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抱歉让你们失望了,但她跟《小欢喜》刘静并不像
时尚
时尚 > 女人天下 > 正文

咏梅:抱歉让你们失望了,但她跟《小欢喜》刘静并不像

文 | 嘻嘻

看完《小欢喜》这部剧,刘静这个角色,满足了太多人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幻想。

没有童文洁的急躁焦虑,也没有宋倩的强势控制欲。 她总是温婉知性,大方得体,遇事不急。稳妥处理各种问题,是剧中不可或缺的调和剂。

“刘静”这么讨人喜欢的,功臣除了编剧,当然还要归功于她的饰演者:咏梅

今年初,咏梅凭借在影片《地久天长》中的出色表现,在柏林电影节,摘得了银熊奖的影后桂冠。

今年柏林电影节上,咏梅得知自己得奖的一刻

同样的文静气质,同样的宠辱不惊,咏梅本人一定跟刘静很像吧?多少人曾这么想。

但深入了解才会发现,她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酷girl”。

咏梅,她并不是你想象中“刘静”的样子。

骨子里的酷,与生俱来

1970年,咏梅在呼和浩特出生,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人。

奶奶给她起的名字“森吉德玛”,是仙女的意思。 “咏梅” 是喜爱诗文的父亲,给她起的汉语名。

咏梅的父亲,是对她人生有着最重要影响的人。在她看来,他是一个活的特别有“尊严感”的人。

父亲是机械工程师,早年很多人“下海”做生意赚大钱的时候,就有人出高价请他给画图纸。

虽然答应下来,就能轻松赚得比工资高很多倍的钱,但是父亲却果断拒绝了。

在他这里, 钱不是要赚的越多越好,而是要赚的让自己觉得舒服。

相对于物质丰富,他更看重精神满足。所以从来不会为了金钱和名利,而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在父亲看来,没有钱不是穷,真正的穷是人格和思想上的匮乏

从小,他对咏梅的教育也是这样:不要追求“赚大钱”的物质,而要满足“多读书”的精神。

他告诉咏梅 “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不要跟着大家混,不要盲从” 。

活得有尊严有温度,比活得有钱更重要。

父亲这种很“酷”的人生观和金钱观,也深深的影响了咏梅。

以至于她现在回想起来,说自己的“不合群”,应该就是当时在父亲的影响中埋下的。

没错,从先天的性格和长相来看,咏梅都是偏向内敛和安静的。

但你能想到吗?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她,最喜欢的,可是重机车

她曾骑着自己那辆酷劲儿十足的黑色重机,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享受着速度带来的快感。

重机车,类似这种↑

脑补一下咏梅在高速路上飞驰的画面

外柔内刚这句话,大概就是用来形容咏梅这种女子的。

外表虽像一朵安静的花,在温室里出生成长,不争不抢,自有人来遮风挡雨。

但骨子里的“酷”劲儿,才是她赖以生存的土壤。

蒙古族人的率性洒脱的基因,加上父亲的教育和熏陶,她明明是草原上一株倔强的草,不为疾风更不为野火折腰 。

喜欢摇滚的她,遇到玩儿摇滚的他

不是所有的酷女人都喜欢摇滚,但是喜欢摇滚的女人,基本都很酷。

咏梅就是这样。

她说“我很喜欢摇滚乐那种纯粹有力量的东西,哪儿都不假,没有一点虚伪的东西。

机缘巧合,在20岁左右的年纪,她成了摇滚乐队黑豹的《Don't break my heart》那支MV的女主角。

MV中的咏梅

也是因为摇滚,让她遇到了人生伴侣,爱摇滚也玩儿摇滚的男人——栾树。

这位黑豹乐队的前成员,王菲的初恋,活得也不是一般的酷。

和栾树结缘相识,再携手走进婚姻,他们的爱情也像摇滚一样,简单直接,真实自由。

当年因着种种原因,栾树退出了黑豹乐队。

喜欢马术的他,在北京郊区自建了一个马场。 咏梅就和他一起,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环境里,养马、采摘、听音乐……

这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自由生活,两人过了七八年。这也是咏梅日后回忆起来,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那几年,郊区马场的生活条件有限,两人的经济有时也会陷入危机。有朋友劝栾树给别人写写歌,这样就能很轻松赚到钱。

