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 | 了解了才知道,我国其他民族的服饰如此有趣(下篇)
时尚
时尚 > 女人天下 > 正文

民族服饰 | 了解了才知道,我国其他民族的服饰如此有趣(下篇)

原标题:民族服饰 | 了解了才知道,我国其他民族的服饰如此有趣(下篇)

接上篇

今天的文章接上篇民族服饰文章,了解一些我们平时不曾了解的少数民族。


基诺族

基诺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7个特有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基诺语,基诺"是本民族的自称,可释意为"舅舅的后人"或 "尊重舅舅的民族"。过去汉语译为"攸乐",故又习称其居住的基诺山为"攸乐山"。

基诺男子通常上穿无领无扣对襟黑白花格麻、布褂上衣背面正中缝上一块方形红布,上绣一朵美丽的太阳花(说是孔明的八卦图案),下身着白色或蓝色宽大长裤或短裤,扎宽布腰带。新中国成立前,多数男子头顶留三撮头发:中以纪念武侯,左右以怀父母。有的说,左为父母留,右为自己留。

女子上身穿无领镶绣对襟杂色小褂,下系镶红边黑色前开合短裙,现在也有改穿长裙的。基诺妇女习惯裹绑腿、挽发高髻,她们头上还戴有白厚麻布,后披翅长及肩部的披风尖顶帽,显得既庄重大方又活泼俏丽。过去男女均赤足,喜欢嚼食槟榔或用花梨木黑汁染牙。男女皆两耳穿孔,内塞竹管、木塞,以耳孔大为美。

基诺族砍刀布镶彩条女上衣

基诺族砍刀布镶彩条女裙

基诺族镶彩条挑花绣女肚兜

基诺族砍刀布男上衣

基诺族砍刀布男裤

基诺族砍刀布挂包

基诺族砍刀布挎包

毛南族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毛南语。

毛南族服饰与附近的壮族、仫佬族相似,男女都喜欢穿着蓝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对襟衫,忌穿白色衣服,只有丧事时才穿。男装称为五扣衣,不镶花边。它的特点是有五颗晶亮的铜扣,所以毛南语称"骨娥妮",意即五颗扣的衣服。领扣一颗,右襟三颗,和领扣垂直相对,肚脐位置还有一颗,下面开襟。衣服口袋缝在右衣襟里不外露。盛装时头缠黑头巾,长约八尺。从左至右有规律地缠在头上,头巾一端有布须,露出头顶,走起路来,布须抖动,形似小羊角,故称羊角巾,毛南话叫"挂爪"。盛装时还要腰缠八尺长的黑色腰带。腰带的两头用红、绿、黄、蓝、白绒线镶成锯齿形的布须。缠腰两头有颜色的布须外露,下面穿宽筒裤子,脚穿白底黑面的布鞋。

毛南族妇女多穿青色或蓝色右襟上衣,女装最大的特点是镶有三道黑色花边的左开襟上衣和裤子。衣服大多数是青色或蓝色的布料,配上银饰和顶卡花,穿着端庄秀丽,朴素大方。姑娘们还系上一小块长方形的围腰,上边绣着美丽的花纹图案。配上银饰手镯,蓝白相衬。


毛南族黄底对凤瓶花纹锦

毛南族绛色底对凤瓶花纹锦

毛南族深蓝底凤鸟狮子纹锦

毛南族黄底对凤飞龙瓶花纹锦

独龙族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我国尚保存着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特征的少数民族之一。旧称"俅人"。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坦露左肩右臂。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以前有纹面的习俗。男女不戴帽 多披头散发赤足。现在服饰已有了较大改观妇女仿傈僳族穿长袖衣裙并佩戴彩色料珠链串男子喜欢挎腰刀弩箭。

