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直面ZARA质量门始末

2011年05月05日 23:07
来源:凤凰网时尚综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西班牙国际大牌为何屡屡“受伤”,下面的数据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从设计理念到上架,ZARA平均只需10-15天,而大多数服装企业需要6-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库存周转ZARA每年达到12次左右,其他运作一流的服装企业也只能达到3-4次,而国内大多数服装企业是0.8-1.2次;ZARA每年推出12000多款产品给顾客,运作一流的服装企业平均只能推出3000到4000款,而国内多数服装企业能推出上千款的寥寥无几。

“就设计而言,ZARA的基本模式是模拟甚至抄袭。正因为其极具破坏性的产业模式,势必会影响到其产品质量。”一位曾经在ZARA担任过高管的知情人士向新金融记者透露。

这些品牌大多将主要精力放在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上,如果生产是外包,产品的供应链就很长,而且过程组织比较复杂,如果压价(做工)低,管控不周密,出现问题则是肯定的。“就ZARA而言,这次质量问题实际就是供应链管理问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王同直言。

王同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是肤浅的

因追求时尚,单款产品货量就会减少,这样一来,生产加工的成本就会变高,而且时效性也开始增强,会对生产、质量控制都不利。

新金融观察报记者 淮纯菊

服饰质量不合格对人体的影响:

pH值不合格,会对人体的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超标者甚至导致皮肤过敏等反应,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其次是摩擦色牢度不合格。尤其是深色商品更为严重,穿着过程中,容易通过人体的汗腺进入体内,造成过敏反应等,还容易将其他浅色服装染色,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另外,纤维含量、标志和使用说明以及缝制质量等项目也不合格。

网民舆论态度:两极分化

在某知名点评网站上,网友们对ZARA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态势。拥护者认为:“试衣服非常方便”,“样子很新潮”,“价格也还算适中”。“挑刺儿”的网友则言辞激烈,一位网友留言道:“ZARA的特点相信无人不知:时尚多变的造型,烂到令人发指的材质。”还有一位名为“COCO爱美食”的网友将国内ZARA和国外ZARA进行了比较,“国内的ZARA好像质量不是特别好,洗的时候要非常小心。而我在国外买的ZARA风衣从来都是直接扔到洗衣机里,然还扔到干衣机里烘干,出来一点问题都没有。这让我不得不怀疑是不是中外标准不一样?”

ZARA态度:负责人休假不接受采访

针对ZARA羽绒服的问题,记者昨日试图就此事对ZARA在中国的销售公司进行采访,但最后却无果而终。这款外套标称的生产商为飒拉(商业)北京有限公司,记者打电话到该公司总机后被告知,采访需要和上海总公司方面联系。而位于上海的公司方面则告知记者,相关负责人正在休假,不能接受采访。

不重视消费者投,ZARA集团漠视媒体监督

ZARA是西班牙Inditex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零售品牌。ZARA是其中最有名的品牌。ZARA创于1975年,目前在全球62个国家拥有917家专卖店(自营专卖店占90%,其余为合资和特许专卖店)。尽管ZARA品牌的专卖店只占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数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销售额却占总销售额的70%左右。ZARA作为快速时尚(Fast Fashion)模式的领导品牌,声名显赫,利润丰厚,真可谓是“名利双收”,ZARA显然成为赢利性品牌的典范。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时尚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时尚",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杨婷] 标签:工商局 ZARA 质量 zara 质量门 1975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