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金刚石”来自中外文化融合
记者:钻石在我国俗称“金刚石”,那么“金刚石”这一中国特色的称谓是不是和它的硬度有关——钻石的硬度为10,是自然产出的已知最硬的矿物吧?
王春云:哈哈,当然和硬度有关系。关于“金刚”,有人说是五行家的术语,概称属“金”的西方的刚坚之“气”,后来被中国佛教借用指一种产自“西方”的“石”。实际上,“金刚”是密宗术语,梵语为vajra,巴利语为vajira,译音“缚日罗”或“伐折罗”,释义金刚,指金属中之最精最坚者,在印度神话中是众神之王因陀罗的武器。金刚坚硬无比,于是被“金刚石”借用来修饰这种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而“金刚石”一词的历史早至东晋时代,是中国本土文化结合佛教的产物。东晋万震著《南州异物志》载:“金刚,石也,其状如珠,坚利无疋,外国人好以饰玦环,服之能辟恶毒。”东晋郭璞注《山海经·西山经》说:“今徼外出金刚石,石而似金,有光彩,可以刻玉。”这就是“金刚石”的词源。
金刚石还有一名字叫“金刚钻”,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撰《唐六典》卷二十二:“赤麇皮、瑟瑟、赤畦、琥珀、白玉、金刚钻……大鹏砂出波斯及凉州。”明朝包括李时珍在内的一些学者在研究金刚石时发现,金刚石不但可切割玉石,还能在玉器或瓷器上钻眼。
记者:金刚石约在清代被称为钻石。有当代学者认为:金刚石指的是未经加工的原石,而经琢磨而成珠宝饰物的才称钻石。您赞同这一观点吗?
王春云:我不认同这种观点。日本古代文献借用了中国的“金刚石”一词,该词日语的读音为daiyamondo,近似于荷兰语的“diamond”一词。当带有荷兰科学文化印记的日本产汉字“金刚石”在清末转回中国时,有关“金刚石”的近代科学认识也传播到了中国。约在清代末年,金刚石也称钻石,其词义显然来自上述的“金刚钻”,两者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是相等的,即“金刚石”与“钻石”在含义上是一样的。
采集古人淘金时巧遇“宝石之王”
记者:金刚石是典型的非金属,而金是典型的金属,按理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儿,可两者偏偏有关系。
王春云:南朝学者刘道荟著的《晋起居注》第一次阐述了金刚石与黄金的关系,该书载:“咸宁三年,敦煌上送金刚石,生金中,百淘不消,可以切玉。”就是说,金刚石出自黄金,来自印度,可以切玉,怎么淘洗都不会消减,或者说怎么使用都不会磨损。这段记载不仅表明金刚石在古代为中国玉雕文化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而且还包含了关于古代人类是如何发现金刚石的科学思想。我们知道,远古时代的黄金开采主要靠淘洗砂金,人们在淘金过程中偶尔发现了其中杂有一些闪光的石子,这些石子无论怎样淘洗都不磨损,而这就是金刚石。这是1700年前中国古人对于金刚石砂矿产出状态和发现历史的认识。延伸开来,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人类最早发现金刚石的模式。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金刚石和黄金“同居”,古人在淘金时无意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宝石?
王春云:是的。关于这一点,大家只要看看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澳大利亚、南非以及世界上其他金刚石矿床的发现史就会明白,这些金刚石矿床几乎毫不例外地都是先发现砂矿,然后在砂矿工作的基础上再去发现金刚石原生矿。由此也可以知道中国古人的这条“金科玉律”真是个惊人的发现!即便是今天全世界地质学家在寻找金刚石这种高度分散、特别难找的宝石时,其所依赖的仍然是中国古人在1700年前就已准确描述的方法,即先淘金找金刚石砂矿,再顺藤摸瓜找金刚石的原生矿。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金刚石在自然界产出非常稀少,因此找寻金刚石矿床极为困难。唯其如此,有关金刚石在河流砂矿中的产出信息就显得十分难得,因而弥足珍贵。
记者:根据您“大块金刚石稀世罕见”的理论,古人在淘洗砂金时发现的应该基本上都些是小颗粒的金刚石,他们会不会随手扔掉?
王春云:当然不会!在自然矿物中,金刚石金刚光泽最强、折光率最大、色散能力最强。具有多个晶面的金刚石能将射入的白光高度折射,并在折射过程中将白光有效地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单色光,从而显现出七色霓虹般光辉灿烂的火彩,而这种光彩是自然产出状态下的任何其他宝石所不具备的。古人正是根据金刚石这些卓尔不群的光学特征来鉴别金刚石的——不管这些金刚石是从河床里通过淘洗得来的小钻,还是偶尔从地上捡拾得来的大钻,而且这些鉴别过程基本上不用矿物学家的帮助。
千百年来,山东郯城和临沂地区乡村的人们已经习惯于弯腰走路,为的就是寻觅杂草丛中、土块缝隙或者乱石堆里时不时射出的那一抹强烈的反光,如果偶尔碰巧遇上了,那就意味着他们找到了“夜明珠”,找到了“宝石之王”,找到了惊人的财富。1977年,世界闻名、谱写中国钻石发展史光辉篇章的“常林钻石”在山东临沂的发现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