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理新华村非遗传承人寸光伟:教会徒弟饿不死师傅


来源:春城晚报

人参与 评论

【大理新华银匠:用银饰敲响世界之门】鹤庆县新华村,从唐代南诏起就开始从事金、银、铜等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世代相传延续至今。由于在传承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杰出贡献,2013年,寸光伟被鹤庆县政府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称号。

【大理新华银匠:用银饰敲响世界之门】鹤庆县新华村,从唐代南诏起就开始从事金、银、铜等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世代相传延续至今。随着鹤庆旅游的开发,鹤庆的手工银饰的独特性成为新华村乃至鹤庆文化体现。新华匠人正在用精湛的手艺,绵延千年的传统文化,敲响走向世界的大门。

“云天起云鹤,大翼飞腾九万里;石寨开石门,小锤敲过一千年”。这是鹤庆新华村石寨子雄伟的门楼上的对联。在阳光闪耀着碎银子的白亮光泽中,新华村收获了白银和“真金”——村民富了。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新一代艺人也产生了新的困惑。“现在村里的不少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这项手艺了,如果这样持续下去,银都文化将如何传承?”说这话的是新华村37岁的非遗传承人寸光伟。

睡过马棚的“小银匠”

当我们进入石寨子时,整个村庄到处是小锤的叮当声,像水珠喷涌,像玉珠落盘——那是新华匠人们打制银器的声音。街道两旁、村间邻里,到处商铺林立、银光耀眼夺目,在这里,你看到的除了银器还是银器。

据《鹤庆县志》记载,新华村从唐代南诏国时期就有人从事金、银、铜器手工加工工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昔日,新华艺人外出做活都挑着一个挑子出门,挑子的一头是一只手拉风箱,另一头是一只竹编篮子,里面装有几把小锤、小錾子、火烙铁等简单的工具和行李。为生活所迫,他们走一路、干一路,哪里有活做,就在哪里落脚,足迹遍及云南、西藏、贵州、四川、广西、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与云南接壤的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的部分地区。

回忆起走村串寨的那些日子,寸光伟记忆深刻。从小就喜欢制作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他,15岁就能独立打制杯、壶、碗等简单器皿。“记得15岁那年跟随哥哥到红河州制作手链、腰链等民族手工艺品,在一户人家,由于没有房子住,不得不睡在马棚里,半夜三更时常被马叫声惊醒。”

1993年和1994年,他随兄长到四川省甘孜州和西藏拉萨制作藏族生活用品、装饰品、收藏品等。在此期间,他曾多次拜访当地的手工艺名师,学习工艺制作创新能力,只有17岁的他已准确地掌握了手工艺饰品制作的精髓。

传统中注入“新鲜血液”

2000年以来,鹤庆通过积极建设旅游小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村民们开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新华村的民族传统手工艺逐渐形成了“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厂,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生产格局,许多人还在村中开起了商铺,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牌子,银碗、银筷、手镯等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法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家。

“根本不用担心产品卖不出去。”市场的拓展变化对寸光伟而言同样感同身受。每天起床,打开电脑、登录QQ是他必做的一件大事,看最新的金银价格,和客户联系订单、发货等,完全是订单式生产。

由于在传承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杰出贡献,2013年,寸光伟被鹤庆县政府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称号。

银器文化传承的困惑

寸光伟从21岁开始就收徒弟,最多时甚至到了20个。记者采访当天,在他家作坊里打制金银铜器的徒弟有8个。“平时就10个上下。”寸光伟仍然担心用工短缺。他介绍,从收徒弟到出师,至少要3年时间。徒弟进门后,第一年是没有工资的,主要是教他们掌握基本功,等到两三年后能基本完成一些器皿、饰品的制作就开始发工资了,每月工资四五千元不等。

虽然有这样的收入,但很多年轻人还是不愿意从事这项手艺。“每天都叮叮当、叮叮当地,如果不专心就会觉得很枯燥。”寸光伟说:“最重要的是,年轻人嫌赚钱慢。”他担心“年轻人都跑去做生意、打工而不愿意做手工艺,新华村的核心内涵或许也将失去”。

“所以,我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希望新华村的年轻匠人越来越多,把新华村的银器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徒弟越多,师傅会更好过。”寸光伟笑着说。

记者 张大升 秦蒙琳 摄影报道(春城晚报)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郭小璇]

标签:新华村 光伟 遗传 旅游 凤凰旅游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