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都如何讲“微生态护肤”的故事?

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都如何讲“微生态护肤”的故事?

曾有业内人士分析,全球化妆品行业原料、技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大致走过了4个阶段。从最开始直接把未经化学处理的动植物、矿物成分作为化妆品;到以乳化和包裹技术为基础的化妆品出现;紧接着是以植物提取技术与化学合成技术相结合生产的天然材料制成的纯净化妆品风行;再到生物发酵技术、仿生技术、”微生态护肤“等概念发展成为当下的行业热点。

那什么是“微生态护肤”呢?皮肤微生态,指的是人体皮肤表面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平衡的状态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砖泥结构”的皮肤屏障之外的另一道“城墙”。而“微生态护肤”,简而言之,就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让“城墙”变得更加牢固。

聚美丽在近期的文章中已从皮肤问题研究、技术应用以及原料的应用进展等方面介绍了“微生态护肤”的理念,本文以及后续的系列文章会从品牌角度,分析介绍跨国公司、本土规模企业以及新锐小众品牌各自在“微生态护肤”领域的进展。

其实前几年,业内还在讨论“微生态护肤”究竟是不是伪概念,但是据统计,近年来微生态成分及概念名商品备案量增长迅速,其中以微生态命名的商品尤为突出,从2019年的1.6%上升为2020年的2.8%;根据英敏特的数据显示,66%的中国女性消费者称自己知道并购买过益生菌护肤品;同时从下图统计的近几年全球微生态护肤品上市数量上来看,“微生态护肤”的概念算是妥妥地火了。

△数据来源Mintel

目前已知的微生态护肤的三个方向,一是添加“益生菌”,但是由于技术和政策因素并不是直接添加活菌,大多是益生菌的碎片或萃取物;二是添加“益生元”,即“益生菌的食物”,把益生菌“喂饱”,以促进微生态平衡;三是添加“后生元”,即菌群的代谢产物,如保湿因子、蛋白质、 有机酸等,分别产生作用。

事实上,把益生菌的代谢产物或溶胞物添加到化妆品中已有30多年的历史。早在1980年,SK-II推出的“神仙水”(护肤精华露)中添加的核心成分Pitera(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产物滤液),就是微生态护肤的第一款代表性产品。

“微生态护肤”的观念之所以能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获得市场追捧,可以说,和以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为首的这些行业巨头的大力推动不无关系。本文将围绕产品、成分、科研成果等角度分别介绍几大跨国公司在微生态领域产品端的研究重点和各自的优势。

欧莱雅明确“皮肤微生态”为集团研究重点

2017年,欧莱雅集团发布报告《An Eye on Research》,将皮肤微生态列为四大研发焦点之一。

2019年,欧莱雅发布“肌肤微生态”研究报告,公布了欧莱雅在皮肤微生态领域15年的科研进展,其中包括对头屑、老化、干燥皮肤、敏感皮肤、油性皮肤、痤疮等12个细分领域的超过57项临床研究,在产学研共创上 ,合作了东京大学、纽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顶级学术机构。

欧莱雅正式提出“微生态护肤时代已经到来”的观点。

此时,欧莱雅已经掌握了调控可促进有益菌生长的“益生元”、微生态代谢副产物“后生元”的方法,来改善湿疹和头屑等问题,并应用于产品,例如薇姿洗发水可以修复头皮微生态,有助于头皮微生物的比例恢复至近似健康头皮的状态。同年,旗下兰蔻第二代小黑瓶(兰蔻全新肌底精华液)推出,其宣称“构建微生物屏障,添加7大益生元及酵母精粹,持续激活肌肤微生态”,随后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开始关注微生态护肤领域,将微生态护肤概念推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事实上,欧莱雅旗下多个护肤品牌如赫莲娜、理肤泉、碧欧泉等均涉及“微生态护肤概念”,并成功应用到了产品里面。