独龙族布毯

保安族

保安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

保安族起先与蒙古族相邻而居,服饰与蒙古族相似。受藏、土族的影响服饰有所变化:男女在春、夏、秋三季穿长衫、戴礼帽,有的男子还穿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脚穿绣花鞋,服饰色彩比较鲜艳。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保安族迁徙到今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地区后,与回族、东乡族、汉族密切往来,及生产生活的需要,保安族服饰又有了明显的变化。平时男女喜欢戴白色或青色的无沿帽,穿白布衫,套青布坎肩。逢节庆时,男子一般头戴礼帽,身着黑色条绒长袍,这种长袍比藏族穿的长袍稍短,饰有不同宽度和色彩的"加边",外束腰带,系腰刀,足穿高筒靴。女子则穿过膝的长袍,外套深色的坎肩,饰有花边。

如今,保安族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用白布或黑布做的一种圆顶布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军便服或夹克。女子喜穿色彩艳丽的右衽上衣、长裤,外套坎肩,并嵌有花边;一般戴盖头,通常少女戴绿色的,婚后戴黑色的,老年戴白色的。

保安族女子的服饰与头饰

保安族男服

保安族黑贡缎刺绣女夹袜

保安族男士袜后跟绣片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 。鄂伦春族人的服饰也充分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色。鄂伦春妇女加工的狍皮结实、柔软、轻便,为了适应寒冷气候和狩猎生活所创制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独具匠心,别具特色。狍皮衣,鄂伦春语叫"苏恩",多半保持狍皮的本色,用狍筋搓成细线缝制,形式多半为右偏襟长袍,身上装饰"弓剪形"、"鹿角形"、"云卷形"等图案,既美观又结实。鄂伦春族的狍头帽,戴上去很像一个狍子头,既生动又逼真,而且很保暖,非常精巧别致。

鄂伦春族狍皮窄袖女袍

鄂伦春族狍皮对襟坎肩

鄂伦春族狍皮套裤


鄂伦春族狍头皮帽


鄂伦春族黑色女毡帽

鄂伦春族狍皮狩猎手套


鄂伦春族鹿纹绣花手套


鄂伦春族鹿纹狍皮挎包

哈尼族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哈尼族喜用藏青色土布做衣服,土布漂染是将靛青染料放入一个容器,加水和酒溶解,七八天后开染。染后将布浸泡在牛皮制作的胶水中,用清水漂洗晒干。有些地区,洗一次衣服要重染一次,以保证色彩鲜艳。

哈尼族男子头裹黑或白色包头,老人戴瓜皮帽,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穿布鞋或用木板、棕绳制作的木板鞋。西双版纳的哈尼族男子身穿右开襟上衣,沿大襟镶两行大银泡。哈尼族男子头裹黑或白色包头,老人戴瓜皮帽,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穿布鞋或用木板、棕绳制作的木板鞋。西双版纳的哈尼族男子身穿右开襟上衣,沿大襟镶两行大银泡。

女子的服饰各地各有特色。红河地区穿右开襟无领上衣,以银币做纽扣,下穿长裤,着盛装时外加一件披肩,有的还系花围腰,打花绑腿。在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及裤脚上,都镶有几道彩色花边,坎肩则以挑花做边饰。穿高筒尖头绣花鞋。西双版纳和澜沧一带的妇女,下穿长及膝盖的折叠短裙,打护腿。平时多赤足,喜庆节日爱穿绣花鞋。女子蓄发编辫,少女多垂辫。岁数较大的妇女把辫子盘于头顶,用黑或蓝布缠头,或戴自制的帽子。帽上镶小银泡、料珠,或是垂下许多丝线编织的流苏。也有的喜爱用银链和成串的银币、银泡作胸饰,戴耳环和耳坠。澜沧的妇女喜戴大银耳环。

哈尼族六层靛青色女衬衣

哈尼族十三层靛青色女上衣


哈尼族僾尼靛青对襟女上衣


哈尼族僾尼挑花挎包

(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资料来源于网络)

当然,我只是从我们国家56个民族中挑选了几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还有很多很漂亮的其他民族的民族服饰,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上网或者去图书馆了解一下,你会发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包括服饰,饮食,习俗等等,很是有趣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