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跨国婚潮回落 中国男人再次受宠
2009年09月17日 10:36北京科技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分析跨国婚姻潮衰退的本质原因

首先,语言交流作为维持感情的重要手段,在跨国婚姻中普遍“功能退化”。很多人在热恋时,并不太考虑语言差异,甚至认为靠肢体动作沟通更加浪漫,这其实大错特错。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人在得到赞美后往往自谦,比如沈雪的密友曾经夸奖她的老公能干,她当时笑着说:“哪里啊,比你老公差远了。” 结果招致美国丈夫强烈抗议:“我在你眼里就那么差啊!”

其次,观念分歧也很容易引发冲突。比如中国人喜欢存钱,而西方人则习惯信用消费;中国人爱吃米饭、炒菜,西方人却普遍认为这种烹饪方式不健康、不环保;中国女性大多在婚后继续打拼事业,而很多西方男性则认为妻子婚后应当更多地操持家庭。

诸如此类的跨国婚恋矛盾,近年来屡见报端,因此很多原本对此心怀期待的中国女性,渐渐打破了最初的美好幻想,而金融危机恰在此时帮很多人下定决心,回归寻求本国男性。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告诉记者,中国人自古讲究门当户对,这种起初以“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为基准的衡量方式,至今并未消失,只不过转化为“文化理念”、“教育水平”等更为理性的依据。但正是基于此,跨国婚姻才日渐凸显出其不稳定性。

与此同时,中国人择偶的审美观念,亦随之发生了转移。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专家陈焕然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女性普遍比较欣赏唐国强、秦汉等典型的东方儒雅男性;但随着贝克汉姆、汤姆·克鲁斯等西方帅哥被媒体带入视野,人们逐渐开始青睐那些面部轮廓立体感强、五官挺拔的男性。在这方面,白种男人较亚洲黄种男人而言,明显占有优势。然而近几年,黄晓明等新一代偶像的崛起也间接证明,中国女人的审美理念开始回归,那些脸型颇为立体,但五官符合标准东方特征的男性,正显现出魅力。

欢迎订阅凤凰网时尚电子杂志《摩登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佳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