比如,根据理肤泉品牌官方介绍,理肤泉作为欧莱雅旗下在皮肤微生态领域深耕多年的品牌,在2011年就启动了皮肤微生态领域的研究。

此后,理肤泉陆续通过对1200名患者进行19相关项研究,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医学论文;2018年专为痘痘皮肤研发的Effaclar Duo+上市,含有调节皮肤微生态的APF专利成分;2020年Lipikar Baume AP+M身体乳上市,添加了改善微生态、一致屏障损害因子的成分。

比如,碧欧泉在2019年上市的“冻龄小蓝瓶”,主打的成分是Life Plankton透明颤菌发酵产物,该成分有屏障修护和舒缓镇定的效果,且有相关专利和文献论证有抗老功能。

官方表示碧欧泉对这个成分的研究其实已经有30多年了,还分别与法国里昂巴斯德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机构合作,申请了不少相关专利,在10多本科研刊物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再比如,赫莲娜最有名的绿宝瓶精华,诞生于2010年,根据品牌官方强调,绿宝瓶主要通过海洋提取物增强皮肤防御能力。2017年绿宝瓶改版为第三代,加入了益生菌防御复合因子,来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强化皮肤屏障。

联合利华:皮肤、头皮、口腔多领域钻研发力

联合利华作为日化巨头,过去的20多年里 ,在皮肤、头皮、和口腔微生态领域的研究也都走在了行业前沿。联合利华微生物学专家Michael Hoptroff曾介绍,健康的微生物群对保持皮肤和屏障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越来越多品牌投入开发微生物化妆品的重要原因。

在皮肤微生态的研究中,其方向除了选用温和性高的表活成分来避免破坏皮肤原来的微生态,主要是通过添加“益生元”来帮助益生菌自养,从而使皮肤微生态系统更加平衡。

据官方介绍,经过十余载的研究,对6000+微生物样本进行分析,进行了120000+的主题测试,并发表了50余篇专业论文后,联合利华找到适合添加在身体清洁产品中的“益生元”。

这一发现被运用到了多芬品牌的“大白瓶”滋养美肤沐浴乳系列产品中。通过添加丙三醇/甘油、海藻糖、α-葡聚糖等“表皮葡萄球菌”所喜爱的“益生元食物“,来代谢油脂,产生天然保湿因子乳酸,从而维持微生态平衡。

此外多芬微生态温和洁面泡泡洗面奶、以及夏士莲品牌的雪花微生态护肤系列产品,都是通过添加益生元的方式来改善皮肤状态。

关于头皮微生态的研究,联合利华研发部的研究科学家萨利·格里姆肖 (Sally G. Grimshaw)、徐轶宁博士(Elaine Xu) 和巴里·墨菲(Barry Murphy) 博士对头皮微生态(细菌、真菌和其他生活在头皮上的微生物形成的群落)进行了详细的微生物组学研究。

据悉,三位专家目前正在基因层面上研究头皮微生态,其团队正在使用一种称为下一代测序 (NGS) 的方法来分析头皮微生态的DNA序列,可以精准确定哪些种类的细菌和真菌存在于头皮微生态中。基于这些研究成果,联合利华可以更好地开发解决头屑困扰的方案。

在口腔护理上,联合利华旗下Zendium去年推出了口腔菌群动能素配方牙膏。通过活性酶和蛋白质系统来主动调节人类口腔内有益菌和有害菌比例,主动激发口腔的自愈能力,来维持口腔微生物稳态。

雅诗兰黛继“小棕瓶”之后又打造多款“微生态”产品

雅诗兰黛目前虽然没有像欧莱雅、联合利华等高调宣传微生态护肤概念,但其实也早就关注了皮肤微生态领域。

早在1982年就推出的历史上第一瓶雅诗兰黛“小棕瓶”,采用双歧杆菌培育出来益生菌(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作为其主要成分,以维持皮肤菌群稳定,后畅销至今,已经升级到了第7代。

