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有定义吗?
时尚
时尚 > 女人天下 > 正文

美有定义吗?

彼得·林德伯格镜头下的克莉丝汀森、林布拉德、麦克梅尼

女性的美应该千篇一律吗?当然不!在这个审美多元化的时代,“美”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许多艺术家而言,除了程式化的美,他们更擅长发掘女性生活中不同的一面,这些不同于常规的观察视角更加诠释了人性的复杂。那么他们是如何诠释美的不同面的呢?

不束缚于陈旧观念

安妮·莱博维兹(Annie Leibovitz)

如果说到可以将全世界最大牌的明星任意摆布的人,那么一定是安妮·莱博维兹(Annie Leibovitz)。作为《名利场》杂志的御用大牌、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她以独特的人像拍摄风格而闻名于世。在莱博维兹的镜头中,女性形象一反常态,打破了世俗的枷锁,重组“自我”定义。

安妮·莱博维兹拍摄的杂志封面

说到她最大胆的一次尝试,无疑是为黛米·摩尔(Demi Moore)拍摄的《名利场》封面。拥有敏锐观察力的莱博维兹当时一见到摩尔,便决定要将她独特的魅力呈现出来,于是便有了这组照片:怀孕的摩尔裸体状态下一手捂胸一手托着肚子。

实际上,如今饱受赞誉的这张图片却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上世纪90年代,禁锢的思想观念使个人特色难以展现。而莱博维兹就是打破“规则”的人,在这组裸体照中,摩尔表情柔和中带着坚定,将孕育新生命的母性光辉完全释放,完美诠释了最本真的姿态魅力。

安妮·莱博维茨《Demi Moore》,1991年

这样的反叛精神同样也体现在尤尔根·泰勒(Juergen Teller)身上。在他拍摄的作品中有非常多的女性角色,大多为超模、名流等。不管镜头外有多大名气,只要一进入泰勒的“视野”范围内,她们纷纷被卸去光环,人物的忧郁、苍白被一览无遗。

尤尔根·泰勒《Go Sees》

尤尔根·泰勒《Go Sees》

上世纪初,泰勒与传奇名模凯特·摩丝(Kate Moss)合作为英国时尚杂志拍摄了一组大片,重新颠覆了人们对女性美的定义。在泰勒的镜头中,凯特·摩丝近乎素颜出镜,一改往日的缪斯形象,将骨子里恣意洒脱的性格暴露在镜头前。

尤尔根·泰勒为英国时尚杂志拍摄的杂志内页,2003年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精致浪漫才为美。而泰勒的出现恰好打破了日益僵化的大众审美。他以独特的拍摄角度向公众证明,不完美也是美。即使没有修饰,没有刻意构图,也可以展示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自身魅力,赋予了美更深层的精神内涵。

尤尔根·泰勒《Kate Moss at Home in New York》

追求最纯粹的美

“情色大师”“少女写真大师”,莜山纪信的身上被贴满标签。但当人们看到他的作品时,不仅不会将少女美丽的胴体与情欲挂钩,反而被直击心灵的纯真深深地吸引住。

宫泽理惠《Santa Fe》

1997年出版的写真集《少女馆》使他名声大噪,后被人们称为写真界的经典力作。在拍摄时,莜山纪信曾说:“唯独在少女的青春时期才会出现这样的气场——纯真、邪恶、敏感却又神圣至极。”在其镜头下,女性的脆弱、柔情、多变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纯洁无瑕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

莜山纪信《少女馆》

莜山纪信《少女馆》

在创作《water fruit》时,当时的日本社会尚属保守时期,但莜山纪信坚守住了本心,将非议质疑抛诸脑后,最终拍下了这部惊艳之作。照片中,光影的阴暗强弱和女性瞬息间的神韵变化浑然一体。完美的自然光线与东方少女的肢体美感相互交织,显得纤尘不染、清澈无瑕。

樋口可南子《water fruit》

无独有偶,彼得·林德伯格 (Peter Lindbergh) 也是一位纯粹至上者。他酷爱用黑白色调演绎女性魅力,非黑即白的摄影风格被广泛效仿但却无人能及。一帧帧画面中,或淡然、或坚毅、或沉寂,每一种神态情绪都在向观者发出灵魂的拷问。

拍摄的章子怡

在他的镜头前,浓妆与修饰是不被允许的,所以经常在现场要求被拍摄对象卸妆。“只有真实才能带来美丽,摄影师的责任是将女人乃至所有人从必须完美、永远年轻的恐惧中解放。”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其镜头中的女性形象无一不呈现出最自然真实的状态。

索兰格·诺尔斯(Solange Knowles)

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

林德伯格素来热衷于用镜头展现女性的坦然与真实,用黑白捕捉最本真的面貌。在他的作品中,女人可以随意地抽烟、喝酒,甚至闭目、愁眉。他不要标准的笑脸、端着架子的pose,他只需要率真放松的一面。

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

绝不趋于同质化

与摄影师不同,艺术家约翰·柯林(John Currin)则以画作的形式传递出不附于流行文化的审美观念。他的作品记录下了社会的畸形审美,画中女郎夸张怪诞的妆容、嘴角固定上扬的弧度、惹眼且摇摇欲坠的胸部,无一不反映着当时的人们对女性的固有标签。

约翰·柯林《Jaunty and Mame》,布面油画,1997年

反观今下,大众对于“美女”的定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A4腰、蜜桃臀、深眼窝、高鼻梁,这些被追捧的美感不正是当下社会的主流吗?

约翰·柯林《Twisting Girl》,布面油画,1997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身材高挑的性感女郎长期占据着挂历海报的C位,但杜安·布赖尔斯(Duane Bryers)笔下的胖女孩希尔达(Hilda)却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她生动活泼的姿态和热情洋溢的笑容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杜安·布赖尔斯笔下的希尔达

杜安·布赖尔斯笔下的希尔达

希尔达不仅没有黄金比例,而且集粗腰、象腿、圆脸于一身,但她却常常身穿比基尼出场,毫不在意自己圆润的身材。面对这样坚定而自信的神态、丰腴婀娜的身姿、健康独特的美感,人们又怎能不被感染到呢?

杜安·布赖尔斯笔下的希尔达

看到这里,我们仍然无法为女性的“美”下一个标准定义。但事实就是,“美”本来就不是单一的,每一种都独具魅力。对于任何女性而言,不必刻意去迎合社会的审美,活出自我、自信独立才是最迷人的姿态。

监制:齐超

编辑、文王柏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