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装箱临时住宅
集装箱临时住宅也是灾后一种重要的临时居住方式,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我个人认为采用集装箱作为现成的建筑材料在此次灾后临时居住安置中将是比较合适的一种选择。原因如下:
一,集装箱现成的单元式模块为临时建筑提供了最简单可靠,并且可以批量生产的坚固的建筑基本结构单元。
二,集装箱可以尽可能的重复使用。在城市重建完成之时,临时建筑中的居民重返家园之后,集装箱仍然可以重新返回码头用作货运,也就是说从根本上不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更不用考虑对临时建筑弃用之后带来的废弃材料的回收销毁这一环节的费用。因此,这一方式除去集装箱安装和运输成本之外,临时建筑的主体结构造价几乎为零。
三,集装箱的尺寸规格统一。由于按照国际通行的工业运输标准生产,四角都有吊装件,因此所有国际社会所提供的建造吊装技术设备都可以在此次灾后临时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使用,而无需再次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技术设备支持,节省建造环节的研发过程。
四,相对帐篷或其他有机材料制作而成的临时建筑,集装箱更容易打扫和消毒以保持清洁(可直接使用高压水管冲洗表面),这对于灾后临时安置区可能爆发的瘟疫或流行传染病的可能也降至在较低的水平。
实际上,使用集装箱作为临时建筑的主体材料并不是笔者作为一个建筑师的突发奇想。在西方一些国家已有实际建成的案例,荷兰由于住宅紧张,曾大量的将集装箱改造成为学生宿舍供学生居住。另香港作为一个物流业发达的港口城市,也有大量的废弃集装箱,当地的因城市建设所使用的临时工人住房大多采用集装箱改造而成,而香港街头的临时售卖部、便利店采用集装箱作为建筑也非常常见。2004年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香港中文大学对香港集装箱建筑的研究一书也详细的介绍了集装箱建筑的形制和建造办法(有关建造的具体事项留做下一步实际建造时讨论)。这些资料以及实际改造项目也为本次灾后安置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建造经验。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进行灾后临时安置建筑的建造都不只是建筑师提供单方面的技术和建造知识就能解决问题,事实上,选择建造方式还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根据当地的区域地理如何调配社会物质和人力资源。这也是我认为集装箱方式比较符合此次灾后安置建设的原因。以下是对采用“集装箱”方式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关于“集装箱方式”的区域地理分析
现汶川地震受灾主要城市分部在两条主要的国道沿线,即108国道和317国道沿线。108国道串接其成都、广汉、德阳、绵阳等重要的工商业城市,317国道从都江堰市开始串接起都江堰市,映秀镇、汶川县等受灾较严重的中小型乡镇。
编辑:
周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