咏梅非常认可栾树的才华,但也不想让栾树的才气被过度消费和浪费。

她说“小栾的才智是上天给予的、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不是每一刻都会有灵感出现,我有信心和他一起等待那个时刻,也许很快,也许是一辈子,不急、也急不得。”

两人至今已经携手走过二十几年,咏梅对爱情和婚姻都看的很透彻。

生活一直在变化中继续,对于未来,虽然未必一帆风顺。

但两人必定因着爱和对婚姻关系共同的认知,可以相伴一生。

结婚二十多年,他们都没有孩子。

“我跟孩子没有缘分……开始的时候我不成熟,我觉得我还做不了母亲,但在我觉得我完全可以做个母亲的时候,很想要孩子的时候,孩子不来,然后这个事情我已经接受了,我把它想明白了,因为做一个演员,创作也可以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新闻晨报》 人物记者:黄佟佟

咏梅笑着说,他们有信心到白头。

24年,从配角到影后

1995年,千里之外的柏林,华裔女演员萧芳芳,凭借电影《女人四十》,成为了柏林电影节的第二位华人影后。

同年,刚入行的咏梅,第一次担任主角的电视剧《牧云的男人》上映,但反响平平。

之后近十年,咏梅出演的几乎都是配角,作品也都让人没有太大的印象。

直到2004年,一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的热播,才让饰演女二号肖莉的咏梅,初尝到了一些走红的滋味。

电话被打爆,片约不断。随着名气的增加,她感到自身的欲望也在膨胀。

“我觉得太过赤裸裸的欲望挺丑陋的,我已经生理反应不舒服了。”

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引,很快,她就主动把这种苗头熄灭了。

从这一年开始,她将电话设成了呼叫转移,想找她只能通过短信。但是回复与否的主动权,她放在了自己那里。

在此之后的又一个十年,咏梅的影视资源好多了,可接到的角色大多还是配角。

但她可从来不被走不走红绑架,始终很酷:“现在很多人说,你一直在演配角,我特别不喜欢这种口气,这就是放大了那种功利”。

对于很多人真心为她的演艺事业着急的人,她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回应:“我在等着那个属于我的角色,我不急你也别急”。

在过分注重名利的演艺圈里,咏梅用她的方式证明着自己。

时间证明,她有多正确。

她等到了四年磨一剑,同样不急的导演王小帅。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咏梅和《地久天长》互相成就。

她成为张曼玉萧芳芳后,第三个在柏林电影节上“擒熊”的华人女演员。

第一次在电影中出演女一号,就获封了国际影后,她说自己是幸运的。

但是这份所谓的幸运,也是咏梅用自己不争不抢、不急不躁的24年配角生涯,慢慢积累赢得的。

张弛有度,把控自己才叫酷

“想好了,喜欢,去吧”,这是咏梅做任何事的原则,有主见而且有执行力。

对认可的事儿,再难也要认真的做好做完。对不认可的事儿,再容易再赚钱也不能让她妥协。

有过辉煌,同时能不被名利诱惑,不放大欲望。说起来容易,做到太难。

从《中国式离婚》到《地久天长》,事业上该得到的,咏梅都得到了。

像她说的 “15年没接过电话,但也没错过什么”。

前段时间一直在讨论的中年女演员的危机,咏梅曾在采访中用了“愤怒”一词表明自己的态度。

但她也理性的知道,光有愤怒的态度,改变不了当前冰冻三尺的大环境。 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有能力有机会发声,从而再去影响更多人。

把自己的演技打磨的更加精湛和纯粹,让更多的观众和导演看到,总有一天好的剧本和角色都会找来的。

这种方法可行么?从柏林拿回来的那尊可爱的银熊奖杯,已经给出了答案。

抱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的人生态度,咏梅工作生活两不误。

没有工作的时候,她就读书、听音乐、看电影,专心的享受生活。

“我的等待,我的不发声,不代表我认同”。对咏梅来说,自由是想做就能做,也是不想做就不做。

不主动争取什么,但却处处掌握了主动权。

至刚无欲的梅花,春天百花齐放的时候,它不去争艳,而是默默蓄力。等到寒冬百花凋零的时候,它才“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

懂得收敛,懂得绽放。梅花是这样,咏梅更是如此。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能把控自己,这才叫酷。

人如其名的咏梅说过,“我的外形很传统很柔美,但我的内心一定是最酷的,我的内心是很酷很酷的”。

是啊,这样的女人,真的很酷。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