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绵竹年画 年日里跳动的色彩


来源:成都日报

人参与 评论

陈先生跟我们介绍说:“中国各地年画的制作过程大体相同,主要用起稿、刻板、印墨、施彩等工序。首先由技艺娴熟、绘画功底扎实的画师完成线稿,然后将线稿反贴在木头上,雕刻成画版。刻版完成后,将调好的墨刷在木版上,铺上当地特产的粉笺纸,线稿的图像就印在纸上了。但绵竹年画同其他地方年画的区别便在这最后的工序,刻版在绵竹年画中只是起到轮廓的作用,年画的上色全部是靠手工彩绘,而其他地区的年画采用的是套色印刷,年画中有几种颜色就要刻几块版。”同样一张木刻版印制的年画,通过不同的艺人加工,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气质。因此每一

程必伦/撰文 袁蓉荪/摄影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古诗表现了华夏大地上欢度春节时,家家户户换上新的门神、年画,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早北宋时期,巴蜀大地上就已产生年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四川的绵竹年画。作为一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民间艺术,绵竹年画至今方兴未艾。

【川味年】

1968年的冬季,一夜大雪过的四川省绵阳市,积雪覆盖,显得格外安静祥和。在绵竹文化馆里,西南电力大队安装高压线路的工人被安排在这里暂住,因大雪他们没有出工。在馆内嬉闹时,有人不小心撞坏了木板墙,无意间发现了藏于其中的150多块绵竹年画的木刻版。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的文化馆馆长侯世武和老馆长黄宗厚,偷偷藏进文化馆夹墙中的清代木刻版。由于不懂年画,工人们将木刻版取出来,劈开当做薪柴生火取暖。当绵竹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闻讯赶到时,80多张精美的清代年画木刻版已被焚烧殆尽,仅剩74块得以保存下来。从那时起,作为一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民间艺术,绵竹年画的价值重新被重视起来。

因竹而兴盛的民间工艺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的西北缘,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充沛,气候温和,适合竹类的生长,因盛产绵竹而得名。在《绵竹县志》中记载:“古时绵竹盛产竹,品种20余,绵竹尤胜,叶细片多而不下垂,质柔……”

竹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造纸原料,据《绵竹县志》记载:“绵竹、白笳竹、笼竹凡十五种皆可造纸。”绵竹市也因多竹、竹节长且性绵的特点成为古时著名的竹纸之乡。绵竹盛产年画,与其曾经盛产竹纸有很大关系。“以竹造纸,明清极盛,全县有300家之众,年产各种纸千吨以上……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印为书籍,制为桃符,画为五彩神荼、郁垒,点缀年景。”《绵竹县志》中的这两段记载,清晰地道明了当时竹纸生产的盛况,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年画。竹资源的丰富带来了造纸业的兴旺,也带来了绵竹年画的兴旺。正如绵竹一位造纸工人所说:“绵竹年画为什么这么出名,就是做年画的纸质好嘛。”

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那时并不称作年画,而称“门神”或者“画帖”。宋代赵抃在其著作《成都古今记》中写道:“1月灯市、2月花市……11月梅市、12月桃符市。”北宋时期成都就有了专门销售桃符(春联和门神)的市场,而当时最受欢迎的便是绵竹年画和夹江年画,两个都是盛产竹和竹纸的地方。

从宋代起,绵竹年画逐年发展,明代时名气越来越大,到清代最为鼎盛。清中后期时,绵竹的年画艺人甚至自发组织了一个民间行会,取名“伏羲会”。行会下有年画专业创作人员900多人,大小规模不等的作坊300多家。这些作坊每家大约年产门神、斗方1000万份,按照门神4个小钱一对,斗方2个小钱一张计算,仅一家平均每年创造3000万个小钱的效益,可以买75万升米。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那时绵竹年画在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每年“伏羲会”还会举办两次行会,对各种年画进行评议。

每一幅年画都是“唯一”的

在绵竹年画产生的时期,中国已经有山东潍坊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和苏州桃花坞年画等著名的年画,绵竹年画又和这些地方的年画有什么不同呢?2012年初,我来到绵竹市远近闻名的年画村孝德镇射箭台村,采访当地有名的年画大师陈兴才。当时陈先生已经93岁高龄,仍然坚持年画创作。

陈先生跟我们介绍说:“中国各地年画的制作过程大体相同,主要用起稿、刻板、印墨、施彩等工序。首先由技艺娴熟、绘画功底扎实的画师完成线稿,然后将线稿反贴在木头上,雕刻成画版。刻版完成后,将调好的墨刷在木版上,铺上当地特产的粉笺纸,线稿的图像就印在纸上了。但绵竹年画同其他地方年画的区别便在这最后的工序,刻版在绵竹年画中只是起到轮廓的作用,年画的上色全部是靠手工彩绘,而其他地区的年画采用的是套色印刷,年画中有几种颜色就要刻几块版。”同样一张木刻版印制的年画,通过不同的艺人加工,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气质。因此每一幅绵竹年画都可以说是“唯一”的。

