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岁一哭荣”的心理解读:是怀念还是自我感动


来源:凤凰网时尚

导语:对于很多网友来说,4月1日的“愚人”属性似乎逐渐淡化,而对张国荣的怀念之情却一年比一年更浓烈,特别是社交网络的风行,让怀念张国荣成为这一天不能错失的一个“仪式

导语:对于很多网友来说,4月1日的“愚人”属性似乎逐渐淡化,而对张国荣的怀念之情却一年比一年更浓烈,特别是社交网络的风行,让怀念张国荣成为这一天不能错失的一个“仪式”,有人把这样的情况概括为“一岁一哭荣”。

粉丝自发纪念张国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于怀念张国荣的怀念分成了3类:粉丝发自内心的追忆,网友习惯性的跟风,还有“营销号”借机的炒作。最大的问题是,在这个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怀念一位传奇巨星,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让人挑不出明明白白的错处。于是,不关心张国荣的人依旧不关心,而关心张国荣的人却为此互相撕扯了起来。

如果说怀念一个人也需要资格的话,那么,那些了解并深爱他作品的荣迷无疑是最有资格的那个群体,然而,当个人具有私密性和仪式感的怀念,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潮流的时候,多多少少会让人皱起眉头:怀念本来发乎于心,亦不需要在某个日子进行。如今不仅成了大众的“狂欢”,甚至出现了营销号用张国荣赚流量的情况。甚至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哥迷”,这大概是不了解张国荣和他的粉丝群体杜撰出的称谓:哥哥的歌迷和影迷,简称为“哥迷”。这样的”头衔“恐怕让不少资深的粉丝觉得哭笑不得。

抛开这3类人中最具“资格”的粉丝和最让人不齿的“营销号”,大量的“中间群体”却成了最积极参与纪念刷屏的一群人,甚至可以说,正是无法计数的网友刷屏,才营造出“一岁一哭荣”的网络奇观。然而,正如青年作家蒋方舟所形容的那样:我有种感觉:任何情感一旦被组织化,就有宗教化的嫌疑。组织中的所有人进入了一种接近幻觉的自我感动,看到谁都亲切,任何一句话都觉得说中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蒋方舟所提到的这种感觉,有一个拗口的专有名词,叫做“刻奇”,德语原文是“Kitsch”。根据景凯旋在《大众的坏品味》中的叙述,这个词的原义是“涂抹”,指在三明治上抹上一点精美的东西,用来抚慰受到伤害的孩子。后来,作家米兰•昆德拉把这个词上升到心理学层面,他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这种感情:“第一种眼泪说:看见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着,多好啊!第二种眼泪说: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这其中,“第二种眼泪”就是典型的“刻奇”心理:在某种特定的氛围下,被自己及彼此感动。

这种情绪并不只停留在文学作品里,也不只出现在对张国荣的怀念中,蒋方舟曾经提到自己参加过一次台湾女作家三毛的读者分享会:到场的以女性为主,每个人都视三毛为灵魂知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所有人都讲述着关于“心灵与爱”的故事,轻声说着散文诗里才会出现的词汇,让你觉得在这种场合下问旁边人一句“一会儿去哪儿吃饭?”是一件不雅而亵渎的事情。

媒体人萝贝贝总结说,在刻奇的纪念中,公众对张国荣的印象变得简单粗暴和标签化。张国荣=哥哥、风继续吹、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人物被抽象至此,彻底就是一场消费,消费的对象已经不是这些人本身,而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

在关于张国荣的纪念文章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细节:他是好强的人,他不喜欢被人乱讲,特别想要好起来,医生说他可以喝一点点红酒,没有问题,但是他一点也不喝。

不喜欢被人乱讲的张国荣,想必也不希望对于自己的怀念成了一场论战。转发一条留言只需要1秒钟时间,发几张照片和一句“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也不会超过1分钟,甚至看一部存在硬盘中的电影也不过1个多小时……纪念很简单,但保持真诚很困难;纪念很重要,但借着纪念感动和美化自己很没必要。

[责任编辑:闻捷]

标签:张国荣 怀念 刻奇

凤凰时尚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