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七陷“质量门” 消费者为何继续买单

Zara是让消费者们进入“廉价”奢侈品领域的代表者。从2006年进入中国以来就以款式新颖、更新频繁深受年轻人推崇。日前,在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进行的一项比较试验中,ZARA、万宝路、暇步士等知名服装品牌上了质量黑榜。但值得一提的是ZARA自2009年8月以来是第7次上质量黑榜了,但对其影响非常有限,其销售依然十分火爆。我们不禁会问,ZARA为何频出质量问题,同时中国消费者对其为何如此青睐呢?

快来这里评评理!

zara七次撞上质量门

2009年8月:“凉鞋”质量不合格

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对沪售凉鞋的质量监测结果,被曝光不合格的凉鞋品牌有“ZARA”等品牌。[详细]

2009年12月:“含绒量”不合格

北京消协检测到“ZARA”品牌一款外套大衣含绒量不合格,标称含50%羽绒,实测含绒量只有40.5%。[详细]

2010年1月:“色牢度”不达标

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近期对沪售部分羊绒羊毛制品、儿童服装的质量监测结果,“ZARA baby”一款婴孩夹克(型号规格:80/52 )该指标不合格。[详细]

2010年1月:服装质量不合格

哈尔滨市工商局近日对哈市区内各大商场、服装门店经销的服装、针织商品进行质量抽样监测,ZARA不合格榜上有名。[详细]

2010年12月:“虚标”含绒量

飒拉(商业)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这款ZARA牌黑色外套标称填充物为70%羽绒、30%羽毛,没有标注充绒量。[详细]

2010年3月:“使用说明”等不合格

在浙江省工商局于“3·15”前夕对进口品牌服装质量的抽检中,zara部分产品因 “耐湿摩擦色牢度”、“使用说明”等不符合要求。[详细]

2011年4月:3耐+1度+1量不合格

在“色牢度”的比较试验中,ZARA的一款休闲裤色牢度最差,耐酸汗渍、耐碱汗渍、耐湿摩擦3个项目不合格。[详细]

2011年5月:ZARA低头 可无条件退货

陆续通知全国各门店,接受消费者退货事宜。消费者不必出示购物小票,只要直接拿着产品即可现场处理。[详细]

参与一下箭头指向的这个PK吧!


……待续……


你还会买ZARA吗

正方

代表观点

支持“廉价”奢侈品

ZARA从2006年进入中国以来就以款式新颖、更新频繁深受喜欢追随国外品牌的“月光族”。

反方

不买

代表观点

抵制“烂货”

各种质量问题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我是消费者,我有权利不让略制品跃进我的生活。

    

Q&A:质量黑榜上的产品会对人有害吗?

质量黑榜上的产品会对人有害吗

甲醛过高的服装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可能引起头疼、皮炎、湿疹等。被检出pH值超标,会破坏皮肤的平衡和抵抗能力,从而引起皮肤过敏或诱发感染,使皮肤易受病菌侵害。还有染料脱落除了会沾染浅色衣服外,引起皮肤红肿。[详细]

ZARA坐拥四大“资本” 解析为何不怕没人买

ZARA是怎么被消费者惯坏的

尽管质量频频出现问题,但ZARA并未停止在中国的扩张速度,市场销售依旧火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现象。归结其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热衷;另一方面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缺失。[详细]

消费者膜拜奢侈品 本土品牌不给力

抄袭大牌 用“平价”谄媚消费者

用“平价”买到顶级大牌的设计

从设计到成衣,中国服装一般为6~9个月,国际名牌一般可到120天,而ZARA最短只用7天。通过一线大牌最新款嗅到未来潮流,整合设计后12天就能把货推到顾客面前,价格还不到大牌一成。[详细]

款多量小 不会和别人穿的一样

ZARA款多量小不怕撞衫

一年中大约推出12000种时装,每款量一般不大。即使是畅销款,也只供应有限数量,卖完也不补货。如邮票限量发行来提升集邮品的价值,ZARA通过“制造短缺”,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追随者。[详细]

ZARA没对手 中国本土品牌缺失

对手不给力

盲目抵制的尴尬,结果是看清自己的不足。试想ZARA这只“球队”在场上面对实力悬殊的对手,频频破门得分,似乎谁也无法指责别人“垄断”球场。只是既然局面已经一边倒,又何必耍手段?[详细]