还有雅诗兰黛“肌初赋活原生液”以及升级后的产品“樱花微精华露”,被认为是“SK-II神仙水”的对标产品,采用的是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结合乳酸杆菌发酵产物,对皮肤微生态,修护肌肤屏障有一定的效果。

朵梵是雅诗兰黛集团主打精油护肤品的高端品牌,背靠雅诗兰黛,朵梵在微生态上也颇有研究。其明星产品“小粉瓶”多效舒缓精华液,主打成分是交替单胞菌+乳酸杆菌两大酵母精粹,能有益菌群生长,稳定皮肤状态。

雅诗兰黛旗下已有50多年历史、以老牌基础乳液“黄油”著称的品牌倩碧,在去年也推出了全新升级的“粉黄油”,据官方宣称可“加固皮肤防线,维稳微生态”,从其成分看,主要以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发酵提取物为主,通过对肌肤菌群的平衡辅助,从而达到滋润保水的功能。

此外,还有雅诗兰黛集团旗下植物护肤品牌Origins悦木之源,其明星产品“灵芝水、乳”,添加赤芝提取物、桦褐孔菌菌核提取物以及酵母提取物等,能起到镇静舒缓效果。

巨头发力带动各大原料商入局微生态

上文列举了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旗下诸多品牌产品打出宣称微生态护肤的案例,而宝洁、资生堂、强生虽然略显低调,但各自在微生态领域均已研究多年。

资生堂旗下d program品牌,是资生堂专门为敏感性皮肤创立的品牌。去年8月,d program推出的水乳系列中添加了一种酵母提取物“美肌菌”,曾被业内认为是资生堂正式入局微生态之举。

实际上,资生堂研究皮肤微生态已达17年左右,曾于2015年在 IFSCC 上发布皮肤微生态相关的研究成果,引发了行业关注。

强生集团一贯的风格则是多方合作、“广撒网”,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均布局了微生态相关的研究合作。

去年,强生领投资了皮肤科消费品公司Dermala,旨在帮助该公司开发针对痤疮和其他皮肤病的个性化微生物群解决方案。早在2016年,强生就与Dermala合作投资初创企业Xycrobe和S-Biomedic来研究益生菌抗痤疮产品。

而在各大国际巨头品牌企业将微生态护肤的产品带向市场之后,也引发了国内外大小品牌借此趋势入局微生态护肤,原料商企业也纷纷亮出了各自的研究进展。

德之馨化妆品原料部大中华区产品经理王银娟博士近期在参加聚美丽大会时,就分享了德之馨在益生菌修复皮肤屏障方向的相关技术研究。据悉,德之馨此前收购了一家瑞典保健品益生菌供应商Probi,在化妆品领域的菌种筛选和生物发酵与该公司共同完成。

科丝美诗2019年对外宣布发现了可以应用于抗衰老化妆品研究的微生物群组—“Strain CX”,并已成功将这项发现转化为对应的产品,向客户提供成品服务。

去年,科丝美诗又开发了一种能在太空100度高温的环境下存活100多天的微生物原料Solarbiome,该原料由芽孢杆菌和异常球菌属这两种微生物原料组成,能够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红外线以及其他有害的光源,修复皮肤细胞损伤并防止皮肤老化。而基于Solarbiome这个原料研发的防晒产品通过Dr.Jart品牌(已被雅诗兰黛收购)进入市场。

从大的环境来看,这些跨国巨头们在微生态领域已经逐步在架桥铺路,有“神仙水”、“绿宝瓶”、“小黑瓶”们开路,在概念和故事上对于新入局的选手来说已经有了借鉴方向,但对他们来说原料和技术层面上仍然处于逐渐积累和突破的过程。下期微生态品牌特辑会重点介绍,在“微生态护肤”的东风下,小众品牌在产品是如何进行创新的,敬请关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