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集团总裁吴泓今日病逝 终年46岁
2009年08月21日 15:49凤凰网时尚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终年] [时尚集团] [吴泓] [病逝] [时尚]

涉及吴泓有两个理由:《时尚》是一份本土刊物,但是确实是很多人吸收外部思想的窗口。穿布拉达的是一个女人,但是堆砌《时尚》的却是一个男人。

80年代的北漂

1979年,恢复高考的第三年,作为应届毕业生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今天我们还能在江苏省吴江市芦墟中学找到相关的记录。 一个人以后从事了什么,人们总是要寻迹这个人之前是不是有相关的经历,那么吴泓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选修了“文字学”和“书法理论”专业。其书法获得过著名学者侯镜昶教授的指导。以后在担任《时尚》社长之余还出版过《吴泓书法作品选》,不知道有无利用“职务之便”。

1983年,基于当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吴泓被分配到北京《中国旅游报》工作。 《中国旅游报》是国家旅游局主管、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全国性行业报纸。面向各地的旅游局、相关院校、旅行社及航空公司。差不多10年的时间,吴泓从记者、编辑到新闻部副主任。

事后吴泓总结:严格来讲,我不是时尚人,我是一个出版人、传媒人。1993年之前我“不时尚”,我在旅游报社做积累。旅游行业是我们国家的窗口,我接触很多国外的潮流,因为旅游涉及到各个方面,对我们国家(观念上)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吴泓在《中国旅游报》时,还利用业余时间编著了《中国名胜古迹之谜》、《中国旅游文化大典》等,看名字颇为吻合当时的市场。 吴泓在报社结识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刘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张波,张波是羌族,看起来,这三人大概观点接近,较为投缘。 在《中国旅游报》的后期,三人主动接下了《中国旅游报》彩色印刷的月末版,以后《时尚》最初的立意应该就发端于这份增刊。虽然从后面的事看吴泓显然是颇有想法的人,但他的认识却总是能够获得报社的支持。 实际上吴泓在《中国旅游报》的经历颇为被外部看重,以后《时尚》的合作伙伴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在谈及当初合作的原因时说:《时尚》的团队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时尚圈中人……因为是搞旅游的,也容易接受新观念新知识,不会背上自己是专家的包袱而不思进取。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伴随着国门渐开,最初的时候同旅游相关,一些西方高端的商品和服务开始逐渐渗透进中国一线城市,但是当时却没有对应的媒体投放机会。而作为旅游类媒体的从业者,吴泓们无疑是认识到了这一机会。 吴泓向报社提出,希望创办那么一份刊物,他的想法得到了报社的支持。1993年4月22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接到新闻出版署的批文,准予发行杂志。报社将东单西裱褙胡同的一处仓房小院腾了出来,作为杂志的办公地点,又拨款10万元,作为开办经费,吴泓担任主编,参与者则是上述说的他的几个伙伴。

欢迎订阅凤凰网时尚电子杂志《摩登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