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观察:红色狂欢的背后
2009年07月31日 09:32《经济观察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导语:1959年,中国第一代油画家靳之林带着王震将军的重托,默念着开荒的战士们写在桦树皮上的诗歌,数次亲历南泥湾,用双脚丈量陕北高原的寸寸土地,耗时三年,终于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浓缩成油画《南泥湾》。画作在文革期间险遭毁坏,博物馆将其转移,并辗转东北、延安才得以幸存。四十年后它以1344万元人民币落槌成交。

作品

当然,这样的数字绝不止一个1344。今年的春拍中,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以795.2万元成交,谢稚柳1961年所作《南湖之春》的560万元成交价有些出乎意料,而钱松?的《遵义》也拍出了313.6万的高价。

这仅仅是2009年的最新数据。内地的拍卖市场自上个世纪末开始,红色主题的艺术品就逐渐显山露水,油画作品更是频频突破价格标尺。相较于经不起经济危机考验阴晴不定的当代艺术,红色主题的艺术品就像是被打上了“有市有价”的印章,成为收藏家心仪的一只好股。然而拍卖会现场豪掷千金的买家们,绝不单单是为这“红色”而去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外部大环境的风吹草动都写在他们手中的牌子上,或举起或沉默,皆是抛除对物件儿本身热爱之后的理性分析。

昂贵的理由

沈嘉蔚从博物馆取回破损的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心灰意冷时,没有想到若干年后向他提出展出这幅画的会是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theSolomonR.GuggenheimMuseum)。一直以来,世界级的收藏机构对红色主题的画作兴趣颇为浓厚。自1979年英国伦敦UniversityofWestminster开办了“中国政治艺术与流行文化”的展览后,欧洲的艺术界开始了对中国红色主题艺术品的深入研究。这样的关注,为此类画作附着了更深的学术价值。除此之外,便是被广泛探讨过的昂贵的原因——画作存世量少,质量上乘,兼具史料价值与年代特色。

所有的红色主题画作都很昂贵吗?答案显然是不。分析人士称,同一时代诞生的红色主题画作会因为客观的原因产生价格上的巨大偏差,一些身价千万,另一些却可能遭遇流标。中国第二代油画家刘春华的 《毛主席去安源》在1995年就以605万元的天价成功拍出,而与他同期的几位画家却没有如此好运,成交价一直低迷。然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衡量,同时期画家在构图、用色、绘画手法、认真程度等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差异。那究竟是什么在主导画作的身价? 

奢侈品热点文章推荐:

国足虽烂 “装备”LV都是真货(组图)

细数香港豪门贵妇的神秘生活(组图)

10款天价限量版豪车令人咋舌(图)

80后的红色收藏 珍藏四米高的毛主席像

200万美元“引火上身”迈凯轮F1自燃(组图)

郭德纲换豪车出手阔绰 豪宅升值200万(组图)

奢华韩剧里竟有山寨大牌(组图)

法国第一夫人裸照拍卖13万(图)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时尚电子杂志《摩登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隽   编辑: 阳杰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