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里的性与爱

去年,正在读研的王秋雨

为完成一个社会福利调研,

去一家养老院实习。

他观察到老人间有着丰富的依恋关系,

他们对性、情、爱的需求,

隐藏在种种迹象之下。

目前我国,

有200多万老人分布在约4万个养老院里。

王秋雨写了厚厚一本观察日记,

对生命的衰老、依恋关系、临终关怀,

有了更多思考,

“他们依然有性的需求,对爱的渴望。

既不肮脏也不可耻,他们需要更多关怀。”

我们采访了王秋雨,

以及在养老院做田野调查多年的社会学学者吴心越。

自述:王秋雨

编辑:张雅兰

责编:倪楚娇

电影《比海更深》中独自居住的老人

去年秋天,我为完成一个社会福利调研,去一家养老院做护工。

那家养老院相对低端,基础设施配给并不是很好。前后两个院子,大概30平米,铺满了梧桐落叶。里面只有一栋小楼,分成了3个单元。记得第一天入职的时候,有很多残障老人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说实话我心里觉得压抑,也有些害怕。

每天的日常都是相对固定的,早上五点半就要起床工作,主要协助护工给老人喂饭、擦脸、换衣服。

很快,我就发现这里的老人分为两种。有些老人总在院子里一圈一圈地走,有些则静坐不动。管理人员开玩笑说他们分别是“游走型”和“禅修型”。

我对那些老人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等待”。他们好像一直在等什么,但你也不知道那具体是什么。他们就在走廊的椅子上静静地坐着,大部分时候都在发呆,眼神很空洞。

残疾老人们行动不便,静坐是他们的常态

每个护工要照顾好几个老人,没时间陪他们聊天。所以工作间隙,我经常被老人拦住。他们就是想跟你说话,谈子女、聊过往,那种渴望表达和被倾听的需求很迫切。

工作的时候,我认识了郭叔叔。

他50多岁,因为小时候从床上掉下来伤了大脑,一直需要人照顾。父母上了年纪,就把郭叔叔送到了养老院里,但家里人和他关系淡漠,所以他特别有倾诉欲。

平时是我协助郭叔叔吃饭,所以有时他托护工出去买吃的,也会给我带一份。我非常不好意思,因为他没有收入来源。

有一次我发现他手机桌面上有个分栏,起名“赚钱游戏”。原来,每看几小时游戏页面的广告,就能赚几块钱,他就靠这个赚零用钱。

即便这样,他还自己通过字典认字,所以我一直很佩服他。

也是因为郭叔叔,我开始更认真地观察生活在这里的人。

养老院走廊上写着

“用心营造家庭感,用爱弹奏夕阳红”

国内相对低端的养老院,有些房间里有四个床位

或许因为我是养老院里罕见的年轻人,大家很喜欢跟我聊天,尤其是养老院里的管理人员成哥。他之前在某一线城市的外企工作,毕业十几年后才来养老机构做管理岗。有一天,我俩说话的时候他正好在看监控,就拉着我一起看。

视频里,一个头发全白的爷爷提着一大袋零食去敲门。他是去找另一个奶奶了。

成哥让我猜他俩是什么关系,看他的表情,似乎早就对此见怪不怪了。

我原本设想这里是个暮气沉沉的地方,其实这里流动着丰富的情愫。随着我了解到更多老人的故事,对他们压抑的情爱欲望,有了更生动和具体的认识。

韩国电影《我爱你》讲述了老年人之间的情感故事

老人们被突然送到养老院,之前的社交关系也戛然而止,他们是很难适应的,但也会积极寻找其他情感出口。

我注意到李婆婆,她会经常去找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的爷爷。李婆婆是湖南人,70多岁,身体健康,因为有些失智被送到这里。她脾气直,说话嗓门很大,有时候像是在跟人吵架。