“观众”不介意 “裁判”少威严

“观众”不介意 “裁判”少威严

消费者作为“上帝”,应该时刻记得自己的权利,忠于自己的感受,对眼前的丑陋该较真还得较真。所谓“权威部门”发出一份份质检报告,涉事品牌得不到相应惩罚,任谁也不会抱以敬畏。[详细]

ZARA吹起平价奢华风。抄袭可耻吗?不!1999年,ZARA进入英国,由于每周都有新货的ZARA让英国服装界急得团团转,因为当地传统的服装零售商每年只有三四季新货。可ZARA完全颠覆了这一约定俗成,全球各门店都保持每周进行两次新货的惯例。而且,每年设计的新产品将近40000款,其中10000多款投放到市场。它是全球唯一能够在15天内将产品从设计到配送至50多个国家的4000多家分店的服装公司。ZARA速度无人能及。ZARA目标不是创造潮流,而是跟随潮流。所以它不需要首席设计师,而是由设计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和采购人员组成的“三位一体”的设计团队。据说,这个团队近400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 [详细]
Dolce&Gabbana 2009 VS ZARA 2009 FALL
Dolce&Gabbana 2009秋冬秀 VS ZARA 2009秋冬造型
图片名称
BALMAIN 2009秋冬秀 VS ZARA 2009秋冬造型
STELLA McCARTNEY 2009秋冬秀 VS ZARA 2009秋冬造型
STELLA McCARTNEY 2009秋冬秀 VS ZARA 2009秋冬造型
BALMAIN 2009秋冬秀 VS ZARA 2009秋冬造型
BALMAIN 2009秋冬秀 VS ZARA 2009秋冬造型

消费者、品牌、权威部门这三类人群需要理性面对质量门

1.对于消费者: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分价钱不一定一分货。牌子不过是一个符号,能不能让你提高身价有待考证,而让你深受其害却昭然若揭。有一本著名书籍《从Armani 到 Zara 的时尚行销》,此书作者马克·敦格曾提到:“人类多少也该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是真的需要,还是纯粹想要?” 作为“上帝”的消费者,应该时刻记得属于自己的权利,忠于自己的感受,望着远方更美好的生活,对眼前的丑陋该较真还得较真。[详细]

2.对于ZARA一类的知名品牌:每季新款上架宣传都要造足架势,但数着钞票开怀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自查、反推一下生产、质检的链条?[详细]

3.对于权威部门:不会盲目抵制,而是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醒服企关注强制性新版国标将于8月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于今年年初发布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并定于2011年8月1日起实施,8月1日后市场流通的产品将按照新标准检测判定。 [详细]

外国品牌真的值得我们如此推崇吗?

时下的中国,“名牌”仿佛成了“外国品牌”的代名词。服装销售市场更是如此——内地的大型商场和专卖店里,民族品牌服装的倩影难得一见。“洋装崇拜”似乎已成一些人难以戒除的“毒瘾”。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技术主任邢云英说:“这些检测项目都是强制检测的起码项目,不达标是不允许生产的。这些生产商不仅在原料上弄虚作假,更严重的是安全指标完全达不到国家强制性标准。”然而,有关厂商对此似乎毫不在意,中国消费者竟然也不予重视。 [详细]

要通晓“快时尚”的秘密 谁抓住了谁就能赚到钱

从去年开始,来自美国的数十亿美元风投砸进时下如日中天的B to C网上商城,随后,武汉周边,凡客、当当、亚马逊、京东商城纷纷大兴土木,摊开武汉地图,一个个大型运营中心、物流中心对市内传统商业正形成合围之势,网上商城经营的产品已经延伸到服装、百货……甚至奢侈品,亚马逊甚至声称武汉仓库里存放的140万件商品超过任何一家商场。仅在武汉,凡客仓库达2.6万平方米、亚马逊1.2万平方米、京东商城20万平方米,当当1.5万平方米。上午下单,下午到货,这就是把仓库建在武汉的力量。那些星罗棋布在市区外围吞吐商品的房子,正在逼迫我们重新想象本地商业的未来形态。 [详细]

版权说明

凤凰网 时尚中心 出品,欢迎收藏

编辑:杨婷

网友留言 zara质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