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展的由来?
媒体和艺术的结合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先例。空白展的由来是因为《北京青年》周刊的一个建议——想要做一系列有关“白”的活动。
我想提出一个概念,比“白”更高一点的概念,随之与策展人、艺术家的沟通过程中产生一个“空白”的提法。
我所指的“空白”比传统意义上的白衣服、白开水、白颜色等等更多了一些想象力、创造力和互动性,也对传统意义上的“白”有一定的批判。
它是大众的,更具有活力的,其实,对那种精英人群中流行的所谓精雕细刻出来的极简主义是蔑视的。它应该更贴近年轻人,我认为它一定是朴素的。
所以策展人提出,这是一个活泼的、互动的、五颜六色的“白”。
你所理解的“空白”是什么样的?
我对思维上的空白比较敏感。“读书之际,不时中缀,非因兴趣索然,恰恰相反,乃由于思绪、兴奋、联想翩然而至,此景未曾降临您身吗?一句话,您不曾抬头而读吗?”就象罗兰·巴特说的这句话,我所以为的空白是纯感觉性的。视觉方面我对大幅面的宣纸比较感兴趣,对于白颜色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喜好。
作为“空白展”的创意总监,你的创意从什么地方来?
这个创意不是一个人的,随着参与的艺术家慢慢进入状态,有些想法的产生是让人异常兴奋的——比如,一个纽约年轻艺术家创作的一个有关气味的作品,通过味道展示对“白”的生活方式的联想,使展览从三维衍生到四维。
所以,这个展览是一群人智慧的结晶,我仅仅是一个笔录员。
作为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你会为展览准备哪些作品?
这段时间构思了好几套方案,作品形式主要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装裱工艺,作品内容仍然没有最后敲定。本来刚开始也有一些有意思的想法,但随着展览筹划的深入那些想法不断在更新,艺术创作是一个过程,随着不断的反复它会变得越来越纯粹。
在众多的参展作品中分为可视性和非视觉性两种,我的作品一定会介乎两者之间。
你们所倡导的“空白”容易于人所理解么?
视觉性的作品可以一目了然,非视觉性的作品会有一定量的文字解释,所以说展览不是曲高和寡的,它是一座桥梁,有助于观众对于当代艺术的进一步了解。其实大部分观众对当代艺术有很大程度上的误读,艺术应该是很贴近生活的,只是作品和观众之间缺乏沟通的媒介,我希望“空白”展能起到这个作用,告诉观众,当代艺术不是象牙塔。
你对“空白”展有哪些期待?
“空白”展不会给人留下过多的视觉记忆,我更希望它变成一个谈资,启发人们对于事物,比如“白”有更多元化的思维。也许,人们从“空白展”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品质。
编辑:
杨玉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