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 编辑室属于谁?
2008年03月13日 09:57外滩画报 】 【打印

就以《洛杉矶时报》作为例子吧。论坛公司在吞并了时代明镜公司之后,拥有了7 家大报,23 家电视台和数家广播台。每一个媒体成员,都是一个成本大老虎。奥利塔描写论坛公司的部分,题目叫《协同城市》。论坛公司的老板是一个金融业出身的商业天才,他一眼看到了公司的弊病之所在:成本过高。但是削减成本的努力是有限的,裁员有个终了,节约终归有限,减薪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支出了一个高招:协同作战。

于是,《洛杉矶时报》不再是一个单独运行的报纸了。在新的“协同城市”里,所有的报纸都必须共享资源了。时报的外派记者(如果有的话),必须为其它的报纸提供稿件。于是,从集团的角度而言,外派记者站(不仅仅是国际,而且包括国内)的数量可以大量地缩减。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所有的记者,必须担当多项的功能。例如,《洛杉矶时报》驻华盛顿的记者,不仅为报业提供稿件,而且,也有义务为公司旗下的电视台担任评论员和分析员。于是,外派记者们经常会发现自己上午是时报的记者,而下午则成了电视台的评论员。

《洛杉矶时报》是一份骄傲的报纸,他们认为,作为一个记者,承担的责任应当是为公众尽可能多地提供独家、深入和详尽的报道。哪一家报纸丧失了具有这种特质的报道,也就丧失了其个性和能力。而这样的报道,需要时间、需要成本、需要专注。他们的记者就是他们骄傲的所有资本,而不应该像跳梁小丑一样在电视上煞有介事地做一些浅薄的分析。

这种斗争到2005 年已经白热化了。论坛公司认为,时报的运营成本已经高得令人难以忍受,要求裁减15% 的编辑人员。而当时的总编辑约翰卡洛尔(John S. Carroll)则以辞职面对这个要求。

我所不知道的,是继卡洛尔之后的第一个黑人总编辑迪恩巴奎特(Dean Baquet)和再之后的詹姆斯奥希(JamesO'Shea),都同样以拒绝裁减编辑室预算的理由被开掉了。

商业对于新闻的吞噬,无非如此。尤其是论坛公司这样的上市公司,提供足够的利润增幅,才能保住公司的股价,也才能保住公司高管的位置、年薪。

也许说起来,这有点像个人侵吞公众利益的例子?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周小娟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