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呼麦——来自蒙古的声音

2011年09月14日 15:03
来源:华夏地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如果在人潮汹涌的大城市里

有人说他能与天地沟通,那真是活见鬼,但是在库苏古尔的森林边上,桑萨尔坐在草地上冥想的时候,我相信周围的神灵真的在和他交流。在库苏古尔省和杭盖省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小苏木(在蒙古国的行政级别中属于省的下一级单位)叫“阿尔山”,桑萨尔就住在那里,他是个萨满。

我们到达阿尔山的时候,桑萨尔的父亲说:“明天有那达慕,你们留下吧!”我还在北京的时候,一位从图瓦共和国过来教呼麦的老师曾告诉我,他们那里的那达慕上总会有民间呼麦手表演,我于是期望在阿尔山的那达慕上也能听到呼麦,那种不加雕琢的呼麦。

第二天,我们开车去那达慕。会场离小镇很远,在一座大山的北坡。那座山就是今天这场那达慕要祭祀的神山。大山并不险峻,轮廓温和但十分雄伟。阳光很强烈,一片云彩飘过,“噼噼啪啪”地落下雨点。桑萨尔说:“只要祭祀,当天多少都会下点雨。”

那达慕上确实有个歌手在唱歌,唱的全是蒙古国的流行歌曲,伴奏带放得很大声。仪式正式开始之后,几位喇嘛诵经,然后就开始摔跤。过了一会儿,看比赛的人突然都往山谷里跑,是赛马要回来了。桑萨尔选的马得了第一和第三,他非常高兴,带我们去看得第一的马,他说看到这匹马,今年一年都会交好运。而后,我们离开会场,去森林里感受神的力量。

在森林边上,桑萨尔看着寂静的草原感慨说:“十年前,这里还有很多鹿来回走,从森林里走到草原上,鹿到了草原就和家畜混在一起。这十年少了,什么都看不到了。”蒙古国流传着一首歌《草原蒙古人家》,其中有这样的歌词:“野鹿和家畜分享着草场,草原蒙古人家多么安详。”这不是传说中的美景,在这首歌写出来的时代,杭盖山里还有这种生活。

“民间流传的呼麦需要这样的环境。在那些高山的盆谷地带,清晨的时候,你学狼叫狼就会来,学鹿叫鹿就可以来,那里有高山、有水声,所以那里有呼麦。在蒙古西部现在还有那种环境。”在乌兰巴托时,敖都苏荣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是,如果在内蒙古的锡林郭勒草原,或者蒙古国的戈壁地区,你学鹿叫?可那没有鹿了呀?必须有这样的环境,才能有这个艺术。”

忽然我听到一阵奇异的风声从森林后面传来。“什么在响?”我问。

“是赛马的孩子在唱歌。”桑萨尔平静地回答。

“呼麦吗?”

“不是。那是‘叮嘟’,小孩们唱这种歌可以鼓励马跑得更好,马儿听到以后就特别兴,会跑得快。”桑萨尔说,“这种歌更像长调。”

“叮嘟”不是呼麦,但它的声音明显不是长调。据我所知,这边的山谷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长调,然而对于此地人来说,他们熟悉呼麦,不熟悉长调,只要是歌声和呼麦有区别,他们就会觉得它更接近长调。呼麦的存在环境需要有山谷,有森林,有水,这样声音才会更美,而长调更适合在广阔无边的草原或戈壁上传播。

小孩子们的歌声穿过森林,形成非常神奇的和声,不仅是人的和声,也是森林的和声,风的和声,马的和声。夕阳西下,这声音就是天、人、兽,三位一体的歌。

次日,我们回到桑萨尔家,边巴请他做法,我们在外面等。起初他们在谈话,后来,一种带哨音的和声从桑萨尔的房间传来,我过去一看,桑萨尔在弹口弦。口弦是一个薄薄的金属片,中间破开,形成细细的簧片,桑萨尔把口弦含在嘴里,手弹簧片,就发出哨音呼麦一样的和声,但是音量不大,只在房间里轻轻地响。桑萨尔就用它和神灵对话。

和苏荣、查无嘎杰不一样,桑萨尔不是民间艺人,那达慕上的孩子们也不是,他们的音乐不是用来表演的,是他们生活中实用的沟通方式,而且仍然在用。经过长途跋涉,我开始对呼麦有了渐渐清晰的印象:呼麦并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有两大家子亲戚,一家是潮尔音乐,一家是各种喉音。林中百姓的各种喉音就像呼麦的娘家,它出生在这里;潮尔音乐就像呼麦的婆家,它长大以后就生活在这个家族中,并且和这个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互相学习、影响、合作共处,它同时还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核心家庭”,就是呼麦本身。

呼麦刚刚发掘整理的时候,蒙古国定义了其中的6种,图瓦共和国整理出5种,经过这些年的再发掘,现在呼麦大家庭大约有16个成员,并且还在继续发展。敖都苏荣曾经很骄傲地对我说:“在我的学生中,有不少天生就对呼麦悟性很高,并且还挺能创新呢。”

[责任编辑:孙爱林] 标签:蒙古 呼麦 蒙古长调 蒙古音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