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营销是如何“作死”自己的?
时尚
时尚 > 女人天下 > 正文

广告营销是如何“作死”自己的?

商业化的时代,到处都充斥着广告。

走在路上,随处可见产品海报;坐地铁,环顾四周均是品牌宣传;好不容易到公司所在的大厦,搭上电梯,还要被一句句无限重复的口号洗脑。

为了消解消费者对这些广告的麻木感,品牌们往往大开脑洞,试图通过更新颖、更奇葩的方式去展现自己。有的品牌成功了,并让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有的品牌则过火了,不仅导致失败,甚至还给自己留下了公关危机。

小编去寻找了这些“作死”的广告营销案例,发现大部分这些案例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其广告所体现的价值观引起了消费者的反感。

在广告营销界里,有这么一个词,叫“美女效应”。京东曾经做过一条著名的商业价值观鄙视链,即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也就是说,一个广告出现的角色如果是少女,那么这则广告便最能吸引消费者注意。

大卫·奥格威也曾经一个吸引受众的“ 3B ”原则,即Beast (动物)、Beauty (美女)、Baby(儿童)。

于是很多广告商家便统统把目光凝聚到“美女”身上,反正广告多放美女总没错,不喜欢看广告,总喜欢看美女吧?用“美女”去吸引关注,本身没有过错,但错的是,做得太过,最终变为“消费女性”,甚至只变成单纯的“性”。

美团网的“校园招聘”曾经放出过一则很“著名”的广告海报,文案是:“找工作 =找女人,干你想干的。 ”配图是一双美女修长的腿,内裤已经脱到小腿上。这种自以为幽默的荤段子广告,一经宣传,立马引起广大女性消费者的众怒。

再如 2019年双十一期间,绝味鸭脖在天猫官网所放出来的一张宣传海报,更令人大跌眼镜。这张海报画着一个躺在床上的女人,只穿着内裤,床头还挂着Bra,并且这女人双脚还铐着脚镣,配上文案:“鲜嫩多汁,想要吗?”

前段时间,喜茶与杜蕾斯的“翻车事故”还历历在目。

把低俗当幽默,把女性当“玩物”,品牌的格调立马一坠万里。

把“美女效应”变成“性效应”,是广告营销最掉价的“作死”手法。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消费女性”的“作死”,那便是鼓吹过时的,不被当代女性认可的女性价值观。

2016年,奥美和珠宝品牌 I do曾联合拍摄了一则广告片,片中展示了女性为家庭所做出的的各种牺牲,例如生完孩子后留下的松弛下垂、充满疤痕的肚子,并说女性牺牲了自己的梦想,来成就男人的梦想。这样说来,女性牺牲自己以成就男人是十分普遍并且正常的事了?于是,很多女性消费者便不满意了。

当代女性更加独立,更加自由,并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她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也在时刻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着。这种把女性禁锢在家庭之中的认知理念,本身就是一种落后的价值观。

2017年正值新春,汰渍放出这么一则广告,宣扬“婆婆也是妈”的观念,很快就引起了一阵“腥风血雨”。关于婆媳关系的问题,本身就是个争议性非常强的话题,汰渍这条广告一出来,就立马站稳了其中一方,令很多女性消费者都不满。女性并非男性家庭的附属品,婆媳关系问题,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的。

其实汰渍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它的目的是“消除家庭隔阂”,但错就错在所选的主题是当下社会对女性极其敏感的话题。无论你最后的观点是站在哪一方,都容易出现争议性问题。

奥迪也曾经拍过这样一则广告片: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进行,突然,男方的母亲跑到新娘面前,对着新娘的鼻子耳朵就是一顿检查,甚至连胸都不放过。检查完之后,才放心地对儿子比个OK的手势。这时,引起众怒的画外音响起:“重要决定必须谨慎,奥迪二手车在线4S店,官方认证才放心。”

把女人跟二手车相提并论,言下之意就是娶个“二手”女人就像买“二手车”一样,需要好好检查。这样的论调一出,哪个女人还忍得住?不用说,奥迪这部广告片很快就撤了,官方也放出了道歉公告。

“物化女性”、“消费女性”、“把低俗当幽默”,是大部分广告营销“作死”的主要原因。广告营销不能只为了引起关注而玩得过火,必须把握分寸,宣扬被大众所认可的价值观,否则只会降低品牌口碑,损害品牌形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