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性惊厥是不少父母所害怕的问题,关于小儿热性惊厥时如何处理在一些儿科论坛上也有争议。有人认为,为避免舌头受损应让孩子上下牙之间用勺柄或其它物品隔开,另一些人认为不该强行使用外物隔开。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大众而言孰是孰非,难以判断,因此凤凰健康也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姜玉武教授,解答小儿热性惊厥该如何处理。
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科神经学组秘书、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智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热性惊厥的临床分型有哪几种?
FS首次发作年龄多于生后6 个月至3 岁间,平均18~22 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 岁后不再发作。根据临床特点可以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单纯型:发作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无局灶性发作特征;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5min;24h之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仅发作1次。此型占热性惊厥的75%。复杂型:具有以下特征之一:发作时间长(>15min);局灶性发作;惊厥在24h之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发作≥2次。
诱发因素主要有哪些?
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发生中起关键因素。环境因素,如病毒和细菌感染是热性惊厥的重要促发因素,其中以病毒感染更为多见。疫苗接种发热是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某些疫苗更易引发热性惊厥,尤其是减毒活疫苗(例如麻风腮疫苗)以及全细胞制备疫苗(例如全细胞百日咳疫苗)。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疫苗接种后的热性惊厥与远期癫癎的发生相关,根据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指南,热性惊厥并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第一次热性惊厥后,总体仅有约30%患儿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过程中会再次出现热性惊厥。这种热性惊厥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①18个月龄前发病;②热性惊厥发作时体温小于38℃;③热性惊厥家族史;④热性惊厥发生前的发热时间短(小于1h)。具有所有危险因素的患儿,76%将出现再次出现热性惊厥,上述危险因素都没有的孩子仅4%会再次出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大多数智力运动发育良好,即使是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其远期智力运动和行为与同龄儿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关注全球华人健康
本期责编:晏霏霏
邮箱:yanff@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