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山东阳谷:寻找“武松打虎”的记忆

2013年04月11日 09:42
来源:新京报

阳谷县,位于聊城市南部,黄河以北。京杭大运河阳谷段位于县域东部,开凿于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运河自南由张秋镇入境,经阿城镇、七级镇,然与聊城市东昌府区李海务段贯通,全长29.75公里。

历史上该段运河由于水量不足,运河河道南高北低,落差较大,因此在张秋、阿城、七级三个码头分别建有荆门、阿城、七级上下闸,以节制水源,调节水位,保证漕船畅通和停泊。明景泰四年(1453年),为调节运河水位开挖广济渠(今金堤河张秋至濮阳段),引黄河与沁河水入运河,在张秋建通源闸以节渲。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因黄河改道的冲击,运河堤岸损坏,河道淤塞,运河漕运开始衰败。后经长年泥沙淤积,黄河河道逐渐抬高,运河在张秋终被斩断。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停运。

阳谷县阿城镇,政府组织的计划生育宣传队请来了当地的舞狮队沿街表演。

 

京杭大运河给阳谷带来了几百年的兴盛与繁荣,“武松打虎”又让阳谷在默默无闻之后又广为人知。如今阳谷拥有多处运河遗存,相关遗产的保护和运河申遗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

大运河阳谷段自南向北穿越县境东部张秋、阿城、七级三镇,它们也是三个因运河而闻名的古镇。“南有苏杭,北有临张”,当年曾与苏杭齐名的张秋,还有过“江北小  苏州(机票) ”的美誉。张秋地处寿张、东阿、阳谷三县交界处,横跨运河,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素有“南北转运锁钥”之称。

史料记载,张秋镇全盛之时,“俨然都会之观也”,城有九门九关厢、72条街、82条胡同,仅寺、庙、观、祠计达40余处。江南所产竹木、柑橘、稻米、桐油、丝绸、茶叶等,多在此卸船,然后由陆路运销山西、陕西及山东本省各地。本地所产之乌枣、阿胶等土特产及手工业制品,以及产自山东沿海的海盐等,亦由此装船,运销南方各省,是鲁西主要运河码头以及货物集散地之一。

可是,如今的张秋只是一个留有部分运河遗迹的普通北方小镇。

张秋镇 昔日繁华如烟消散

李增全家的房子离运河不远,他家已有好几代人定居于此。李增全听爷爷说,他家祖上从山西迁过来后,依傍运河靠贩卖茶叶等货物度日。运河衰落之后,他们尝试过各种营生。现在他则经营着一个小商店,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

张秋镇桑营村,村民段存昌展示父亲传下来的木版和自己刷印的木版年画。2008年,张秋木版年画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在这生活了快60年了,这条河是看着我长大的。你们看着它有点脏有点味儿,不过是条普通的河,我瞅着她却像亲人一样。”镇上人遇到外来人问起运河,往往都会说这里五百年前可繁华了,李增全却很少这样,“毕竟咱没见识过”。有时他也会望着运河上留下来的闸背、石桥,岸上残存的陈家大院、关帝庙,脑子里不自觉地想象一下过去的繁华图景,然后又让它们如烟一般消散。

离李增全家不远的地方,立着一座矮方碑,上面写着“山西会馆”,碑后是几间残破的屋子。资料记述,这座会馆由山西商人建于康熙三十二年,做联络同乡感情而用;会馆为四合院,还建有戏台。李增全已经记不清最初见到这座会馆时的样子了,只记得它在“文革”期间毁坏得很严重,“后来有人修了修,但也没有修出个样子来”。

马先生住在离山西会馆不远处的清真寺里,他说和聊城、临清一样,张秋的回民也不算少,大概有2000多人,应该也是沿着运河迁过来的。“张秋有东寺、西寺、南寺三座清真寺。”马先生指着旁边的学校,“那里过去是东寺,后来倒塌了。我住的这里是西寺。”

聊起山西会馆等运河遗迹时,马先生也感慨时间太久远了,真正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已经很少,当地也没有人会留心这些。“你去了离这不远的景阳冈了吗?那里比这里有看头儿多了。”马先生所说的景阳冈景区就在我们从张秋驱车前往阿城的路上,严冬欲雪的日子里依然有游客前往。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张秋镇 耐克阿迪 桥广场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