但她也很细腻,会拿着筷子织小包,织得非常好。她也经常会跟我要铅笔和本子,在上面写名字,告诉我,哪个名字是她去世的老公,哪个是她儿子……

李婆婆的儿女很孝顺,经常带很多吃的喝的来看她。她就带一些去找那个爷爷分享。那个爷爷则每次都带着零食去找另外一个护工。

本来我没有太关注老人子女带过来的零食,后来发现,那或许是老人们的“社交货币”,他们会带去和自己熟悉或喜欢的人分享。

养老院里的老人正在和保安跳舞

分享对象往往是固定的,地点也是固定的——其中一个老人的房间里。因为房间里没有监控,大家也经常开玩笑,揣测他们发生了什么。

一般这个时候,护工可能会去敲门,委婉地提醒一下。不过一旦涉及到更隐私的层面,院方就会干预他们的交往。

老孙来养老院没多久,就被大家嫌弃了。他已经70多岁了,年轻时是老师,后来因为一些事被学校开除,现在也没有退休金。两个女儿轮流负担他的生活费,但谁都不来看他。

听护工说,因为他身体已经没有性功能,所以就用语言撩拨别人。因为不安分,已经被好几个养老院赶走了。

有一天晚上管理人员巡查,路过王奶奶的房间时,发现老孙在帮她洗澡。对于养老院来说,这样的事一定要杜绝。他们决定给王奶奶换房间。

没想到,王奶奶坚决不肯。她耍小孩子脾气,一定要继续住原来的房间。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一定是老孙的问题,他一而再地招惹其他老人。但我和护工们聊天,发现她们有不一样的看法。护工觉得,不能因为他70多岁了,就觉得是为老不尊,他确实有这样的需求。而且不止男人有,女人也有这样的需求。他们是彼此需要。

后来王奶奶的女儿问起换房间的事,怕对方尴尬,院方不能直说原因,只能暗示,子女一般都能懂,也就不追问了。

坐在黄浦江边的老人

养老院这个场域是很特别的。

一方面,它阻隔了老人原本的社交,另一方面,它又为老人寻求新的慰藉提供了某种便利。

如果是处于社区中,老人可能更压抑,因为周围多是熟悉的眼睛盯着。很多老人丧偶后独居,不可能和子女聊这些,也不可能找周围的人。但是在养老院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他们反而可以表达自己隐秘的情感欲望。

比如成哥之前工作的那家养老院地处相对偏僻的城郊处,距离养老院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个广场,到了晚上,那边总是很热闹,有年轻姑娘的演出,也有来自农村的妇女在那边摆摊。

养老院有很多退休老人,平时他们的退休金也没地方花,晚上就会去那边,给年轻女子递烟,或者给一些妇女几十块钱,让她们帮忙满足性需求。

在一条对清华大学教授、养老研究学者杨燕绥的采访中,她表示中国目前只有200万养老护理人员

而实际需求高达3000万

护理人员很难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

此外,因为知道院方没有权利干涉太多,很多老人也不会一直藏着掖着,他们会选择将隐秘的感情公开化。

护工有时候会接到“举报”。因为一个爷爷和奶奶关系很好,晚上总在院子里一起跳舞,另外一个爷爷就会来告状:你看他们俩搂在一起,肯定在“乱搞”。但护工不会管,因为没任何理由去管。

有一次管理人员在凌晨巡夜,发现两个老人单独在院子里散步,管理人员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回答:“在自由交往。”国家没有规定7、80岁就不能谈恋爱了,对方给出这样的理由,管理人员只能悻悻离开。

电影《妈妈!》讲述了85岁母亲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女儿的故事

老年人的情感和年轻人也没有太大区别,其中也夹杂着欲望、亲密、思念等丰富的东西。

阿海是最让我五味杂陈的,护工对他也是又爱又恨。他50多岁,双眼失明,总是喜欢乱摸别人的脸,偶尔还会打人,所以一开始我还挺抗拒照顾他的。

但阿海每次吃饭都很慢,我又着急,只能喂他吃。只要我抢过碗,他就会摸我的脸,而且一直叫我妈妈。

后来我才听护工说,他摸脸是在确认对方有没有胡子,是男是女。有时候确认是女性,还会把手伸过去放在对方腿上。

通过他的表情,我也无法判断那是不是一种边缘性行为,我个人觉得那只是他表达好感的方式。女护工也不会觉得被冒犯,知道那是他寻求依恋的方式之一。

原来,阿海是小时候出车祸失明的,后来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将他带大,因为经常走丢,母亲就把他送到了养老院,但每个星期都会来看望他。

因为看不到,阿海只能通过抚摸的方式确定对方是否是妈妈。每次妈妈来,他都会哭得非常伤心,那是我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情形。我喂饭的时候,他也一边叫妈妈一边咧嘴笑。

养老院墙上的贴语

我待在养老院的那段时间,陆续还有很多老人新搬进来,刚来的老人一般都有“越狱”的倾向。跟他们接触后才知道,那逃跑的动作里,其实蕴藏着他们深埋潜意识的情感。而且,那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我记得有一个80多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高奶奶,最近几年的事她都忘记了,只记得年轻时候的事。比如什么时候参加什么工作,和老伴如何相识相恋。

