献上了一场小型音乐会。“在这样的氛围中,不管是我们医生还是患者,大家都获得了身心愉悦,减轻了工作压力和疾病带来的困扰。”一位大夫说。

大剧院是有形的,而艺术却是无界的。开幕六年来,国家大剧院不断将艺术讲座、演出活动送到基层,大撒网、广播种,让高雅艺术覆盖城市每个角落。参与大剧院艺术普及活动的艺术家们,活跃在学校、部队、公园、酒店、博物馆、图书馆、检察院、居民社区、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如此广泛覆盖的艺术普及,被形象地唤作“扫街”。

每年的大剧院歌剧节,国家大剧院都会将“百场歌剧讲座”送到市民身边。参与艺术普及教育“讲师团”,从最初的零星几位,扩展到了近300位。“艺术要推广,而非推销。”中央音乐学院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钢琴家张佳林是“讲师团”成员之一,他这样评价艺术普及的意义,“艺术普及未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许多年以后才能长出一两棵苗,但有一点,播得越广,出苗的几率越大。”

从2011年起,国家大剧院还在全市建起了“歌剧兴趣培养基地”。最初,基地只在3个区县的十几所中小学内开展活动;如今,其活动范围拓展至150余所学校,涵盖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和丰台5个区。参与活动的孩子们,每年有很多机会来到国家大剧院欣赏歌剧、观看排练、聆听讲座,体验高雅艺术的魅力。

艺术滴灌,润物有声。今天的国家大剧院,已培养起一大批热衷于高雅艺术的忠实观众。截至2013年,国家大剧院会员数量约2万人,网上注册会员共计约22.5万人。

低价惠民

2007年开幕之际,国家大剧院就曾算过这样一笔账:表面看起来,1000元的票价卖出400张票和400元的票价卖出1000张票,票房收入是一样的,但上座率是有区别的,接受艺术熏陶的观众人数是不一样的。“保本微利、确保公益”,是大剧院票务营销体系一贯坚持的票价设计原则,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大剧院这座殿堂,“进得来、消费得起、享受得了”。

据统计,国家大剧院今年的平均票价为316元;在全年的可售票中,票价在500元以下的占79%;票价在300元以下的占53%。另外,今年所有演出中,最高票价在1300元以上的只有6场,不到全年演出场次的1%。大剧院还推出了学生票、会员票、“歌剧畅音卡”、“青少年乐迷培养计划”等项目,让观众能够以优惠的价格观赏歌剧。

在国家大剧院,艺术的辐射力正在发挥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高雅艺术正在中国赢得更为广泛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国外听音乐会、看歌剧的,80%以上都是白头发,而在中国95%的观众都是黑头发。”海丁克、马泽尔、艾森巴赫、卡拉雷斯……有太多曾在国家大剧院登台演出的艺术大师,注意到了这个变化。

经常参与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活动的白岩松,更是深有感触:“做艺术普及和传播,就像一个苦行僧,你在做,但不能去求收获,可收获一定在。”

标签:剧院 歌剧 剧目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

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网罗天下

凤凰时尚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