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很多人都有吃饭后昏昏欲睡的体验。这时就会有人说:“一定是吃的太多了,脑供血不足了!”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饭后犯困因大脑供血减少?
1.网友:火凤 32岁 销售
我每天午饭后都犯困,不睡一会儿下午都无法工作。
每天吃午饭也是令我很纠结的问题。饭菜是美味,可是每次吃完我都有困倦之感,恨不得马上找张床美美的睡上一觉。如果不睡的话,下午几乎无法工作。我想,一定是刚吃完饭,血液都到胃里去工作了,所以大脑缺血,才会这样的吧。
2.网友:春天 23岁 研究生
我饭后从来都不犯困,反而是精神百倍。
大家都说饭后犯困是因大脑供血不足,我就不这么认为,因为我饭后从来都不困啊。反而是精神百倍呢!所以,大脑缺血那些说法都是浮云。
“饭后犯困因大脑缺血”的说法站不住脚。
1、“饭后犯困因大脑缺血”的说法站不住脚。
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2004年的一篇综述中指出,这种说法跟众所周知的神经生理学准则相悖,即大脑作为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它的血液供应要优先保证,为了消化而减少大脑的血流量并不合理。另外,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饭后大脑的血流量减少了,甚至有研究发现饭后大脑的血流量反而增加了。
2、即便其他器官的血液分配有所改变,也不会对大脑供血造成影响。
事实上,正常的机体也确实有独特的机制让大脑的供血保持平稳,即便其他器官的血液分配有所改变,也不会对大脑的供血造成影响。譬如我们运动时虽然肌肉的供血大幅度增加,但大脑的血供仍然保持稳定。
3、饭后确实会犯困,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可能与餐后的睡意有关。
虽然和大脑血供无关,不过我们确实会饭后犯困。圣马泰奥医学中心及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可能与餐后的睡意有关。
研究人员监测了受试者体内CCK的含量,发现在饭后2小时内有明显升高,2小时后开始回落。而通过斯坦福睡意量表对受试者睡意的调查显示,睡意在饭后开始显著增加,之后趋于平缓。
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CCK的含量与餐后睡意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且,进食高脂肪餐单受试者的CKK水平更高,餐后睡意也更强烈。其他有关CKK与餐后睡意的同类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
餐后血糖升高,食欲素含量下降,可能是犯困的另一原因。
4、餐后血糖升高,食欲素含量下降,可能是犯困的另一原因。
另外,也有研究提示,餐后血糖升高,食欲素含量下降,可能是犯困的另一原因。食欲素也叫下丘脑泌素。食欲素的含量与人类的饥饿感及睡眠有着直接的关系。当食欲素含量低下,人就会觉得昏昏欲睡和不想运动。而食欲素含量高的时候,情况则会截然相反,人会变得清醒且活跃。
有研究发现,当血糖浓度高时,会抑制食欲素的分泌,食欲素含量下降,实验鼠表现出困倦。而如果摄入更多的蛋白质,由此获得的氨基酸能刺激食欲素的分泌,让实验鼠保持清醒。
5、九招防止午后犯困。
吃完午饭脑子里感觉像有一堆糨糊一样不太清醒,注意力无法集中,眼皮也开始打架了。这是因为:早晨释放出来的激素已经逐渐消失,从昨晚睡眠中储存的能量已经释放殆尽,更明显的是大脑产生了厌倦感。
看看美国读者文摘网健康频道介绍的避免午后犯困的9种方法。
午饭之前
(1)走出办公室,在阳光下坐10分钟,这样可以帮助你重新设置生物钟,降低褪黑激素分泌(睡眠激素)的水平。
(2)上午工作期间短暂休息一会儿,喝点茶、咖啡,吃点小点心。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放松休息,更重要的是,这时进食食物可以让中午吃得少些。
(3)适当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豆类食物),少吃些碳水化合物食品(如米饭、面食)。因为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血液中的复合胺的释放,导致犯困。
午饭之后
(4)散步10分钟,但不要吃糖果。研究显示,吃糖果的受试者在随后的时间里会感到紧张,而散步的受试者在随后的几小时里精力更充沛,紧张程度也会下降。
(5)在手上滴几滴薄荷油,搓搓手,然后擦到脸上。薄荷含有能提高精力的芳香气味。
(6)前后晃动肩膀,并伴随每次的运动进行深呼吸,坚持做2分钟。
(7)吃一小口黑巧克力。因为它含有健康的脂肪和抗氧化剂。含有的少量咖啡因可以振奋精神。
(8)拿出5分钟做一些简单的肌肉锻炼。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头颈肩等几个主要部位的肌肉紧张起来,保持一段时间,然后放松。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也能使头脑更清晰,精力更充沛。
一天当中
(9)在办公室种一盆迷迭香。它不仅美化环境,增添气氛,而且研究显示它的气味可以振奋精神。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