刚来养老院的时候,她嘴里经常念着自己的老伴。有时候甚至在树中间钻来钻去,以为这样就能出去,她一心想离开。

后来高奶奶几乎每天都会收拾东西嚷嚷要回家。她的行头很多,“出走”时总背着一个大包袱:她用床单把所有“家当”都裹起来,里面甚至有一个风扇。当时天热,风扇是子女给她带过来的。

高奶奶就在养老院的院子里打转,不停地找出口,“我老伴还在家等我,我要回去给他做饭……”她跟养老院的护工“解释”,自己只是出来开会的,现在要回家了。但其实她丈夫已经去世7、8年了。

护工们实在没办法,就假装给她老伴打个电话,电话那头假装成是她老伴,告诉她,“我们还要促生产,不能松懈,你要好好工作,我在家很好……”之类的话。后来她想要回家的情况就逐渐少了。

关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综艺《忘不了餐厅》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

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养老院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寄托。我还记得有一个失智的老人,她一直记得自己年轻时候的偶像。想趁自己去世前,把自己的社保卡、银行卡寄给对方。总向护工打听怎么去北京,她要去找偶像。

我和肢体残疾的老人相处最久,我发现他们虽然行动不便,但思维却十分清晰。但或许因为身体的残缺,他们在情感表达上会显得有些自卑,有时候会压抑自己。

林叔叔患有脑瘫,但是和他交流过几次后就发现,他的语言能力要比其他得了脑瘫的人强很多。而且,他经常会在聊天中提到一个教声乐的女主播。

其实此前,他的语言功能并不是很好,是逐步锻炼后好转的。契机是他在网络直播中认识了一个女主播小婷。

小婷线上教大家声乐,后来林叔叔就私信她,加了微信说明自己的情况,小婷就邀请他去免费的声乐课,练习发音和气息。本来林叔叔说话总是流口水,后来好转很多,吐字也清晰了。

林叔叔还会在直播间给小婷送礼物,每次小婷点评他唱歌,或者我们聊起她,林叔叔都会非常害羞。

他也经常问我,到底要怎么帮小婷老师争取更多粉丝和人气。不过对于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显得很难过。他的世界里似乎已经没有其他人了,只有小婷老师。因为只有她会那么耐心地跟他说话。

养老院老人们每天要服用的药品

在养老院里和那么多老人朝夕相处,看到他们的情感和狼狈,我一方面觉得同情,一方面觉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因为老人有限的主体性,养老院或者子女、社会会对他们的私人事务进行干预,并过度道德化,却忽视了他们的本质需求。其实对于老年人的尊严抚慰、性教育,都是我们年轻人应该思考和重视的。

因为很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

养老院的饭菜相对简单和清淡,只能保证基础营养

走的那天,其实我特别难过。在那儿工作的时候,老人们几乎每天跟我说,小王你呆两天就回去吧,这里的饭菜你也吃不惯,在这里受苦了。我走的那天,他们又特别舍不得。

回去后,我也会更关注自己爷爷奶奶的生活。这两年,我爷爷的身体愈发不好,每次打电话过去,他都不愿意多说,“我不中用了,我说的话你听不懂。”他之前得了脑梗,已经有些老年痴呆的迹象。

每次说到爷爷的身体状况,我奶奶就会在一旁哭。现在,我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们之间的依恋感。

在养老院的那几十天,我写了厚厚一本观察日记,我看到了在外面看不到的一切。关于生命的衰老、生死、以及临终关怀等等。

那段时光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我总会想到那些老人,即使在养老院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生命力,我就觉得自己没什么可抱怨的。

Q:一条

A:吴心越


Q:关于老年群体的性爱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何?

A:国外对于“老年群体的性”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多,而国内更多在关注公共健康领域,近年来有对老年相亲、同居再婚等问题的研究。

很多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性爱和我们通常理解的不太一样,它不是线性的过程,可能不局限在插入式性交上。爱抚和拥抱这样亲密的身体接触更重要。

所以我在养老院也观察到,老人们寻求亲密的方式非常丰富,也许通过眼神,一句沟通的话,或者对他人身体的触碰,这都是对他们的精神慰藉。

比如在公园里大家一起跳跳舞,那种搂肩搭背的感觉,也有学者称之为浅层次的“性释放”,这些都是他们获得情感亲密的方式。

电影《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

讲述了老年女性对性爱的探索

Q:为什么社会普遍会对老年人的性爱有负面想象?