在代代相传中,年画艺人总结出了朗朗上口的要诀:“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一黑”即印黑线版,“二白”是用白粉填手、脸及袖口、靴底等处,“三金黄”是用金黄色涂铠甲、头盔以及其他金属部分,“五颜六色”是指用桃红、洋红、黄丹、佛青、品兰、品绿等颜色涂衣服等其他地方。色彩的运用和笔法是年画绘制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开相,即脸部彩绘。先用调成肉色(妇女和儿童只用白粉)的颜料敷在脸部,然后用鸳鸯笔(特质扁笔,一侧蘸水,一侧蘸色)彩绘两颊、眼皮、耳朵处,用羊毫笔蘸赭色勾面部鼻子、耳朵线条,接着再点睛,最后勾画眉毛、嘴巴。

绘画性强是绵竹年画区别于其他年画的显著特点,这也是受到川剧的影响。同样作为巴蜀艺术的重要符号,川剧为绵竹年画提供了题材丰富的画稿。绵竹的年画艺人间流行着一句话:“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绵竹年画中的很多人物造型都是取自川剧的剧目,如《西厢记》《诸葛亮》《西游记》等。一些幸存的清代绵竹年画,也为研究川剧的演变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绵竹年画的彩绘中还有一门独创的技法,称作“填水脚”(快的意思)。旧时的年画艺人一年要彩绘1.5万至2万幅年画,每天多达60幅。这种惊人的长期绘画,造就了许多技巧娴熟的画师。他们在为作坊老板赶做完活后,趁着收拾画案的工夫,利用残余的纸和颜料,寥寥数笔便完成了一幅年画,然后拿到市场卖钱。与按照要求绘画不同,“填水脚”是艺人随心所画,而粗犷、随意的笔法反而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细致作画的独特韵味。年画艺人的无心之举,却创造了绵竹年画中独一无二的绘画技法。

四川的《清明上河图》

在绵竹市文物管理所里,珍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迎春图》。它是清代年画艺人黄瑞鹄受绵竹富商之聘,历时半年完成的彩绘年画手稿。1979年10月,绵竹文化馆馆长黄宗厚先生,用40元现金征集表现绵竹春游祭祀的年画时,发现了这幅《迎春图》。

《迎春图》是清代彩绘年画手稿,一共4幅,每幅长150厘米,宽48厘米,以连环画的形式构成一幅长卷。年画描绘的是清代绵竹县城里百姓迎春游行的场景,生动呈现了当时绵竹街头的民俗和商业活动,被誉为四川的《清明上河图》。

按照画卷的内容,《迎春图》大致分为迎春、报春、游春、打春四个部分。画面中400多个造型各异的人物浩浩荡荡地走在大街上,有头顶托盘卖花生的、有刮甘蔗的小贩,有坐轿子的商人、有测字算命的郎中,人物丰富而生动。从这幅年画中,你还可以看到清代绵竹商业活动中较有特色的行业,例如一家招牌上写着“本号发卖川广道地药材咀片”的店铺。 当时的国药业又称咀片业,清末时期绵竹县有30多家。因为绵竹北通松潘和茂县,南接成都,东临绵阳,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川西地区重要的药材集散地。因此画面中的咀片业广告招牌又高又大,十分醒目,说明了这个行业在当时的繁荣。

在查阅资料时,我发现一些学者对《迎春图》有不同的看法。这幅年画目前仅有4幅,无论怎样对接也找不到每幅之间的接口。如第一幅后面的抬“三牲”和第二幅耍龙狮舞,找不到连接之处;第二幅结尾处骑马官员从砖坊出来,也无法和第三幅刚出门坊的台戏对接;第三幅结尾的《西游记》台戏,也不可能和第四幅的打春牛对接。黄瑞鹄是一位艺术功底深厚的画家,不可能创作一幅不连续的作品。有学者因此推测,《迎春图》或许远不止目前的4幅,也有可能是在几易其主的情况下,磨损边角经过了后人剪切。至今还无人能找到原因,这是《迎春图》留给后人永远的谜。

传统民间工艺还能走多远

2013年9月,为了撰写年画的文章,我再一次来到绵竹。遇到陈强的时候,他正在年画工作室里学习刻版。他是年画大师陈兴才的孙子。1999年,26岁的陈强为了谋生,放弃了年画这个行当,前往广东打工。他说上世纪90年代时,绵竹年画的销路极为不好,农村里大部分人都开始购买更为价廉的印刷品,绵竹年画也还未进入工艺美术品市场,不像现在这样被大众认同。在这段低潮时期,绵竹的很多年轻人都放弃了这一行当,远走他乡打工挣钱去了。

谈到为何又从事这一行当时,陈强说纯属偶然。春节他回家过年时,正好遇到一家电视台来拍摄绵竹年画的专题片。他思前想后,觉得制作年画是门手艺,老话讲“天旱饿不死手艺人”,就这样又重新开始学习传统绵竹年画的制作。

曾几何时,每当除夕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新的年画、对联,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安康。如今,年味不再,老房子的对开门也变成了公寓的防盗门。在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民间木版年画已成了濒危的艺术。

陈强说,在我们2012年采访完陈兴才的半年后,他就去世了。我想老人心里一定是欣慰的,孙子继承了他的手艺,将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在全球民间手工艺一片颓势下,陈强这样的年轻人燃起了希望。或许,在人们厌烦了印刷品的雷同和无趣后,还是会想起手工艺品的好,还是会贴着老祖宗贴过的年画,回忆往日年味的美好。

标签:年画 打春 笔法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时尚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