A:因为老年经常和疾病、衰老、迟缓这样的词汇挂钩,性和爱似乎是一件格外需要身体和精神能量的事情,大家便自然认为老年人已经没什么性需求了。性是边缘议题,“老年+性”就更加边缘了。

此外,我们在文艺作品中塑造的老年形象也是非常刻板化的,女性都喜欢家长里短,男性就是大家长的模样,没有更丰富的人物形象。

在我们的家庭内部,老年人和我们之间也常常是等级化的关系。他们经常和慈祥、和蔼、威严这样的词汇绑定。不过最近有部电影叫《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讲述了老年女性对性的探索,直面自己的欲望。其实从老年人媒介形象的塑造来看,这是一种突破。

目前,中国90%的老人居住的传统居民社区

Q:老年人之间的性与爱,当把它移到养老院具体的这样一个场景里,会有一些不一样吗?

A:在外部环境里,老年人寻求情感慰藉的途径相对更多。因为他们生活在传统社区里,有街坊邻里关系,遛弯、买菜,跳广场舞,这些构成了他们的日常。但养老院其实是一个“建制化”的特殊空间。养老院通过不同的单元、楼层、房间,将老人安置在了不同的区域。一定程度上,在养老院里,老人的社交比较局限。这个空间更加窄仄,老年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相对单一,主要表现为熟悉后的彼此照顾。

不过另一方面,老人们脱离了曾经熟悉的社区或家庭环境,周围也没有邻居和子女。他们也会一定程度上放下以前的长辈包袱。对待某些关于性的玩笑或行为,表现得更松弛。

此外,养老院的日常开销大,只能压缩成本,一个护工的工作量很大,要同时照看多位老人。养老院只能确保老人的健康安全,环境干净整洁,至于他们的情感需求,很难依靠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去满足。

养老院的老人们在晒太阳

Q:在养老院里,老年人的情感出口有哪些?

A:我做田野调查的这几年,会发现,老年女性喜欢聚在一起聊聊八卦,他们也会像小孩子一样,重新对性和爱感到好奇。

而老年男性则会将一部分情感投射到照料他们的女护工身上。护理员会帮他们洗澡,甚至换尿布,接触到身体的私密部位。在长期的照顾中,老人会对护工有信任和依恋。有的老人还会吃醋和生气,假如自己熟悉的护工多照顾别人一点,就和护工闹小脾气。此外,洗澡的时候,有些男性也会摸一下护理员的身体,作为他们的性欲和情感的出口之一。

就我的观察而言,女性护理员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生气或厌恶。和我们通常理解的被性骚扰和受伤害的感觉不太一样。一方面,在日常接触中,她们能够理解和体谅那些老人在孤独、脆弱中的欲望表达,另一方面,护理员大多都是50、60岁的中老年女性,她们或许也会觉得自己的性魅力重新得到了承认,在彼此的玩笑中得到一点调剂和愉悦。所以在养老院里,大家对待性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松弛、包容一些。

养老院老人孤独地坐在院子里

Q:养老院如何管理老人们之间的交往?

A:在中国,养老院一般实行委托照料的制度,需要子女签署委托服务的协议书,养老院一方面要负责老人的衣食起居,其实也是在对老人的子女负责。

养老院一般不太介入老人的交往,除非产生矛盾冲突,或者子女介入,比如有的老人不仅交往,还提出要结婚。那么对子女来说,或许交往可以,但是不希望父母建立新的婚姻关系。一旦发现,他们很可能将父母接走。出于维持整个秩序的考虑,养老院肯定还是希望不要产生这类矛盾和太多情感上的纠葛。

Q:你觉得老年人需要性教育吗?社会和子女应该怎么做?

A:我觉得是子女首先应该教育自己,是不是能够给予老人自己的空间,给他们足够的尊重。以及整个社会要有包容多元的文化环境,让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老年叙事。

还有就是,不要将这件事妖魔化,我们要转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比如,不要说“老年人的性”,这样很容易把老年人对象化,让我们带着猎奇的感觉去窥探。我们应该转换成“性,到了老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样的话,这个议题就会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其实在我们传统的沟通氛围下,子女能为老人做的很少。比如我记得有两个老人,老高和谢婆婆,他们关系很近。后来老高生病被家里人接了回去。谢婆婆还会经常提起他的名字,甚至有点抑郁了。

在生命的末期,两个老人能够相遇,并且彼此牵挂,那种感情不是多震撼,但是很动人。但他们没法跟自己子女倾诉那种感情,子女也根本不知道。如果能在最后帮他们彼此传个话,那该多好。

所以我只是希望作为子女,能够正视老人的情感,并主动去了解和倾听,这样已经足矣。

王秋雨为化名,为保护当事人隐私,部分细节已模糊化处理

供图:吴心越(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